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解百納商標案終審:張裕擁有解百納商標專用權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案例

解百納商標案終審:張裕擁有解百納商標專用權

發布時間:2013.11.26 新聞來源:廣州惟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內容摘要:近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對被冠以中國葡萄酒行業知識產權第一案的解百納商標案做出了終審判決。法院判決駁回原告中糧長城等企業撤銷一審判決,認定解百納商標屬不當注冊的上訴請求;判定被告國家工商行政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以下簡稱商評委”)就第1748888號解百納商標爭議做出的裁定程序合法,但由于雙方當事人均提交了大量新證據,要求商評委基于上述證據做出重新裁定。
 
  對此,西南政法大學民商法碩士、廣東省律師協會資深委員劉全中律師表示,這意味著終審法院對以中糧長城為代表的原告方的上訴理由未予支持;從法律層面而言,至少在商評委對解百納商標爭議做出重新裁定之前,張裕仍然擁有解百納商標的專用權。
 
  雙方二審新證據數3:42 多份70年歷史材料呈堂
 
  在庭審過程中,雙方均提及了新證據以證明自己的主張。在舉證環節,上訴人共提交了三份新證據,用以證明解百納不具有商標的顯著性。張裕則在一審提交61份新證據的基礎上,又向二審法院提交了42份用以證明70多年來張裕長期獨家使用解百納、解百納市場銷售及消費者認知調查、張裕公司的主體延續性的新證據,力證其商標注冊的正當性。
 
  劉全中律師表示,在錯綜復雜的案情中要理出頭緒唯一快捷有效的路徑就是從證據入手,而張裕公司始終將解百納作為一個注冊商標在使用,有著不可否認的連續性,為本案理清線索提供了有力的證據。
 
  調查顯示75%消費者認為解百納屬張裕
 
  無論解百納商標的金字招牌最后歸屬如何,可以肯定的是,持續數年的解百納爭議確實給廣大消費者帶來了一定程度的認知混亂。記者在一些終端走訪時了解到,認為解百納是葡萄酒通用名稱的不乏其人,認為其是張裕原創品牌的消費者也不在少數。目前,大眾對解百納的認識尚不盡相同。
 
  針對這一問題,近日國內權威調查機構新生代調查公司對全國28個大城市310個大超市和310個大酒店銷售終端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顯示:在標注解百納字樣的葡萄酒產品中,張裕解百納銷售量占比上升為87.54%,其他廠家則下降到12.46%。而業內另一著名調查機構零點調查的“2010年解百納品牌關聯度調查數據也印證了這樣的結論,在認為解百納與葡萄酒有聯系的受訪者中,認為其與張裕相關的受訪者占75.8%,較2008年相同調查的比例又有了明顯的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這份調查數據表明,近年來解百納商標歸屬爭議并未對市場產生實質性的影響,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認定解百納為張裕商標;這是張裕公司70多年來精心培育解百納這一自主原創品牌的自然結果,也是張裕解百納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的表現。
 
  解百納總銷量僅占葡萄酒市場4% “壟斷說恐是危言聳聽
 
  在二審庭審中,此案對社會公共利益的影響也是一個焦點問題,上訴人稱:一旦解百納商標判歸張裕,張裕將壟斷葡萄酒市場,可能導致一些葡萄酒廠商陷入經營困境,最終損害社會公共利益。
 
  對此,張裕出示了市場調查數據:所有標有解百納字樣葡萄酒的總銷量(含張裕及其他廠家)占全國葡萄酒總銷量的比例不超過4%,即使完全歸單一品牌所占有,也不足以構成行業壟斷,所謂解百納壟斷市場的說法,缺乏起碼的事實依據。
 
  原《銷售與市場》主編姬大鵬指出,其它廠家的解百納產品不但市場規模甚小,而且由此可知其并未獲得消費者廣泛認同,所以,消費者在選購時首先認知的是他們的企業品牌,其次才是解百納這三個字。因此,其它企業不能使用解百納名稱后,也不會對其市場份額構成實質性影響。
 
  之前也有人稱,一旦張裕注冊成功,其價格虛高行業平均價格水平數倍的解百納產品將獨占市場,最終導致消費者為這其中產生的20億元價差買單。
 筆者就這一觀點向資深營銷專家許瑞進行了交流。許瑞表示:這一說法是缺乏常識的,不同品牌、不同產品的價格不同,是消費者對其價值認同的結果,由此產生了不同層次的細分市場,面向不同層次的消費者。張裕解百納面向高端市場,而其它標有解百納字樣但無明顯品牌識別的產品以滿足低端市場為主,這部分消費者不會因為解百納注冊成功后向就選擇更高價格的產品。即便如此,銷量基數很小的其它企業解百納產品,如何算出20億元的價差,這筆賬本身就很值得商榷。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副主任馮曉青教授認為,社會公共利益與個體利益二者應該實現平衡保護,那種以公共利益的名義損害個體利益的行為是有違知識產權立法的初衷的。正當合法的個體利益受到尊重和保護,也是社會公平正義的一種體現。
 
  國家商標戰略示范企業名單出爐 知識產權保護任重道遠
 
  自兩年前國務院正式發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取得長足發展。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的經驗表明,只有擁有核心技術才能抵御危機。有專家更是鮮明地指出,作為創新主體的中國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盡快掌握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已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61日召開的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示范企業授牌電視電話會議,公布了全國53個國家商標戰略示范城市()41個國家商標戰略示范企業名單,張裕集團名列其中。
 
  武漢理工大學姜軍教授在其論文《企業專利戰略與核心競爭力的關聯研究》中曾表示,雖然中國享有世界工廠的美譽,但長期以來由于缺乏自主知識產權及相應的保護意識,中國一直被迫處于全球產業鏈的末端。
 
  業內不少專家擔心,解百納糾紛如果持續下去,處理不當,損害的將不僅僅是張裕一個企業的商標權益,更影響到我國葡萄酒產品的出口,影響到我國民族自主創新品牌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啤酒商標之不準聯想
下一篇:“香港榮華”與“順德榮華”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