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專利運營促發展 軍民融合創未來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法規

專利運營促發展 軍民融合創未來

發布時間:2016.10.19 新聞來源:專利運營促發展 軍民融合創未來

   360新娘出嫁!三千多年來,十三朝古都西安見證了無數燦爛輝煌,這場別開生面的婚禮為這座古都的文武千秋增色添彩。日前,由國家知識產權運營軍民融合特色試點平臺(下稱軍民融合平臺)做媒,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共12個大類的360件專利開始運營轉化,將分別在全國各地發揮作用,展現英姿。

  軍民融合平臺要為國家層面的知識產權運營軍民融合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新模式、新路徑作出有效探索,構建起由多方參與的多元化知識產權運營體系,打通專利技術與產業實現的壁壘,助推形成良好的以知識產權運用為主線的公共服務和專業化社會服務環境,建立知識產權與軍民融合的橋梁。軍民融合平臺建設運營負責人段國剛如是說。

  牽線搭橋找婆家

  99日,大連,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919日,北京,中國專利信息年會;924日,西安,中國科協年會……段國剛向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展示了他的行程,這種各地巡演對于軍民融合平臺而言早已是常態。段國剛告訴記者,在建設前期,平臺對軍工單位、大型國有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知識產權信息化服務商等進行了大量的調研走訪,通過調研得知,目前軍工集團、大型國有企業開始逐步重視知識產權運營工作,但在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和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仍存在供需雙方缺乏信息的互聯互通、信息交流機制不健全,缺乏一站式全流程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難等問題。因此,軍民融合平臺聯系全國各地的知識產權成果需求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投資者資源,在各方之間架起溝通的橋梁,把各個信息孤島連通在一起,充分打通知識產權交易的各個環節,努力探索出一條促進軍工單位科技成果、知識產權軍轉民的路子。

  段國剛介紹,僅以西安近代化學研究所為例,對于知識產權運營,研究所有強烈的需求和意愿,希望讓這些待字閨中的優質知識產權作為投入要素直接參與到市場運作中,最大限度實現其經濟價值。軍民融合平臺通過長期的深入調研,針對這些研究所、高校等的知識產權情況進行分析評判,積極聯系各地知識產權中介機構和資本方,成功推動了一大批知識產權運營的軍轉民”“民參軍。

  不久前,軍民融合平臺歷時3個月面向全國范圍的合作伙伴征集活動圓滿落下帷幕。在此期間,軍民融合平臺與包括軍工單位、大型企業、高校、中介服務機構等10個大類的100多家單位成為戰略合作伙伴。

  專注技術練內功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對知識產權運營轉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各地的知識產權運營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軍民融合平臺是如何從中脫穎而出,受到全國關注的?段國剛告訴記者,平臺在建設過程中,始終緊密圍繞黨中央、國務院的重大部署,在國家知識產權局、陜西省知識產權局的指導支持下,積極探索知識產權運營新理念、新模式。平臺要推動軍民用科技成果雙向轉移,實現促進軍工經濟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的目標,就必須繃緊技術這根弦。在段國剛看來,專利的運營分三個層次,一是基于專利證書的交易,即簡單地通過交易擴充專利數量;二是基于法律權利的交易,即以規避法律風險為目標的商業策略;三是基于技術的交易,即通過專利技術的轉移轉化,挖掘好技術,助推產業化,讓技術真正發揮出最大價值。

  讓好技術找到好資本,最大程度地發揮知識產權的經濟價值,軍民融合平臺堅持專注自身運營模式的創新和優化,不斷完善特色服務功能。比如,軍民融合平臺的一項重要武器就是平臺自主開發的創新型知識產權價值評估體系。據介紹,該體系由線上機器評估與線下人工評估融合組成,將知識產權價值評估與傳統的資產評估有機結合,避免了傳統資產評估通常只能對已實施專利進行評估的局限性和存在客觀性不強的問題。該體系通過對評估參數流程進行創新性的改進,以及結合知識產權的法律屬性,專利自身技術效果等多方面評估參數,將對投入運營的知識產權提供更客觀、精準的評估。正是依托該價值評估體系,軍民融合平臺幫助一批高校、企業、科研院所對其專利進行評價和梳理,成功推動一批專利和技術成果展開運營轉化。今年以來,陜西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在原先基礎上持續活躍,企業專利實施率不斷提高,軍民融合平臺的作用功不可沒。

  下一步,我們將與國家‘1+2+20+知識產權運營體系有效銜接,積極開展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的資源整合、準入退出、權益分配等機制的探索與試點,成為服務西部、輻射全國、連通國際、國內一流的知識產權與技術成果的集聚中心、交易中心和運營服務中心,為國家層面軍民融合知識產權運營與技術成果轉移轉化探索新模式、新路徑,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和知識產權強國積累經驗。談起平臺到2020年吸引和集聚300家以上國內外優秀知識產權專業服務機構、實現年專利技術交易額突破100億元、促成100項以上重大軍民兩用專利技術成果產業化的目標,段國剛信心滿滿。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把中國自信寫在太空
下一篇:匯聚知識產權動能 大展網絡強國宏圖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