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凝聚力量 品牌內涵引領未來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優勢
編者按: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已經不僅成為了企業致勝的關鍵所在,也成為了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武器和重要戰略資源。然而,盡管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但擁有的國際知名品牌數量與制造大國地位并不相匹配。本文作者認為,凝聚文化自信、打造更多國際知名品牌、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隨著改革開放不斷深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明顯提升,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人們的物質需求,從而帶動了人們對于精神文化的追求,也使得人們對于自己智力成果的保護意識也不斷加強。
近年來,隨著知識經濟發展,知識產權作為無形資產已經不僅成為了企業致勝的關鍵所在,也成為了國家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武器和重要戰略資源。商標品牌是知識產權的重要內容,每個參與市場競爭的企業都希望創立并推廣屬于自己的品牌,使消費者能夠識別出其特有的產品或服務,獲取市場優勢地位。然而,盡管我國已經是名副其實的制造大國,但擁有的國際知名品牌數量與制造大國地位并不相匹配。凝聚文化自信、打造更多國際知名品牌、促進產業結構轉型升級迫在眉睫。
眾所周知,一個企業的大樓可以賣掉,員工可以更替,股份也可以轉讓,可唯有其獨有的企業文化精神不會改變。企業文化精神是企業形象的核心要素,代表著企業的使命、愿景與核心價值觀。而商標品牌則是企業文化精神的經典濃縮,不僅精煉地展示著企業形象,也承載著人們對其產品與服務的認知、評價與信任。中國企業的“走出去”戰略是實現國家經濟與社會長遠發展、促進中國與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的有效路徑。但在過去,中國企業出口的商品以代工品為主,少有自主品牌作為支撐,不少企業只是一味地單純地往國外賣產品,一旦遭遇國外制裁就降價出口,國外增加關稅就接著再降價,在國際市場上的可替代性非常高。如今,那個時代將不復存在,我們正努力營造中國企業良好的國際化品牌形象,提升中國制造的整體面貌。
商標是品牌標識的核心,是凝聚商譽價值的基本載體,我們要推進商標的國際注冊,實施企業國際化經營戰略,通過海外企業并購或形成品牌戰略聯盟,使中國企業真正地實現大批出海,引領新一波的創新浪潮。近年來,我們看到,中國品牌逐漸在國際上有了話語權。李寧“悟道”系列、太平鳥“新學生主義”系列在國際時裝周上大放異彩;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智能手機液晶顯示屏、平板電腦顯示屏、筆記本電腦顯示屏出貨量均位列全球第一;人們再也不會去瘋搶外國的電飯煲,因為美的、蘇泊爾等小家電品牌足以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要;而在科技智能領域,2006年創立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作為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其客戶已經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與此同時,我國的新能源汽車技術和自動駕駛技術也在快速迭代,蔚來汽車、威馬汽車、比亞迪汽車等公司都在不斷進行創新突破。
如今,世界各國的人們都對中國移動支付的發展狀況感到驚訝。騰訊公司的微信支付以及阿里巴巴公司的支付寶等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消費方式,引領了社會發展。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購買和享受日常所需的商品和服務,同時也帶動了企業的創新轉型和品牌的創立發展。例如,聯想集團當年用新標識“Lenovo”代替了原有的英文標識“Legend”?!癓e”傳承原先的“Legend”,“novo”代表創新,既維護了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又體現了企業自身勇于創新、不斷突破的精神。而百度公司從中文搜索拓展到了交通,外賣等各個領域,步步高集團拆分為OPPO、VIVO、步步高教育電子獨立發展。2017年,傳音手機的銷量在非洲已經超過了其他手機公司,成為了非洲市場上占有率達到40%的第一大手機品牌,它其實也是中國的公司。還有把中國商品賣到中東亞國家的Jolly Chic電商平臺、在千島之國印度尼西亞開辦的J&T快遞公司、東南亞五大的直播公司之一的BIGO LIVE直播等等,他們的創始人統統都是中國人。
然而,我們并不能盲目樂觀。當前,國際競爭環境愈發嚴峻,應對我國對外開放過程中的知識產權問題以及國際對知識產權保護的最新要求,我們迫切需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通過有效地保護自主知識產權,使中國在知識資源上形成比較優勢,從而促進整個國家經濟的發展與科技的進步。中國必須加緊制定和實施知識產權保護政策,促進本土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并防止跨國公司的知識產權濫用。各級政府也應遵循依法治國的方針,營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環境,健全知識產權工作機制,改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方式和手段,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力度。不僅如此,全社會也要進一步提高對知識產權的保護意識。
而對于企業而言,在打造國際品牌的時候,中國企業需要有效利用中國文化來參與國際競爭。我們的品牌自信扎根于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扎根于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我國改革開放已進入到了第四十個年頭,我們把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擺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中華文化正迎來一個繁榮發展的黃金時期。而從文化發展的眼光去看商標品牌的未來,越是對文化充滿自信的中國企業才越有可能打造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品牌,越是能較好實現中西文化兼收并蓄的企業才越能使中國品牌走向國際舞臺。
正是揚帆起航之時。我們要努力向世界展示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把立足本土又面向世界的當代中國品牌形象傳播出去,讓國外的消費者相信中國制造的品質,讓中國企業邁上以品牌價值創造為引領的創新之路。(溫子豪)
上一篇:QQ消息提示音六聲“嘀”能否獲準注冊? 下一篇:“童話大王”鄭淵潔:“作家最好的理財是維護版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