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關于發布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2019年科研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各研究單位:
為提高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以下簡稱“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原始創新能力,加快重大科技成果產出,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以科學目標和科研成果產出為導向,現征集2019年度科研項目。具體事項通知如下:
一、項目設置及申報要求
2019年度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科研項目設創新團隊項目、重點研發項目、前沿探索項目。具體要求如下:
(一)創新團隊項目
1.支持范圍
支持聯合國內外優秀科學家組成研究團隊,共同圍繞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合作開展創新研究,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群體。
2.申報要求
(1)項目申請人及參與者應當具有基礎研究課題或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2)申請團隊應為申請人及核心成員在長期合作基礎上形成的研究隊伍,包括學術帶頭人1人,團隊核心成員2-5人。
(3)學術帶頭人作為項目申請人,應當是本領域國際知名科學家,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宏觀把握能力、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凝聚力,能匯聚不同學科背景的優秀科研人員組成跨學科研究團隊;具有以項目負責人承擔973、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研究群體項目或同等項目的經歷。
(4)團隊核心成員(指除學術帶頭人以外的團隊帶頭人)應當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在相關的科學研究領域中取得過出色的研究成果并具有持續發展的潛力。
(5)應當提交5篇申請人本人近5年(2014年1月1日以來)發表的與本次申請相關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代表性論文首頁(以附件形式上傳)。
(6)獲批項目團隊同時入選省實驗室核心團隊。學術帶頭人、核心成員及至少50%項目團隊骨干成員(指掌握項目核心理論或核心技術的科研人員,含正高級、副高級、博士、博士后等級別科研人員)須雙聘加入省實驗室,省實驗室作為其第二聘用單位,三方共同簽署項目雙聘協議。學術帶頭人和核心成員須保證資助期限內平均每年在省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4個月以上;項目團隊骨干成員須保證資助期限內平均每年在省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6個月以上。
3.資助強度
資助年限為三年,資助標準為200-500萬/年,資助標準由學術委員會評審后根據團隊規模和預計成果進行確定。
4.任務指標
資助標準為20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團隊,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2名;在重要研究方向取得一定進展,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1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3篇,完成職務發明至少1項。
資助標準為30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團隊,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2名;在重要研究方向取得一定進展,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2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4篇,完成職務發明至少1項。
資助標準為40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團隊,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3名;在重要研究方向取得一定進展,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5%以內(類型Article)論文至少3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5篇,完成職務發明至少2項。
資助標準為50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和造就在國際科學前沿占有一席之地的研究團隊,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3名;在重要研究方向取得一定進展,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5%以內(類型Article)論文至少4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6篇,完成職務發明至少2項。
