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頭上長草的專利情結
發布時間:2015.09.21 新聞來源:廣州惟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版權登記 知識產權顧問 高新科技/產學研項目申報
誰說專利是高大上的代名詞?很多專利其實并沒有太大的科技含量,但卻承擔著改變我們日常生活的重任。一直以來,人們都被專利神秘的外衣“魅惑”住了,以為只有科學家才能發明很多專利,就像電燈、電視那樣經歷過無數次實驗然后才能面試的高端產品。其實,簡單的東西也可以申請成專利,并且也可以發揮極大的作用,例如雨傘、水杯等?,F在有一種風靡市面的簡單配飾,讓人萌化的“頭上長草”,不光大街小巷流行,就連明星們也紛紛亮出照片曬“草”,有木有種不知道為什么怎么就那么火的趕腳呢?那么小知就為你分析一下這個“小草”火爆的“秘密”。
萌化的外觀專利全民愛
專利分三種,發明、實用新型和外觀專利,每一種專利的保護程度都是不同的,但相對而言,外觀專利的技術含量最低,可以這么說,如果有必要申請,每個人都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專利。當然,雖然是相對來說技術含量可以很低,但是很多外觀專利也是非常具有難度的,比如蘋果的滑動解鎖。
顯然,這個“頭上長草”的發飾是屬于外觀專利的,很好理解,因為發卡這個發明之前已經有了,而實用新型通常是指對產品的形狀、構造或者其結合所提出的適于實用的新的技術方案,雖然草兒的形狀是新的,但主要還是在外觀上的體現。所以,這么簡單的外觀專利也是能夠風靡全民的。大街小巷上的風暴,都已經席卷娛樂圈了,就連周杰倫夫婦都戴上了。
為什么“頭上長草”能夠迅速流行
如果你會問為什么這“頭上長草”能夠迅速火爆,那么小知告訴你這和網絡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那就是網絡文化的影響。
互聯網上,從幾年前的“么么噠”、“扮嫩”到萬眾自拍“嘟嘴賣萌”,及至大行其道的“小鮮肉”,無不在極致彰顯一個“萌”字。雖然萌文化是90后寫照,就像剪刀手是80后的坐標一樣,但賣萌不分年齡,尤其是在這個壓力山大的社會環境下,賣萌能夠舒緩內心的焦慮,顯示自己樂觀面對一切的勇氣。而這個小草形狀的發卡正是適應了人們的這一心理需求,賣萌、帥酷,只要與眾不同?!
深挖“頭上長草”的歷史文化內涵
話說,中國古代類似“頭上長草”的發飾早已有之,含義也頗為豐富。
一是“待字閨中”。漢民族的少女很早就開始佩戴一種叫做“笄”的發簪,用來插住挽起的頭發,或插住帽子,表示自己到了待嫁的年齡。
二是“插草賣身”。頭插草標賣身的說法見于古典小說、戲曲中的描繪,是一種民間的習俗。
三是“銜草報恩”。 《左傳》中記載,結草起源于春秋,在秦晉交戰時,晉國一老人為報魏顆救女之恩,用草結成的繩子絆倒秦國大將杜回,使晉軍大獲全勝。因此,結草最早的含義為報恩。
四是“愛情信物”。我國南方的一些少數民族少女到了婚嫁的年齡就會梳起高高的發髻,并且在發髻上揷一個簪,或為銀質,或為木質,或為雉羽,到了部族的聚會,心儀的男子就會拔下發簪作為信物。
雖然,最近迅速流行的“頭上長草”可以在中國歷史上找出諸多的源頭,但似乎每一種說法都與時下的“頭上長草”無法直接關聯。這種發飾更多的像是現代文明的產物。
如果你是這個草兒的發明者那么此刻應該是收益頗豐吧?又或者你也有心思發明些新奇的玩意,別忘了申請專利好好的保護起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