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各有關單位:
為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按照“堅持科技創新和制度創新‘雙輪驅動’,加快轉變政府科技管理職能,發揮好組織優勢”的要求,以社會民生問題為導向,聚焦行業重大需求,積極探索部門間橫向聯動新機制,促進科技體系與業務體系有效融合,完善社會發展科技協同創新體系,現發布2018~2019年度社會發展科技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專題申報指南。有關事項如下:
一、專題內容
專題一:廣東省社會發展科技協同創新中心建設(專題編號0207)
1.實施目標
圍繞建設健康廣東、平安廣東、美麗廣東、海洋強省等戰略,著力打造部門協同創新的重要載體,推進行業領域重大科技攻關,加快科技成果示范推廣,發揮行業專家決策咨詢作用,推動生物醫藥、綠色低碳、海洋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為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
2.申報內容
重點在安全生產、公安、司法行政、綠色技術、綠色建設技術、交通運輸、海洋、文化遺產(文物)保護、疾病防控、生物醫藥、中醫藥、防震減災、氣象大數據、傳染病跨境傳播防控等領域建設廣東省社會發展科技協同創新中心(簡稱“省協同創新中心”),搭建集技術創新、成果轉化、產業規劃、人才培養、科技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創新平臺,為提升我省人居環境、保障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和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3.申報條件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的直屬單位、省內相關研究院所、省級行業協會或省屬國企等可作為牽頭申報單位,鼓勵產學研合作,參與單位不少于1家。
?。?)具備國家或行業規定的相應資質,必要的工作場所、儀器設備。在相應領域具有一定的行業積累,人員隊伍結構合理,技術創新和集成能力強。
?。?)具有將重大科技成果向社會推廣應用或規模生產轉化的能力。
?。?)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出具推薦函(見附件1-1),并提供相關政策支持省協同創新中心建設。
?。?)申報名稱統一為“廣東省+領域+科技協同創新中心”。
?。?)制定省協同創新中心三年建設方案(見附件2),突出提升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行使業務職能和推動行業發展的科技支撐能力,方案主要內容包括背景和意義、建設目標和實施績效、重點任務、科技項目、組織保障等。
4.支持方式
由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組織推薦,每個部門(單位)可推薦1個;省科技廳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組織專家評審后擇優支持,省級財政采用事前無償資助方式,每個省協同創新中心支持強度為300萬元。
專題二:省直部門協同創新重點項目(專題編號0208)
1.實施目標
圍繞國家發展戰略、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大學習、深調研、真落實”活動方案中的相關科技需求,落實國家(部委)對廣東考核和省委省政府相關考核的科技支撐任務,組織凝練一批省直部門協同創新重點項目(簡稱“重點項目”),依靠科技創新提升省直有關部門及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的公共管理和服務能力,著力解決社會發展領域的熱點難點問題。
2.申報內容
?。?)司法行政領域:重點開展公共法律服務人工智能輔助技術與應用,智能高效安防監管技術與應用,社區矯正大數據應用,戒毒人員疾病監測與戒治診療科技應用等。
?。?)國土資源領域:重點開展鈾礦山放射性污染控制關鍵技術及信息管理系統研究,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編制及實施監管信息系統研究等。
?。?)環境保護領域:重點開展廣東省高架源排放的環境影響及控制對策研究等。
?。?)住房和城鄉建設領域:重點開展廣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提升關鍵技術研究及集成,城鎮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技術研究及示范,南方地區公共機構高效用能與室內環境改善技術研究與示范,裝配式混凝土建筑建設全周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
?。?)交通運輸領域:重點開展廣東省高速公路綠色建造成套技術研究,廣東省高速公路改擴建關鍵技術研究,基于大量程薄膜式壓力傳感技術的橋梁支座健康監控系統研發,基于LTE-V及智慧環境感知技術的智能車路協同關鍵技術與裝備研發等。
?。?)水利工程領域:重點開展復雜地質條件下高水壓盾構輸水隧洞復合襯砌結構關鍵技術研究,新時代智慧水利工程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
?。?)質量技術監督領域:重點開展面向智能制造的在線數字化計量技術研發,基于農藥減施增效的農用無人機標準體系研究,基于增強現實(AR)技術的特種設備安全監測系統,基于仿生超疏水材料的重大裝備防結冰技術研究等。
