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專利為翼 逐“空天”之夢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專利演繹創新奇跡
早晨,過唐家嶺一路往北,車流穿行如梭,人流往來如織,航天城已有翻天覆地的變化。這里曾經稻田成片,道路崎嶇,風光旖旎。隨著中國科學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下稱空天院)在鄧莊南路9號落地,如今的北京海淀之北,已成為空天信息產業重要技術的輸出地。
近日,2022年北京市隱形冠軍企業名單公示,空天院控股企業中科星圖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科星圖)憑借較強的創新實力和市場競爭力成功入選,成為了空天信息產業的熱門話題。有研究機構分析認為,2019年國內空天信息產業規模已超4200億元,預計2025年后可能達萬億產業規模。近年來,受國家和地方相關政策激勵,一大批相關專利不斷轉化落地,空天信息產業將為我國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
專利作價入股,助力資源集聚
16項知識產權,評估價值9100萬元!一見到記者,中科衛星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衛星)相關負責人就迫不及待分享了專利轉化的故事。兩年前,空天院將15項專利和1項軟件著作權以無形資產作價入股的形式注入中科衛星,轉化成企業發展的“強勁引擎”。
“這16項知識產權覆蓋了衛星載荷研發、衛星數據接收、SAR衛星成像處理和航空遙感產業鏈環節?!笨仗煸嚎萍即龠M發展處處長滕啟治表示,將屬于不同研究部門的高價值專利按照產業鏈環節篩選組合注入中科衛星,這是空天院近年來高價值專利培育轉化最具特色的案例。
滕啟治介紹,這種模式實質上是把空天院的六部、八室、八部、九部的核心技術打包實施產業化?!斑@種模式的優勢在于能強化組織機制創新,加強創新資源向產業鏈上下游集聚,將有助于關鍵技術成功攻關?!彪鴨⒅伪硎?。
自2019年以來,空天院通過專利作價入股不斷獲豐收。
以42件專利和52項專有技術參股濟鋼防務技術有限公司10%股份;以16件專利參股中科衛星70%股份;以3件專利和1項軟著參股山東中科思爾科技有限公司50%股份……一件件高價值專利走出實驗室、一個個項目在地方化繭成蝶,不斷刷新空天院專利轉化的紀錄。
數據顯示,空天院近年來通過專利作價入股的形式已成立多家企業,年創造經濟產值數十億元,成為空天信息產業的一支生力軍。
筑牢創新底氣,培育高價值專利
出行使用衛星導航,出門前看天氣預報……經過多年的創新發展,空天信息技術走入百姓生活,對各行各業產生了深刻影響。近年來,在相關政策的支持下,空天信息產業成為香餑餑。安徽、山東等地重視空天信息產業發展,產業優勢正在進一步凸顯。
全國多地發力空天信息產業,底氣在哪里?答案是創新和知識產權。以空天院為例,其積累了大量優質科技成果。與記者談起院里的專利資產,滕啟治如數家珍。截至目前,空天院共提交專利申請4564件,其中有效發明專利2028件,登記軟件著作745件,注冊商標55件。
而這些專利主要來自傳感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遙感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25個國家級/院級/省級重點實驗室、中心等繪制空天院創新最美的底色??仗煸簯{借出色的創新實力,近5年獲得國家級一等獎2項。
疏通產業痛點,推動持續發展
走進中科星圖的數字地球體驗中心,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長長的證書展示墻。這家在空天信息產業嶄露頭角的科技企業是空天信息產業化早期實施科技成果轉化中的一個縮影。
16年前,承載著將空天信息應用于民生的航天星圖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科星圖前身)成立。2018年該公司進行股份制改造,更名為中科星圖,開始探索空天信息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的IPO之路。
“當時,由于政策不明晰,研發人員實施科技成果轉化,必須‘二選一’,要么與原單位脫鉤進入新成立企業,要么繼續在原單位做研發、不參與成果轉化事宜?!彪鴨⒅伪硎?,這是科研院所創新成果轉化的1.0階段。
空天信息產業包含衛星通信、衛星遙感和衛星導航三大領域,其產業鏈根據上下游的關系,分衛星制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制造、衛星應用服務四大領域,而中科星圖就是關注衛星應用服務領域。
滕啟治表示,院里每年都會形成諸多知識產權,在10多年前就圍繞政策、制度以及研發人員的認識等原因進行探索并發表相關論文。
“當時,很多研發人員提出自己的疑問:這么多年來,我們在空天信息技術領域許多方面連續攻克了‘婁山關’和‘臘子口’,難道要在成果轉化面前止步不成?”滕啟治表示。
“不是我們的專利質量不高,而是一般的企業很難駕馭這些專利?!彪鴨⒅伪硎?,與其他產業不同,空天信息產業投入大見效慢,一家企業很難實現產業化,而一般的大型企業也不敢隨便涉獵其中。滕啟治表示,一項技術被作價入股成立公司到產品落地,少則幾千萬元,多則幾億甚至幾十億元,令很多企業望而卻步。
加強頂層設計,注重示范引領
經過10多年的摸索,空天院把專利轉化寫進血脈里。
為響應國家空天一體化發展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空天院積極尋求院地合作和成果轉化的創新模式,并陸續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加快推進技術成果產業化。
2019年11月,空天院發布《科技成果轉化管理辦法》;2020年6月,發布《對外投資管理辦法》《知識產權管理辦法》;2021年9月發布《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實施細則》……這一系列舉措旨在進一步明晰、簡化獎勵流程,激發科技人員的創新積極性。例如,根據《科技成果轉化獎勵實施細則》,科研人員可以選擇以哪種方式實施轉化,而且轉化回報大部分分給發明人。滕啟治說,這是空天院科技成果轉化的2.0階段。
“技術創新推動商業成功,而商業成功則可以反哺技術創新?!笨仗煸阂晃谎邪l人員深有體會地說,“這些辦法鼓勵以許可和轉讓方式實施科技成果轉化,鼓勵以科研部門為整體設立產業化公司,為提升團隊收益和穩定骨干找到新的途徑?!?/span>
現在,滕啟治滿腦子都在思考:探索打造“空天系”生態,圍繞“產研一體”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培育一批空天信息全產業鏈頭部企業,壯大中科星圖“數字地球產業”,加快布局SAR載荷、速調管、微波微系統產品等產業化。
“中國不僅在空天信息技術進行了全鏈條科技創新布局,而且通過科技成果轉化,空天信息產業生態發展正由大變強?!敝袊茖W院院士、空天院院長吳一戎表示。(本報記者 陳景秋 通訊員 馬美娟)
上一篇:以其他不正當手段取得商標注冊——“令狐沖”難以“笑傲江湖” 下一篇:“羊了個羊”被“養了個羊”撞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