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科研”成就“舌尖上”的安全護航者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只有筆記本電腦大小的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儀,在食品進行前處理后,一到兩分鐘就能實現30多項污染指標的準確檢測,而按傳統方法,如硝酸鹽、亞硝酸鹽等有毒有害物質的檢測往往需要隔夜才能出結果。目前,這款主要由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科學系參與研發的設備,剛推向市場就成了企業的“搶手貨”。
成功的背后是科技創新團隊成員的合力付出,同時也是食品科學系所有教師智慧的結晶。高校中存在科研團隊并不稀奇,但一支科研團隊由整個系部的所有教師組成的卻不常見,蘇州農職院食品科學系的這支科技創新團隊就做到了系部30多位教師的全覆蓋。
“食品安全問題涵蓋了多方面內容,情況復雜、多變,個人單槍匹馬作戰,往往達不到要求?!碧K州農職院食品科學系系主任、同時擔任這支科技創新團隊帶頭人的司文會說,這支隊伍中既有理論基礎深厚、實踐經驗豐富的學術骨干,也有成長中的青年教師,“把全系的教師組合到一起,實現信息、資源的集聚和共享,團隊成員共同進步,產生的是‘1+1>2’的效應?!?/p>
這個科技創新團隊近五年來已經獲得省、部級科研成果獎12項,授權專利14項,出版專著1部,系列論文在美國《農業與食品化學》雜志等國際核心期刊上發表,還獲批了江蘇省高?!扒嗨{工程”科技創新團隊培養對象。
“學術論文、專著的發表是衡量科研能力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對高職院校來說,科技成果落地,服務地方、面向企業才是職責所在?!碧K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錢劍林表示,在蘇州農職院,科學研究始終堅持以行業、企業需求為導向,特別是在食品安全控制方法領域,要根據社會存在的實際問題著手,做“有效科研”。
在江蘇眾誠鴨業有限公司的養殖場內,這里的鴨與其他鴨外表上并無差異,但價格卻要貴上近一倍。公司負責人介紹,雖然價格高,但這批鴨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它們最大的賣點就是“富硒”。通過喂食由蘇州農職院自主研發的含有硒成分的飼料,能夠使鴨肉硒元素的含量明顯提高,喂養含硒飼料僅一個月,鴨的肉質含硒量就比常規鴨高出3至7倍。
蘇州農職院富硒飼料的開發與應用既確保了食品安全性,又大大提升了農產品的附加值,已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除此,聯合地方企業參與開發富硒系列產品——富硒鵝、富硒稻米、富硒葡萄等都實現了產業化,真正實現了科研成果的“落地生根”。
在今年6月初舉辦的2015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賽項中,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派出三名學生參賽,一舉捧回了農藥殘留和獸藥殘留檢測兩個賽項一等獎,以及一個茶葉重金屬含量檢測的二等獎?!按舜伪荣愔攸c考察參賽選手利用現代化分析儀器對農產品進行檢測的能力,而這些儀器和操作流程我們在學校研發中心的實驗室里早就駕熟就輕了?!眳①悓W生徐帆說。
徐帆口中的研發中心指的是蘇州農職院在2010年牽手蘇州泰事達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在校園內組建的江蘇省首家“食品安全快速檢測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研發中心引入企業的現代化設備和高層次技術人員,同時作為第三方食品安全快速檢測機構,已為200多家食品企業提供快速檢測服務。
通過研發中心,蘇州農職院食品科學系的科研人員獲得了更大的鍛煉和發揮能力的舞臺,直面企業一線不僅能及時獲知市場行情,更有助于科研成果的落地應用。此外,研發中心也成了食品科學系學生實驗和實訓的絕佳平臺,部分課程就在研發中心內的企業實際環境中,由來自學院和企業的老師共同完成授課。
“引企入校,學生與企業崗位零距離接觸,在校時就逐步成長為從事企業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準員工,畢業時供不應求,畢業后即是合格的技術人才,成為民眾‘舌尖上安全’護航者中的一員?!碧K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院長李振陸說。
上一篇:“專利大國”遭遇“專利之痛” 下一篇: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同比增長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