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顧問
本月起,我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正式施行,同時,農業農村部部署開展的2021年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啟動,嚴打種業領域知識產權侵權行為,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營造良好環境。
種業是農業生產的前提,也是鄉村振興的基礎。當前,要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利用和種質資源庫建設,支持育種基礎性、前沿性和應用技術研究,實施農作物和畜禽等良種培育、育種關鍵技術攻關,鼓勵種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優良品種推廣,建立并實施種業國家安全審查機制,促進種業高質量發展。
為普及育種及種質資源專業知識,助力植物新品種權的創新、保護、管理、運用,本期話題特邀請植物新品種領域相關專家,分享其在植物新品種領域的成果經驗,暢談育種和種質資源保護開發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支撐作用,以饗讀者。
農業種質資源是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與重要農產品供給的戰略性資源,是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與現代種業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我國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取得積極成效,但仍存在喪失風險加大、保護責任主體不清、開發利用不足等問題。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高質量發展,必須加強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工作,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進一步明確農業種質資源保護的基礎性、公益性定位,堅持保護優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導、多元參與的原則,創新體制機制,強化責任落實、科技支撐和法治保障,構建多層次收集保護、多元化開發利用和多渠道政策支持的新格局,為建設現代種業強國、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奠定堅實基礎。
植物和真菌是地球上生命的基礎,植物不僅是農業生產的主要對象和重要基礎,也是人類賴以生存和高質量生活的根本。據統計,全球已查明有約35萬種植物,中國有高等植物3萬多種,占世界的10%,居第三位。計量生物學研究表明,植物占地球上所有生物量的82%,而人類僅占約0.01%,植物生物量是人類的7500多倍。2020年12月10日,一項刊登在學術期刊《自然》的研究指出,全球人造物體超過所有活生物量。自第一次農業革命以來,人類通過農業和采伐等土地利用變化,讓植物生物量從約2兆噸(2萬億噸)減少到目前的約1兆噸。人造物體的不斷產生和累積,讓活生物量與人造物體之間的平衡發生了轉變?!?020年世界植物和真菌狀況》報告指出:全球2/5植物物種瀕臨滅絕,“每失去一個物種,人類就失去了一次機會”。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一個世界,植物具有多樣性和食藥賞用等多重功能。粗略統計,世界上約有一半的人口吃飯依賴水稻、玉米和小麥等主糧,其中,15種植物提供了人體所需90%的熱量。英國皇家植物園研究者指出:“全球有超過7000種可食用的植物物種,未來可以用來保障我們的糧食安全”。同時,植物是新藥開發的重要來源,7%的植物有藥用記載,我國中藥資源有1.2807萬種,藥用植物占87%,共計1.1146萬種。植物在人類情感世界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國際植物新品種保護聯盟(UPOV)統計,每年植物新品種權保護申請中,花卉唱主角。另外,麻、桑、藤、楮、竹等植物纖維,是很好的造紙原料。植物的多樣性和多功能性賦予植物多重價值,發揮植物在經濟、生態、社會和文化等多方面的功能,挖掘植物在健康中國、鄉村振興及生態文明等戰略建設中的功能作用,同時也給現代農業提供了更多的可能,賦予農業在生產、生活和生態等方面的多重功能。農業多功能性特別是多功能植物的開發利用,將通過居民消費升級倒逼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品由產量向品質的優化調整,從而帶動農業、健康、生態等多個產業鏈條的整合升級。
我國四川省背靠世界屋脊,擁盆地平原自然稟賦,植物資源豐富,有“中藥之庫”的美譽。四川農業大學特用植物系依托地區特色植物的種質資源,在特色植物種質資源收集評價、保護、開發利用等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果?,F已協助規劃建設阿壩冰山彩林藥蜜谷百草園、自貢中醫院康養植物園、彭州天府中藥城中藥種質資源圃、重慶武陵山康養植物園等,收集整理了紅花、紫蘇、白芷、魚腥草、甜葉菊、月季(玫瑰)、薄荷、川芎等種質資源,并利用農藝性狀結合分子標記等技術對相關品種進行遺傳資源評價,選育了白芷、紫蘇等新品種。在品種選育過程中,注意將食藥賞用多重價值的品種進行重點開發,如白芷食用品種、天麻食用品種等。但當前食用品種選育仍存在一些障礙,如大黃、川芎等藥用植物的食用化育種。與此同時,目前國際上雜交種、轉基因種質品種權保護相對容易操作,而對常規選育品種、無性繁殖材料等,其品種權確認和保護存在較多實際困難,比如品種特異分子標記開發等問題,亟待通過技術創新手段進一步解決。
從中長期目標來看,加強我國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努力盡早建成系統完整、科學高效的農業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體系,助推我國種質資源保存總量位居世界前列,使得珍稀、瀕危、特有的種質資源得到有效收集和保護,資源深度鑒定評價和綜合開發利用水平顯著提升,種質資源創新利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是我們需要解決的緊迫性任務。
上一篇:登記備案的布圖設計不清楚不受專有權保護——評中科漢公司訴飛驤公司侵犯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糾紛案 下一篇:規范專利申請行為 助力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