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國家科技獎初評專家名單首次公布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國家科技獎初評專家名單首次公布

發布時間:2015.06.25 新聞來源:廣州惟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版權登記 知識產權顧問 高新科技/產學研項目申報

“包括信息保密在內的評審紀律,對于凈化科技獎勵評審環境至關重要。我們每年都在反思細節,不斷規范程序,不斷完善機制,不斷扎緊‘籬笆’?!?span lang="EN-US">624日,在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初評結果公示發布會上,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工作辦公室(以下簡稱獎勵辦)主任鄒大挺告訴科技日報記者。

深化改革沒有休止符,創新發展正在路上。如果說,近幾年國家科技獎勵工作在不斷改革夯實基礎,那么,今年評審的關鍵詞則為“三加強、三公開”,在加強評審紀律,加強監督檢查,加強制度公開、程序公開、專家公開等方面進行了新的有益探索。

一、規范流程 讓每個環節有章可依

2015年國家科學技術獎共受理878項申報,其中自然科學獎135項、技術發明獎192項(含專用項目42項)、科技進步獎551項(含專用項目114項)。

網絡初評繼續延續異地封閉、評審專家名單隨機產生、工作人員交叉換位等做法。值得注意的是,今年重新修訂了《初評專家遴選方案》《網評封網工作流程》《網評項目進入會評規則》和《網評匯總及入圍流程》等制度文件?!按_保每個環節都有章可循,有據可依,并嚴格按章辦事?!编u大挺介紹,在強化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基礎上,評審專家名單隨機產生、封網、數據備份、網評結果匯總和項目錄取等關鍵節點,都邀請駐科技部監察局領導現場監督,并全程錄音錄像。

這一系列舉措,從制度和操作層面上,最大限度地杜絕了人為操作的可能,增強了監督的實效性,取得了較好的效果,得到了社會各界特別是科技界的普遍認可和好評。如果說評審重點環節的監督有賴于制度的規范,那么,有法可依后,良好的評審環境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4月,新制定的《國家科學技術獎評審行為準則與督查暫行規定》,進一步重申明確了評審活動組織者、推薦方、評審對象和評審專家4個行為主體的評審紀律要求。這意味著,不僅是推薦單位和項目完成人、完成單位,要簽署承諾書遵守評審紀律;評審專家進入評審系統后,先閱讀《國家科技獎勵網評專家工作手冊》并點擊“簽署承諾”后,方可進入項目審讀評審。此外,獎勵辦內部還在進行評審工作前專門召開全體干部大會,宣布評審紀律,組織大家簽署承諾?!斑@些文件還通過科技部、國家獎勵辦網站和科技日報等新聞媒體向社會發布,引導科技界和全社會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評審環境?!编u大挺說。

二、科學管理 扎緊評審“籬笆”

值得關注的是,針對有關專家建議,國家科技獎改進網絡初評的評議方式?!俺R幋蚍滞?,技術發明獎和科技進步獎的評審專家還要對項目撰寫審讀意見,這在往年評審中只為自然科學獎而設?!编u大挺說。

這項措施,既為專家表達評價意見提供了方便,也為量化評價作了有益補充。不僅進一步提高了評審的科學性,更得到了評審專家的普遍支持。變則通,通則久。媒體關注著國家科技獎評審的漸變,國家科技獎也在探尋自我變革的新路徑。專家名單以隨機編號代替,工作人員都不知曉專家具體信息;會評現場和專家駐地實行半封閉管理,工作人員個人手機全程封存,評審專家手機參會當天集中管理(包括午休期間),會場屏蔽手機信號;會議遠程視頻答辯,評審全程錄像存檔;社會公眾旁聽評審,擴大行業咨詢試點,科技獎勵監督委員會全程監督……

不難看出,近年來國家科技獎在制度、管理和細節上多舉齊下,不斷凈化環境,評審的“籬笆”越扎越緊。不僅有“盲評”和“一天評審制”等保密手段嚴防“拉關系”,網評結束封網后的原始數據與系統還要進行物理隔離、封存,既保證了原始數據不被篡改,又避免了跑冒漏風,連續4年的實踐表明效果很好。

三、嚴格評審 改革從未止步

2015年國家科技獎受理公示期間,共收到項目異議15件,按規定受理異議10件,有9個異議項目取得會評答辯資格。

“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實名異議比例大幅度增加,這與國家獎規范異議處理程序密不可分?!编u大挺直言,近年來,《國家科學技術獎異議處理辦法》《國家科學技術獎異議處理操作規程》等文件相繼出臺,異議處理程序進一步完善和規范。2013年起,以學術水平高、為人公道正派、行業公認度高、具有較強的大局意識和組織協調能力為遴選原則,以評審經驗豐富的專家為主體,按照每個專業評審領域動態擇優選出部分專家,形成評審組長庫。

“在此基礎上,今年又進一步補充了專家數量,完善了組長隨機遴選機制,旨在取得更好的應用效果?!编u大挺稱,為了讓會評專家有更多時間熟悉項目材料,今年提前兩天向會評開放評審系統,供專家會前詳細查看項目推薦書,以提高答辯評審的針對性和準確性。針對科技界反映的項目應用情況不實、經濟效益虛高等可能存在的問題,還開展了經濟效益真實性核查工作。數據顯示,今年參加會議初評答辯的項目共443項,需要自查的技術發明獎、科技進步獎項目有288項,涉及82個推薦單位和1個推薦專家。有1個項目因自查結果與原推薦材料存在較大差異,推薦單位主動申請撤回,不繼續參加會評。

624日公示初評結果的同時,國家獎勵辦還向社會公布了54個通用項目專業評審組全部會評專家名單,全方位、多角度接受社會監督。初評工作結束后,按規定程序,對初評通過的項目,獎勵辦將委托具有相關資質和科技背景的會計師事務所,進行經濟效益的真實性抽查。

“主要看是否符合本行業學科領域發展方向,是否具有行業領域的先進性、代表性,以及是否存在獲獎后產生負面影響等問題,并按行業、學科分類咨詢相關部門、社會學術團體的意見?!编u大挺說,還將組織專家對初評通過的高等級獎項目和部分異議項目進行現場考察。經濟效益抽查結果、行業咨詢意見和專家考察組結論,都將提交相關評審委員會和獎勵委員會。

規范流程,凈化環境;嚴格監督,科學管理。國家科技獎的每個變化,都朝著規范化、精細化、科學化、專業化、透明化評審的方向穩步邁進。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集眾人智慧樹立“中國制造”新形象
下一篇:新一批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規范化培育市場確定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