(二)重點研發項目
1.支持范圍
支持已有較好基礎的研究方向開展深入、系統的創新性研究,推進若干重要領域或科學前沿取得突破。
2.申報要求
(1)項目申請人及參與者應當具有基礎研究課題或其他從事基礎研究的經歷。
(2)重點研發項目申請人應當同時具備以下條件:應當是本領域杰出科學家,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具有較高的學術水平和宏觀把握能力、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和凝聚力,并已在申報項目相關領域取得突出成績;具有以項目或課題負責人承擔973、國家重大科學研究計劃及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重點項目或同等項目的經歷。
(3)鼓勵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科學家聯合組成研究團隊;團隊核心成員(除項目申請人以外的團隊帶頭人)不得多于2人;核心成員應當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
(4)應當提交5篇申請人本人近5年(2014年1月1日以來)發表的與本次申請相關的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的代表性論文首頁(以附件形式上傳)。
(5)獲批項目團隊同時入選省實驗室核心團隊。項目申請人、核心成員及至少50%項目團隊骨干成員須雙聘加入省實驗室,省實驗室作為其第二聘用單位,三方共同簽署項目雙聘協議。項目申請人和核心成員須保證資助期限內平均每年在省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4個月以上;項目團隊骨干成員須保證資助期限內平均每年在省實驗室從事研究工作的時間在6個月以上。
3.資助強度
資助年限為三年,資助標準為100-250萬/年。
4.任務指標
資助標準為10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1名;在重要領域取得一定突破,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0%以內(類型Article)論文至少1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2篇,完成專利發明至少1項。
資助標準為20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2名;在重要領域取得一定突破,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0%以內(類型Article)論文至少1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3篇,完成專利發明至少2項。
資助標準為250萬/年的項目須在執行期間,培養至少1名有望進入世界科技前沿的青年科學技術人才,培養研究生至少2名;在重要領域取得一定突破,解決關鍵科學問題;團隊骨干作為通訊作者在國際權威雜志上,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0%以內(類型Article)論文至少2篇,且發表SCI論文屬于JCR期刊分區表TOP 15%以內(類型Article)至少4篇,完成專利發明至少2項。
(三)前沿探索項目
1.支持范圍
圍繞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確定的研究方向和長期發展目標,著重支持具有開創性、探索性項目。
2.申報要求
(1)項目申請人應具有正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具有一定的研究基礎,具有優青或同等資歷的團隊優先支持。
(2)獲批項目申請人同時入選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合作團隊,需與所在單位和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簽署三方協議。
3.資助強度
資助期限為三年,資助標準為50萬元/年。
二、項目布局方向
為提升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的原始創新能力,重點資助圍繞再生醫學與健康領域開展的基礎及應用基礎研究。具體包括以下幾個研究方向:
(一)細胞譜系研究
闡明細胞在發育、疾病、再生中的動態變化過程,確定譜系命運決定事件,掌握細胞譜系的原位生物學功能。具體包括:對腦、心、肝、血液、骨骼譜系發生過程的細胞譜系變化過程進行單細胞分辨率的組學定量研究,研究組織、器官中細胞命運動態路徑和變化規律,要求對細胞譜系體內、體外進行功能驗證。優先支持方向:人類和非人靈長類細胞譜系研究;能夠同時獲取空間分布的原位信息的技術;以上組織器官的單基因突變發育障礙疾病的譜系發育機制研究;以上組織器官的體內再生功能機制研究。
(二)骨關節與肌肉系統研究
專注于骨骼、肌肉及關節系統開展研究,主要針對骨質疏松、骨折不愈合、多發性骨髓瘤、腫瘤骨轉移,骨骼罕見病,骨性關節炎,肌腱炎等骨科損傷與疾病。深入研究疾病的病理生理學,同時基于基礎研究,發現新藥研發靶點,結合計算機輔助設計出新的藥物,包括生物藥物,細胞與細胞產品和小分子化學藥物。
(三)神經系統及腦科學研究
基于再生醫學技術進行神經系統疾病研究,研究神經系統發生、發育過程并發現新的干細胞類型或功能神經細胞新發生發育過程,以模式動物研究中樞神經系統損傷后再生機制,研究神經系統發育障礙從基因型到功能表型之間的分子機制,研究神經細胞類型、神經細胞環路網絡與高級認知意識功能之間的決定機制,通過模擬神經系統復雜功能的創新類腦人工智能基礎計算理論研究。
(四)心臟系統及心臟相關疾病研究
專注于心臟系統及心衰、心梗等損傷與疾病,整合人類現有的技術,包括基因編輯技術、細胞技術、材料技術、藥物技術、信息/人工智能技術,全面認識心臟的發育、病變、老化過程,開發保證正常發育、預防與治療疾病以及延緩和恢復其衰老的技術方法。
