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件商標在海外遭惡意搶注 中國企業亟待構建商標戰略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在現實中,在海外遭遇商標搶注的中國企業絕非王致和集團一家。王致和集團的律師在收集證據過程中發現,歐凱公司將自己所代理的商品商標搶注的事件并非首次,其還搶注了“老干媽”辣椒醬、“洽洽”瓜子、“今麥郎”彈面、“白家”方便粉絲等其他國內知名的食品商標。
此前,“狗不理”、“北京同仁堂”、“六必居”等中華老字號商標在海外都遭到搶注,這不僅影響了老字號的聲譽,也給企業走出國門設置了貿易壁壘。
不單是老字號
事實上,不單是老字號商標遭遇了搶注風潮,幾乎每一家準備進軍海外市場的知名中國企業都面臨著商標被搶注的風險。
“近年來中國產品聲譽提高,國外商家嗅覺靈敏,馳名商標、著名商標和原產地保護產品名稱是海外搶注的熱門?!钡潞饴蓭熓聞账Y深知識產權律師王艷玲說。
格力電器公司的“格力”商標在巴西被搶注。新科、康佳和德賽3個商標在俄羅斯遭到一家公司的搶注?!坝⑿邸痹谌毡颈粨屪?,“大寶”在美國、英國、荷蘭、比利時被搶注,“紅星”二鍋頭在歐盟被搶注。
而這僅僅是冰山一角,據國家工商總局的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有15%的知名商標在國外被搶注。而自上世紀80年代,中國出口商品商標被搶注的有2000多起,造成每年約10億元無形資產流失。
“商標被搶注已成為每一家準備向海外擴張的中國企業都必須面對的阻礙和風險?!北本┛敌胖R產權代理公司合伙人吳瓊說。
吳瓊表示,搶注的目的無非兩種:一是借此牟利;二是海外同行企業通過搶注商標制造知識產權糾紛,向我國企業設置貿易壁壘。
2000年,青島海信集團商標在德國被搶注,前后歷時近6年,最終以50萬歐元的價格將商標購回。而注冊一件商標的費用,在美國、日本、歐盟等發達國家一般為2000美元,東南亞等國家一般在1000美元左右。注冊成本和轉讓價格之間的巨大差額,使得更多的人加入了搶注中國知名企業商標的行列中,甚至出現了產業化的趨勢。加拿大多倫多甚至有一個叫作“中華老字號搶注公司”的網站。這家公司的頁面中整齊地排列著數百家中華老字號商標,在網上公然大批量買賣中華老字號。
中國企業缺少商標規劃
王艷玲律師認為,中國企業對于商標等知識產權權益淡漠,不積極主動去海外注冊商標,給了國外商家可乘之機。
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發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08年年底,我國一共有效注冊商標344萬件,其中外國企業在我國注冊的商標達60萬件。2008年,外國企業通過《馬德里協定》到我國申請注冊的就有1.7萬件,連續4年居世界第一,總量已經達到了13萬件。而我國的企業通過《馬德里協定》,在外國申請注冊的商標的數量,去年是2059件,總數才8600件。
曾代理老字號“狗不理”商標被搶注案的天津市天金商標事務所所長米阿前認為,大多數企業尚未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產權保護戰略,基本沒有商標品牌市場的監測預警系統。
為商標花錢是值得的
雖然,中國企業在海外頻頻遭遇商標搶注侵權,但是大多數企業多以磋商、妥協的方式解決或者干脆保持沉默置之不理,像王致和集團這樣采取強硬態度提起訴訟卻為數不多。
“這不完全是一個勇氣的問題,還是一個錢的問題?!辟Y深知識產權律師王浩說。
王浩介紹,在發達國家商標權利訴訟的費用是比較高昂的,以費用最高的美國為例,一件較為完整的異議程序,一般要10萬美元左右的律師費,案情復雜一點的更高。
此外,在商標訴訟中很難事先準確估計案件的律師費,因為訴訟是一個相對程序,一方的律師采取任何行動都會給對方造成律師費用增加。比如按照國外的習慣,律師把對方的意見轉達給你本身就是工作,就要收費。
這對于習慣要求律師事先包干費用的中國企業來講,一方面會認為國外訴訟的費用高,另一方面不能預見費用,也容易讓國內企業產生畏懼感。
王浩認為,這對于產品出口量大的國內企業而言,1000美元、1萬美元甚至10萬、20萬美元不是付不起,只是他們不習慣付?!耙驗樗麄冊趪鴥纫呀涴B成了注冊一件商標2000元,一件商標確權糾紛幾千元的習慣,所以他們不愿意打國外的商標官司,他們不認為一件商標確權案件值得花這么多錢?!蓖鹾普f。
王浩認為,王致和不是中國規模最大、最具知名度的企業,但在商標被搶注后,表現得比大企業、知名企業要積極,這并不是說王致和比他們有錢,而是王致和認為,為商標花錢是值得的。
上一篇:2000件商標在海外遭惡意搶注 中國企業亟待構建商標戰略 下一篇:知味觀”商標被搶注 商標在手別忘了續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