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中國特色知識產權制度的偉大歷程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先進典型
——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
今年是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鄧小平同志是中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開創者,為我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傾注了寶貴心血。我國的知識產權事業與改革開放相伴相生,已成功構建了符合國際通行規則,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當前,我們面臨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新形勢新要求,此時,紀念鄧小平同志誕辰110周年,回顧鄧小平同志為我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的決策過程,重溫鄧小平理論,對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與時俱進推進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制定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方針政策,作出了“把全黨工作著重點和全國人民的注意力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的戰略決策。在這種新的形勢下,無論是作為創新主體的企業,還是科研單位,都要將他們的創新成果通過專利制度給予保護;為了吸引外資和構建有利于引進新技術的環境,開展對外技術合作,也需要實行專利制度??梢哉f,正是伴隨著改革開放,現代知識產權理念引入國門,現代知識產權制度在我國應運而生。我國于1982年頒布的商標法、1984年頒布的專利法、1986年頒布的民法通則, 其中明文規定了對知識產權的保護。隨后幾年,著作權法、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知識產權海關保護條例、植物新品種保護條例等知識產權相關法律法規相繼出臺,我國還先后加入了十幾個知識產權國際公約。至此,在立法層面上,我國用了不到30年的時間,走完了西方國家用上百年走過的道路。這不僅為促進我國科技進步和經濟、文化繁榮創建了具有中國特色的新的制度保障,更向全世界宣示了我國實行改革開放的決心。
在改革開放的大潮中,中國的專利大門打開了。人們不會忘記,1984年3月12日,在以鄧小平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二代領導集體的親切關懷下,經過5年多的曲折、反復和孕育,《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在第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四次會議上通過,從此揭開了我國專利事業的序幕。人們不會忘記,改革開放之初,圍繞“專利制度是姓‘資’還 是姓‘社’”“中國要不要建立專利制度”的問題,在很多人爭論不休時,最終是鄧小平同志高瞻遠矚,作出了專利法以早通過為好的果斷決策,為我國專利制度的建立和發展鋪平了道路。1989年4月12日,鄧小平同志為《中國專利報》(本報前身)題寫了報名,表達了他對我國專利事業的支持和關懷?;赝@段歷史,不禁讓人感慨,如果沒有鄧小平同志當初的果斷決策,如果沒有改革開放以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成功開辟,何來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適時建立,及至今日中國知識產權事業蓬勃發展的大好局面?
鄧小平同志離開我們已經17年了。時光荏苒,他為我們擘畫的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宏偉藍圖正在逐步變為美好的現實,其中,知識產權正在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支撐作用。30多年來,伴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我國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去年 底,中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已連續3年位居全球第一,商標申請量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著作權登記、植物新品種申請等都創下了歷史新高。截至2013 年底,我國(不含港澳臺)每 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4.02件,提前完成“十二五”規劃綱要指標。30多年來,我們以一往無前的進取精神,探索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知識產權發展道路,在激勵創造、有效運用、依法保護和科學管理的實踐中,譜寫了中華民族追趕世界潮流、頑強奮進和變革創新的壯麗詩篇。
回顧鄧小平同志的歷史功績,梳理總結改革開放3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我們深刻認識到,知識產權制度是改革開放的重要保障,是建設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有機組成部分。經歷30多年的經濟高速增長后,我國正處在結構調整、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實現提質增效的關鍵時期。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習近平同志在最近召開的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七次會議上,強調“必須把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好”。而這些,都離不開知識產權制度的有效運用。時代迫切需要我們加快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的轉變。努力建設知識產權強國,既是我國改革開放和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到現階段的一個必然選擇,也是我國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必然要求。讓我們進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創新,以更為豪邁的氣魄、更為開放的胸懷、更為堅定的意志,迎接中國知識產權事業更好更快的發展,為早日建成知識產權強國而努力奮斗!
上一篇:福鼎白茶成為國內首個冠名動車組的茶葉商標 下一篇:近七成互聯網企業遭侵權 仲裁有望緩解糾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