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廣州市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擬扶持項目的公示
各區(縣級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全面推進新型城市化發展的決策部署及《關于進一步加快發展民營經濟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充分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切實推動我市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轉型升級,根據《廣州市戰略性主導產業發展資金管理暫行辦法》和市級財政專項資金計劃,以及《廣州市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有關規定,現就2015年市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項目征集工作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點
(一)實施重點幫扶高成長性企業和“小升規”企業銀行貸款貼息補助工程。
1、根據市政府重點工作部署和《廣州市中小企業局關于印發廣州市培育高成長中小民營企業實施方案的通知》(穗中小企函〔2013〕26號)精神,為拓寬高成長性企業的融資渠道,降低其融資成本,對2014年獲取數額較大銀行貸款的高成長性企業,按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2、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促進小微企業上規模的指導意見》,我委開展促進小微型工業企業上規模工作。由各區中小企業主管部門推薦建立“小升規”重點培育企業資料庫。對納入培育庫的小微企業2014年通過銀行獲得的貸款,按同期銀行貸款基準利率給予一定比例的補助。
(二)實施民營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培育工程。依據《實施意見》,建立我市民營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加快入庫民營企業的培育、改制和發行申報,對成功完成股份制改造并簽訂《上市輔導協議》或《推薦掛牌并持續督導協議》的民營企業,按其所產生的中介費用給予一次性補助。
(三)支持民營企業專項服務活動。
1、提高中小企業素質服務活動。根據國家、省開展中小企業和民營經濟服務活動的工作要求,以事后補助為主,支持我市示范服務機構開展民營企業家素質提升培訓、為我市小升規企業提供法律維權、代理記賬、管理指導等服務活動。
2、大力發展眾創空間。充分利用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科技企業孵化器、小企業創業基地、大學科技園和高校、科研院所的有利條件,發揮行業領軍企業、創業投資機構、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的主力軍作用,構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開放式的眾創空間。發揮政策集成和協同效應,實現創新與創業相結合、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創業與投資相結合,為廣大創新創業者提供良好的工作空間、網絡空間、社交空間和資源共享空間。
二、申報條件
申報單位為依法在廣州市行政轄區內注冊登記,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中小企業和服務機構。獲得國家、省、市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扶持的同一項目,不能重復申報。
(一)重點幫扶高成長性企業和小升規企業銀行貸款貼息補助項目。
1、重點幫扶高成長性企業銀行貸款貼息補助項目。
(1)申報企業被認定為省、市重點幫扶高成長性中小企業(民營企業)。
(2)申報企業主營業務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我市淘汰類產業。
(3)申報貸款貼息項目無不良還款紀錄。
(4)申報企業須是在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成功獲取銀行貸款(以貸款到賬日期為準)。
(5)2014年銀行貸款按同期基準利率計算產生的利息合計25萬元以上。
2、“小升規”培育企業銀行貸款貼息項目。
(1)申報企業為已納入“小升規”重點培育庫的小微企業。
(2)申報企業主營業務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我市淘汰類產業。
(3)申報貸款貼息項目無不良還款紀錄。
(4)申報企業須是在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成功獲取銀行貸款(以貸款到賬日期為準)。
(二)民營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培育工程項目。
1.申報企業為依法在廣州市行政轄區內注冊登記,具有法人資格(不包括房地產企業),實際控制人為國內自然人,為我市民營企業上市后備資源庫企業。
2.符合工信部等部門聯合下發的《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企業。
3.申報企業最近1年凈資產不少于1000萬元。
4.申報企業最近2年凈利潤平均不少于300萬元,且持續增長;或最近1年凈利潤不少于300萬元,最近1年營業收入不少于2500萬元,最近2年營業收入增長率均不低于30%。
5.申報企業主營業務須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我市淘汰類產業。
6.申報企業須是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在2014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間簽訂《上市輔導協議》或《推薦掛牌并持續督導協議》。
(三)民營企業專項服務活動。
1、提高中小企業素質服務活動。我市中小企業示范服務機構2015年內完成的民營企業家素質提升培訓、為我市小升規企業提供法律維權、代理記賬、管理指導等服務活動。
2、眾創空間項目申報條件。
(1)眾創空間總面積在 1000 平方米以上,服務設施齊備,服務功能強。采取一站式窗口、網上申報、多證聯辦等措施為創業企業工商注冊提供便利??蔀槠髽I提供商務、資金、信息、咨詢、市場、培訓、技術開發與交流、國際合作等多方面的服務,同時能為眾創企業提供專業技術開發的公共技術平臺和支撐體系。能促進大學生創業就業,為社會提供較多的就業機會。
(2)管理規范,制度完備,具有嚴格的財務管理制度,自身及眾創企業的統計數據齊全。
(3)完成公司制改制,機構設置合理,管理人員中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占 70%以上,眾創空間要配備一定數量高級專業技術人才。
(4)各區縣限各申報一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