(五)自選方向
圍繞包括干細胞、癌癥、疫苗、抗體、疾病、生物材料等研究內容在內的再生醫學與大健康方向,注意加強生命科學、材料科學、臨床醫學、計算機科學和工程學等多學科交叉,自主確定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
三、限項要求
1.同一申請人同年只能申請1項省實驗室資助項目。
2.作為項目負責人和參與人同年只能獲得1項資助。
3.上年度獲得省實驗室資助項目(創新團隊項目、重點研發項目和前沿探索項目)的項目申請人,本年度不得作為申請人申請項目。
4.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職稱)的人員,申請(包括申請人和主要參與者)和正在承擔(包括負責人和主要參與者)項目總數合計限為2項。
5. 前沿探索項目每個單位限報5項。
四、申報材料
1.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科研項目申報書。
2.項目申請人和核心成員信息匯總表(簽字及加蓋公章,另需附項目申請人和核心成員發表論文和承擔項目課題證明文件)。
3.項目骨干人事關系所在法人單位出具的同意雙聘加入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的公函(紅頭文件并加蓋公章)。
4.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科研項目合作協議書,即項目負責人、依托單位及省實驗室簽署的三方協議書(若項目由兩個及以上的團隊或單位組成,則另需附學術帶頭人或項目負責人與參與團隊負責人簽署的合作協議書,內容自行商定)。
5.承諾書(含項目申請人承諾書、查重承諾、醫學倫理審查承諾)。
五、項目遴選及管理原則
1.項目采用專家評審并結合集體研究的形式進行遴選。項目管理小組進行項目初選,并采用函評或現場答辯等方式組織學術委員會進行評審。
2.獲批項目團隊同時入選再生醫學與健康省實驗室核心或合作團隊,項目申請人、核心成員和50%以上骨干成員(指掌握項目核心理論或核心技術的科研人員,含正高級、副高級、博士、博士后等級別科研人員)需與所在單位和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簽署三方協議。雙聘加入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的項目成員及參與項目的研究生,在第一聘用單位同意的前提下,可從項目人員費中獲取一定勞務報酬。
3.項目管理小組,對項目過程進行初步篩選和實時監管。對定期提交的項目進展報告進行審查。定期開展討論會對項目進展情況進行監督,必要時組織學術委員會審查。
4.獎懲制度:定期對項目進行考核,根據項目具體情況及時對項目方向、實施內容和資助金額進行調整。對執行情況優秀的項目增加資助經費并給予持續支持;對未按要求開展研究工作或執行情況不好的項目予以限期整改、削減經費或終止資助。
項目結題時遵照任務指標進行嚴格審查。對完成任務指標的項目予以結題。對未完成任務指標的項目延期結題或不予結題,任務完成嚴重不足者,錄入項目申請黑名單,取消其此后申請再生醫學省實驗室項目的資格。
5.經費管理:前沿探索項目可撥付至項目負責人所在單位,創新團隊項目和重點研發項目經費原則上不外撥。所有經費均根據項目預算,由省實驗室賬戶直接支出??蒲薪涃M分為直接費用和間接費用兩個預算大類。各預算科目均不設比例限制,項目負責人應在科研課題申報時認真核實各預算科目的需求情況,其中人員費用應結合項目承擔單位實際和相關人員參與項目的全時工作時間,科學合理,實事求是編制。項目負責人可在科研業務開展過程中對預算金額進行調整,其中間接費用和人員費用只能調減,不能調增,如需要調增,須報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審核審批。
6. 獲再生醫學省實驗室資助所有發表論文、申請課題、出版專著、授權專利、獲批新藥以及申報獎項等均將再生醫學省實驗室列為署名單位,產生的知識產權按第一聘任單位相關規定處理。
六、材料報送與時間安排
所有項目材料都需要簽章完整后掃描為電子版(掃描件要求彩色掃描)于2019年5月25日17:00之前將申報材料電子版發送至郵箱:project@grmh-gdl.cn 。
材料發送不完整,印、章、簽名不全或掃描件為黑白,不符合申報要求的項目,將被視為形式審查不合規,不送專家評議和評審。
紙質材料報送地址:廣州市黃埔區開源大道190號A425。
聯系人:王世楠 18026221707 020-32015232
七、補充說明
由于再生醫學省實驗室經費全為廣東省財政資金,對于有申報意向的省外單位,原則上要求與省內單位組成項目團隊聯合申報,并派團隊成員或聘請全時工作人員入駐省實驗室物理場地承擔項目任務,同時獲得的項目成果第一完成單位須為再生醫學省實驗室。
對于有意向申報的廣東省外單位和科學家,請于2019年5月17日前,提交電子版申報意向書以及附件3同意加入省實驗室的函,將根據意向書與上級主管部門溝通項目實施管理具體事宜。
附件:1.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科研項目申報書.docx
2.項目申請人及核心成員信息匯總表.docx
3-1.同意雙聘加入省實驗室的函(創新團隊和重點研發項目).docx
3-2.同意雙聘加入省實驗室的函(前沿探索項目).docx
4-1.三方協議書(創新團隊和重點研發項目).docx
4-2.三方協議書(前沿探索項目).docx
5.申報材料真實性承諾函.docx
6.基礎研究與國際合作部科研項目申報意向表.xls
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
2019年5月5日
上一篇:關于佛山市做好2019年度工業企業技術改造事后獎補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 下一篇:關于2019年越秀區科技計劃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