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國企300多臺發動機贏利上億 交完知識產權費剩幾百萬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國企300多臺發動機贏利上億 交完知識產權費剩幾百萬

發布時間:2014.10.21 新聞來源:

    從中國制造走向中國創造,路有多長?中國第一臺自主品牌船用發動機研發負責人王鋒,對此深有感觸。

  “自主研發最為關鍵,只有自主品牌打入世界主流市場,才能告別低水平重復?!?/span>43歲的王鋒是中船重工第七一一研究所(以下稱七一一所)研發中心主任,他帶領團隊打造出了中國自己的船用中速發動機。

  與汽車、飛機一樣,船舶最核心的設備是發動機。能否獨立研發、生產發動機,是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重要體現之一。

  許多中國人也許并不知道,航行在中國大江及沿海的大中型船舶,發動機多數來自國外。其中主流的中速機,被德國、日本、芬蘭等國壟斷。

  2011年春天,位于上海的七一一所院內,當中國第一臺自主品牌船用中速機一次點火成功時,王鋒站在主持儀式的工信部官員身后,眼眶濕潤。

  “自主品牌船用中速機誕生,標志著中國制造已開始向中國創造轉變。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蓖蹁h說,自己有幸趕上了七一一所做大做強柴油機主業的大好時光。

  亦步亦趨還是彎道超車

  自主品牌船用中速機項目立項于“十一五”末,業內希望船舶動力不再受制于人。

  一直以來,中國船用發動機以兩種方式依賴外國制造商:直接進口或購買授權生產許可證。

  購買許可證的中國生產商每賣出一臺,需交出約相當于售價10%的知識產權使用費。而在機械類產品中,凈利潤能達到10%就已十分不易。所以船市好時尚有微利,船市不好時,多數中國許可證制造廠家是不掙錢的。

  業內盛傳的一個例子是:前幾年中西部一家國企造了300多臺中速機,贏利上億元,交完知識產權費就只剩下幾百萬元。

  國內研發的船用發動機主要見于內河航運。20年前,王鋒曾先后參與開發了一些本土船用發動機。雖然技術指標低、油耗較高,但因價格低廉,受到了中小船東的歡迎。

  2008年,國際航運進入蕭條期,中國造船步履維艱,大而不強的現狀更難言改善。到了“十一五”末,工信部、原國防科工委出臺《船舶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支持中國造船業及船舶配套業做強做大,王鋒及其團隊參與了自主品牌船舶動力發展規劃的研究。

  作為船舶最主要的配件,發動機占到船舶造價的10%~15%。相對于高速機、低速機,中速機可用于大型船舶發電,也可用于中小船舶主動力,用途廣泛,所以他們決定從中速機突破。

  研發自主品牌中速機有兩個選擇:亦步亦趨或是彎道超車。

  工信部組織的專家評審認為,既然自主研發,就要瞄準國際先進水平,將各國正在研發的新一代中速機作為目標。

  作為中國唯一的船用柴油機研發機構,王鋒和他的年輕研發團隊承擔了此項任務。

  研發做到“知其所以然”

  為提高研發水平,七一一所整合內外部資源,先后與國內外頂尖科研機構聯合,開展基礎設計研究。

  20093月,王鋒帶領同事抵達德國,與對方一同辦公。起初,他們能接觸的僅僅是前臺總體組的幾位研發人員,很少見到其核心專家團隊。只有偶爾遇到難題,專家才會露面。

  “對方有保留,能否在做好項目的同時,學到更多先進經驗,取決于我們的用心程度,不問他們是不會說的?!蓖蹁h回憶,“最好是有自己的觀點,遇到問題,各執己見,人家才有興趣討論,我們才有機會學習更多?!?/span>

  王鋒的團隊在國內也開展同步設計,每周召開視頻會議,主動提出技術方案和技術問題,及時與德國團隊溝通、協調。歷時一年,20103月,基礎設計告一段落。對于接下來的詳細設計,七一一所的團隊并不陌生,只用時四個月。

