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一民企貸款300萬元買斷華科大教授專利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繆向水率團隊研發的一項納米級薄膜檢測技術,在光谷聯交所掛牌后,昨日,被武漢嘉儀通科技有限公司貸款300萬元買斷。完成所有權變更后,公司將把專利交付銀行作為質押。
繆向水教授介紹,隨著新材料的蓬勃發展,納米級薄膜材料在許多領域廣泛使用,國際上卻沒有相關的檢測設備。他研發出的光功率熱分析儀,檢測薄膜厚度最低可達5納米。
據悉,為了測試市場反應,2012年,研發團隊曾將專利許可武漢嘉儀通公司試產,為期3年。
今年3月,專利作價300萬元,在光谷聯交所掛牌。嘉儀通公司總經理王愿兵喜出望外,又憂心忡忡。喜的是,企業終于有機會將專利買斷;憂的是,資金困難,沒錢付款。想貸款,卻沒資產可抵押。如專利被其他公司拍到,嘉儀通將面臨極大商業風險。
光谷聯交所多番撮合,促成武漢農村商業銀行以“保證保險”的方式,為嘉儀通貸款300萬元,并允許企業拿這筆錢買到專利后,再交給銀行質押。一旦企業無法償還貸款,保險公司、東湖高新區管委會、銀行將按比例分擔風險。
昨日簽約后,王愿兵長舒了一口氣。
繆向水坦言,前些年,教育部直屬高校的成果轉化率不足5%?!敖淌趥冎魂P心埋頭搞研究,發論文,光我手上的發明專利就有60多項,可不轉化有什么用呢?最后都變成了廢紙?!彼f,這次投石問路,將極大鼓舞他和團隊讓更多成果走向市場。
去年,該校副校長、武漢光電國家實驗室常務副主任駱清銘的“顯微光學切片斷層成像系統”(簡稱MOST),也曾在武漢光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讓,被武漢沃億生物有限公司以1000萬元買斷,成為武漢“黃金十條”兌現的最大一筆收益。
上一篇:火鍋店被“山寨”消費者難分真假 下一篇:85歲發明家坐擁9項國家專利 發明垃圾焚燒新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