?。?)食品藥品安全領域:重點開展廣東省注射劑再評價關鍵技術研究,食品化學性危害物高效識別和確證關鍵技術研究,基于熒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測序技術的基因檢測研究及產品研發,化妝品中禁限用組分檢測、風險監測及預警關鍵技術研究等。
?。?)防震抗震領域:重點開展廣東地震災害基礎探測和抗震減災新技術研究,南海及北部沿海地區深淺結構的探測與地震安全綜合規劃研究,廣東強震區深部構造特征、孕震機理研究與地震災害預防和防御,工程地震安全監測與減震新技術等。
?。?0)氣象科學領域:重點開展災害性天氣智能預報服務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廣東龍卷風識別與預警關鍵技術研究,南海及廣東近海區域高分辨率臺風耦合模式研發等。
?。?1)公共衛生領域:重點開展傳染病、職業病危害預防控制研究,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技術研究,人口與生殖健康研究、嶺南特色中藥安全性評價研究等。
?。?2)其他領域:符合本專題實施目標的相關研究內容。
3.申報條件
?。?)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的直屬單位、省內相關研究院所、省級行業協會或省屬國企等可作為申報單位。
?。?)具備國家或行業規定的相應資質,必要的工作場所、儀器設備。在相應領域具有一定的行業積累,人員隊伍結構合理,技術創新和集成能力強。
?。?)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出具推薦函(見附件1-2),并提供相關政策支持項目實施。
?。?)提供政策依據,如國家及省委省政府相關文件、國家(部委)對廣東考核和省委省政府相關考核文件、其他相關政策文件(須提供文件清單并附上相應的政策文件)。
4.考核指標
在行業領域突破1-2項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或共性關鍵技術,或產生1-2項標志性技術、產品和服務成果。
5.支持方式
由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組織推薦,每個部門(單位)推薦數不超過3項;省科技廳對申請材料進行形式審查,并組織專家評審后擇優立項,省級財政采用事前無償資助方式,支持強度為100萬元/項。
二、申報要求
?。ㄒ唬╉椖宽毞蠂液褪撔买寗影l展戰略有關要求,屬于國家和省鼓勵發展的科技領域。
?。ǘ┥陥髥挝粦峁┥陥髼l件和相關要求所需證明材料。
?。ㄈ╉椖績热菡鎸嵖尚?,不得夸大自身實力與技術、經濟指標,各單位須對申報資料的真實性負責,并提供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函。項目一經立項,將根據申報書內容轉化生成合同書,無正當合理的依據不予修改調整。
?。ㄋ模┯幸韵虑樾沃坏捻椖控撠熑嘶蛏陥髥挝辉瓌t上不得進行申報或通過資格審查:
1.項目負責人或企業法人有廣東省級科技計劃項目3項以上(含3項)未完成結題的或有項目逾期一年未結題的(應用型科技研發專項項目、后補助類項目除外)。
2.在省級財政專項資金審計、檢查過程中發現重大違規行為的。
3.同一項目通過變換課題名稱等方式進行多頭申報的。
4.項目主要內容已由該單位單獨或聯合其他單位申報并已獲得省科技計劃立項的。
5.省內單位項目未經主管部門組織推薦的。
?。ㄎ澹┥陥髥挝粦J真做好項目經費預算,原則上應按申報指南指定數額申報,申請財政扶持資金。申請強度不得超過申報指南指引,但最少不得低于支持強度的60%。
三、申報方式
?。ㄒ唬╉椖可陥?。由符合申報條件具備完成能力的有關單位按照指南要求進行申報,經推薦、審核、評審等程序后擇優扶持。申報單位通過省網上辦事大廳或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http://pro.gdstc.gov.cn)提交有關資料。
?。ǘ╉椖繋?。本年度省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項目采用項目庫管理方式,符合項目申報要求的申報項目納入項目庫,按年度財政科技預算分批出庫支持,當年未能出庫的項目,可在下一年預算安排予以支持。
?。ㄈ┥陥髸r間。申報單位網上集中申報時間為2018年9月22日~10月23日17:00,各級科技主管部門網上審核推薦截止時間為2018年10月31日17:00。
四、申報程序
?。ㄒ唬┳?。首次申報的單位可在廣東政務服務網進行注冊后轉入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進行申報;或者在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注冊單位信息,獲得單位用戶名和密碼,同時獲得為本單位項目申報人開設用戶帳號的權限,項目主持人從單位科研管理人員處獲得用戶名和密碼,填寫個人信息后進行申報。已注冊的單位繼續使用原有帳號進行申報和管理。
?。ǘ┥陥?。各單位和申報人注冊后即可通過網絡提交申請書及相關材料。
?。ㄈ徍送扑]。主管部門在廣東省科技業務管理陽光政務平臺對申報項目擇優推薦,并正式行文(含推薦項目匯總表)報送省科技廳社會發展與農村科技處,其中主管部門與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為不同單位的,應將省直有關部門(中央駐粵有關單位)的推薦函作為附件一并報送。
五、聯系方式
?。ㄒ唬孀C明材料報送地址:廣州市連新路171號省科技信息大樓1樓廣東省科技廳綜合業務辦理大廳(郵政編碼:510033)。
?。ǘ┥鐣l展與農村科技處(專項業務咨詢):陳毓君、鄭友亮,020-83163904、83163453。
?。ㄈI務受理及技術支持:020-83163338、83163469。
?。ㄋ模┮巹澵攧仗帲ňC合性業務咨詢):劉卿戎、池源,020-83163620、83163834。
附件:1.推薦函(模板)
省科技廳
2018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