  第一臺中速機的零部件除了高壓共軌系統、增壓器、軸瓦等少數從國外購買,基本出自國內企業。膚色黝黑的試驗經理任林負責對各個零部件的可靠性做試驗、檢測。

  “第一臺中速機起點比較高,我們設計的關鍵零部件基本沒有問題,反倒是國外知名企業的高壓共軌系統出了問題。這個系統全世界只有兩三型產品,對方也是第一次生產新一代產品?!钡谝淮吸c火的日子日益迫近,任林心急如焚。在七一一所的催促下,對方連夜修改產品,空運而來。

  臨近點火,試驗團隊通宵達旦?!暗搅诉@個階段,我們感覺很孤獨,外面很難找到技術幫助,都是自己摸索?!蓖蹁h說,“這些經驗教訓是最寶貴的財富。因為我們做的是正向研發、原始創新,僅僅知其然遠遠不夠,需要真正做到知其所以然?!?/span>

  20113月,七一一所自主研發的中速機首次點火,在評審專家和工信部領導的注目下一次成功。

  201212月,人頭攢動的上海國際海事會上,七一一所正式發布了中國自主品牌的船用中速機。這個3米多長、17噸重的龐然大物吸引了眾多中外專業人士駐足。

  一代人的蟄伏

  上世紀90年代的發動機行業,正是日本輝煌一時、韓國日益崛起的時代,中國同行當年際遇如何?

  1993年,王鋒大學畢業來到七一一所,作為為數不多的幾名新進大學生,被一群年逾半百的老工程師當成了寶。

  但當時的七一一所,由于國家缺乏資金,已經很久沒有領到新的科研任務了,科研經費困窘。

  各部門發揮技術優勢、自謀出路,“下?!睘槟茉?、化工等領域的企業設計設備、產品。對于主業船用發動機研發,七一一所里僅保留了一支基本隊伍,等待時機。

  在蟄伏的日子里,他們先后與外面企業合作開發了230系列船用中速柴油機和G32系列柴油機,在傳承已有經驗的同時,保存了發展本土船用中速機的基本力量。

  2002年前后,中國船舶工業開始走出低谷。七一一所決策層重新集合研發力量,打造核心研發團隊,再次舉起做大做強中國船用柴油發動機主業的大旗。

  起于行業大發展的自主品牌中速機,肩負著歷史的使命,誕生后卻也同樣要面臨艱巨的挑戰。

  “目前市場遇到一些困難,船市不景氣,2008年之前,船東都是帶著現金到門口訂購?!比瘟终f。

  立項之初,為了幫助自主品牌中速機打開市場,中船重工整合七一一所及幾家柴油機企業組成中柴動力公司,負責中速機知識產權的運營。

  中速機發布兩年來,中柴動力取得了山東一家造船廠和遠洋漁業公司的訂單。最近有兩個訂單正在談判中,市場競爭非常激烈。

  對此,王鋒不否認船舶發動機在中國已產能過剩?!叭珖肫?、地方企業、民營企業,甚至連原來造酒的公司,也都進入了這個行業。無論是購買知識產權還是進口的,產品已經很多?!?/span>

  但王鋒及其團隊相信自主品牌的長遠競爭力:“它與國外最新的技術水平相當,技能指標超過國內市場產品,我們正在優化,提高性價比,唯一欠缺的是知名度和用戶口碑?!痹O計經理李新才說。

  七一一所2015年初計劃上市的八缸型自主品牌中速機,成本可降30%?!笆濉逼陂g完成系列化產品,“十三五”做成家族化的產品,它同時還參與了高速機、低速機的研發。

  王鋒說,發展自主品牌,需要堅持再堅持?!拔覀冃枰獙W習韓國的先進經驗,深入推進國輪國配政策,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形成合力,進一步推動自主研發,中國創造就會走上快速發展的道路?!?/span>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專利叢林與專利資產運營
下一篇:商標的法定構成要素有哪些?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