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本田與力帆:局部勝利的孤島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案例

本田與力帆:局部勝利的孤島

發布時間:2013.10.22 新聞來源:廣州惟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日本本田和重慶力帆之間的商標訴訟,是汽車行業所有中外知識產權糾紛中惟一的外方勝利案例。

     本田和力帆的爭端由來已久。重慶力帆的前身是重慶轟達實業有限公司,1997年開始生產摩托車整車。當1995年轟達向無錫某企業花4萬元買來轟達HONGDA”商標,并向國家商標局注冊轟達SINO-HONGDA”商標時,本田技研工業株式會社對此提出異議。本田認為,轟達的漢語拼音和本田的英文就相差一個字母G,本田的是HONDA,轟達漢語拼音字母是HONGDA。199771日,國家商標局裁定本田提出的轟達SINO-HONGDA”商標侵權異議成立,因此這一商標不予注冊。

      1997年,中國國家商標局裁定后,本田在中國打假過程中仍然發現標有“HONGDA”標志的力帆摩托車在賣。2000年,本田在浙江溫嶺市、江西南昌市工商局的幫助下,對市場正在銷售的標有“HONGDA”標志的摩托車發動機進行了取締,南昌工商局和溫嶺工商局分別給經銷企業處以61萬元和4.2萬元的罰款,并將發動機上的“HONGDA”標志除掉。

     200111月,重慶轟達實業有限公司更名為重慶力帆實業有限公司,完成了由轟達力帆的變身。2003年,力帆集團銷售收入達60多億元人民幣,出口額超過2億美元,排名中國摩托車行業第一。

      但是,本田發現力帆的侵權行為一直存在。20014月,本田向力帆集團發出警告信,希望其全部停止侵權行為。交涉未果后,2002724日,本田攜大陸旗下的五羊本田、新大洲本田、嘉陵本田坐上原告席,以商標侵權為由指控位于北京通州區的自立自強摩托車商店(以下簡稱自立商店)店主曹亞文、重慶力帆摩托車廠以及力帆集團侵犯了本田“HONDA”的商標專用權,要求三被告共同賠償2502萬元,并要求法庭認定本田為馳名商標。本田拿出的證據是其購買的三輛力帆摩托車——“力帆LF100-4”力帆LF110-B”使用的“Hongda”標志與日本本田的“Honda”相類似。

      日本本田北京辦事處對外發言人朱林杰對記者說:力帆在摩托車同類產品中使用與本田公司相似的商標,極容易對消費者產生誤導。原來消費者可能想購買本田公司的產品,可是看到商標相似的產品轉而購買了力帆的產品,損害了本田和消費者的利益。

      對此,力帆稱涉案摩托工藝粗糙,不是自己所生產,自己也是中國假冒摩托車的受害者。此外,力帆還稱本田起訴力帆是因為在越南市場上處于劣勢,并以中國摩托車行業整體利益為由,呼吁各界支持。

     而本田在中國摩托車行業的挑事者形象也已經深入人心(2004年以前,本田已經在中國發起了7起知識產權訴訟,其中包括國家知識產權局),加上其是日本企業的關系,非常容易遭致媒體和公眾的反感,因此,對于本田,媒體并沒有好臉色。

      有觀點稱:在市場和利潤被不斷瓜分的環境下,日本摩托車企業普遍感到了惶恐和壓力。自2000年以來,本來在東南亞市場一統江山的日本摩托受到中國尤其是重慶摩托的猛烈進攻。憑借物美價廉的優勢,中國摩托企業已占據了東南亞近80%的市場份額。據統計,中國每年生產的大約1100萬輛摩托車中的近900萬輛是盜版日方產品,其中200萬輛出口到亞洲各國。在中國市場,日本本田、雅馬哈、鈴木、川崎重工先后針對知識產權開展了多次大規模行動。

    只有少數媒體對中國摩托車行業面臨的知識產權危機憂心忡忡,對行業普遍擁戴的仿冒發展道路的前景深刻憂慮:有日本企業認為中國摩托業90%的技術侵犯了日本的專利。”“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必須要自己設計制造有自己知識產權的產品。

    但是,在如此有利的輿論條件下,力帆卻自毀長城,出了一記昏招——注銷了重慶力帆摩托車廠,不免給人以做賊心虛的印象。20041220日,法院作出一審判決認為,“HONGDA”標志與本田注冊商標“HONDA”二者相近似,涉案的力帆摩托車上使用的“HONGDA”“LIFANHONGDA”、“LIFAN-HONGDA”標志,已構成了對“HONDA”注冊商標專用權的侵犯。法院一審判決,力帆實業公司賠償本田公司147萬余元,并停止制造、銷售標有“HONGDA”等標志的侵權產品。此外,北京一家銷售力帆摩托車的店主也被判決賠償對方6000元。

    法院還指出,力帆實業在對重慶力帆力邦摩托車有限公司的債權債務進行清算及申請注銷之前,明知重慶力帆力邦摩托車有限公司已為未決訴訟中的被控侵權行為人,因此其行為具有使重慶力帆力邦摩托車有限公司逃避侵權民事責任的主觀惡意,其為此應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本田的勝利只不過是有限勝利,其停止銷售侵權產品的訴訟請求因為被告公司被注銷而沒有得到支持,巨額索賠也被認為沒有根據。然而,與本田在其他訴訟中的全局失敗相比,對力帆的有限勝利給了本田一個喘息的孤島。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日本豐田與吉利:一場不可能贏的訴訟
下一篇:諾基亞的告別演出:微軟蘋果短兵相接意味濃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