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知識產權局暢談如何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知識產權局暢談如何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發布時間:2016.01.04 新聞來源:中國政府網

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已成為知識產權大國的我國,如何解決保護不夠嚴格、侵權易發多發等突出問題?如何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實現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2015年12月31日上午9時,中國政府網邀請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張志成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為網友詳細解讀。


  [主持人]各位網友大家好,歡迎您收看“國策·政策”中國政府網在線訪談節目。國務院日前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意見明確,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深化知識產權重點領域改革,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提升產業國際化發展水平,保障和激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我們國家已經成為了知識產權的大國,如何來解決保護不夠嚴格,侵權易發多發等突出問題,又如何完善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實現優勢互補、有機銜接的知識產權保護模式?這些都是網友非常關心的話題。今天中國政府網就為大家邀請到了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張志成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吳漢東接受我們的采訪,為網友詳細解讀。非常歡迎兩位。


  [知識產權局保護協調司副司長 張志成]謝謝主持人,非常高興在中國政府網和各位網友見面。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 吳漢東]很高興在中國政府網就知識產權問題和大家交流意見。


  [主持人]首先還是請兩位先跟大家分析一下《意見》當中的總體思路和主要內容都有什么?


  [張志成]《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主要考慮一是加強知識產權領域頂層設計,一是解決知識產權領域的突出問題,針對剛才像您說的知識產權領域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階段性特點,以及侵權易發多發,創新創業熱情受到一些影響等等方面的問題,完善知識產權的體制機制,進一步通過簡政放權和深化改革釋放創新創造的活力,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為培育新的增長動力和國際競爭新優勢提供有利條件。這是我個人學習這個文件體會到的總體考慮。


  [吳漢東]從學者的角度來觀察,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我覺得有兩層含義。一是它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支撐版,也是進一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的提升版。所以說我們判斷中國現在知識產權事業走到一個什么樣的程度,我想中國是一個大國,但不是一個強國。實現強國建設的戰略目標我們還有很強的路要走。我認為知識產權強國應該是知識產權整體發展實力和知識產權環境的治理能力都必須強大。我想應該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制度建設;二是創新能力;三是產業發展;以及環境治理。這四方面的能力或者是實力涉及到國家核心競爭力的硬實力,也涉及到軟實力,其中制度的支撐力和環境的影響力我以為是軟實力,知識的創新力和產業的發展力是硬實力??偟膩碚f知識產權強國建設軟硬兩方面的實力都要強。


  [張志成]這個文件明確了到2020年的重要目標,就是在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決定性成果,基本形成權界明晰、分工合理、責權一致、運轉高效和法治保障的知識產權體制機制。這也是制度環境方面。另一方面要提升硬的實力,也就是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管理、保護的能力大幅提升,通過建設一批強省強市鞏固知識產權大國的地位,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


  [主持人]那么對于知識產權強國我們該怎么理解,又怎么看待這樣的背景之下這個意見的出臺有什么樣的意義呢?


  [張志成]我個人理解知識產權強國應該是知識產權綜合實力非常強大的國家,我們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其中一個重要的關鍵就是知識產權制度激勵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能否充分發揮。當前來看我們國家知識產權制度建設經過幾十年的努力,取得了突出的成就,這個成就也是我國經濟科技發展的重要保障。未來我們國家經濟要實現轉型,要實現創新驅動發展,就要更高效地配置創新要素。市場經濟條件下配置創新要素最基本的保障就是知識產權制度,如何更好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作用關系到我們國家未來的發展。同時從國際環境來看,世界各國對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越來越重視,很多國家實施知識產權戰略,有的國家也提出了知識產權強國戰略。我想這種創新、競爭越來越激烈的情況下,我們國家在這個時候提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我個人認為是具有重大意義的,有助于我們國家在未來經濟新常態下保持經濟中高速發展,也有助于實現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


  [吳漢東]總的來說,我們應該從國際發展大勢、中國發展大局這兩個層面來認識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重要戰略意義?!秶抑R產權戰略綱要》是2008年開始頒布并實施的。應該說近8年來中國的知識產權事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比如我們發明專利的申請量從2011年以來一直位居世界第一;同時我們商標注冊的申請量,包括有效注冊商標量這幾項指標也是位居世界榜首;同時我們也是版權產業大國。應該說成績非常顯著,但是我們覺得知識產權事業所釋放的能量、所產生的效益還有一定的差距。


  [吳漢東]根據我的觀察,我們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水平有三個相互關聯可以測出的指標。一是數量規模,可以說我們已經做到了“以量布局”。但是第二個指標也就是質量和水平,也就是我們要在關鍵技術、核心技術方面取得更多的專利,這方面還是存有差距的。第三個方面就是實施的效益??偟恼f來科技創新、專利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還比較有效。這就是我們要實施強國建設這樣一個戰略,來提升我們知識產權事業的發展水平。我想21世紀中國要從世界大國走向世界強國,強國之路怎么走?就是創新驅動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的基本制度支撐那就是知識產權。


  [主持人]那我們怎么來看待《意見》會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對于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發展起到什么樣的作用呢?


  [張志成]我想這個意見針對我剛才已經介紹到的突出問題提出了重點部署,應該說可以從幾個方面來提升我們國家知識產權發展的整體實力,同時促進我們國家創新創業環境的改善。一是針對我國目前體制機制存在的一些問題,這個意見部署了推進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的內容,有助于進一步釋放創新的活力,能夠進一步降低企業創新創業的成本。我想這是有助于我們國家整個創業環境改善。二是實行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從我們國家的發展階段來講,目前我們的創新成果越來越多,剛才吳校長也已經介紹了,我們國家的發明專利已經連續五年申請量居于世界第一位,更多的人投身到知識產權的創新創造上來,他們有需要保護自己的成果,同時我們也要通過知識產權制度使這個創新成果轉變為生產力和現實的競爭力。所以我們應該實行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


  [張志成]三是通過有效的方式、方法和途徑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一方面要完善相應的審查注冊機制,提高創新創造的水平;另一方面就是通過建立知識產權的運營體系、信息平臺等等促進知識產權的轉化。四是要加強重點產業的知識產權在海外的布局和風險防控。從我們國家來講,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發展,尤其是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和我們在新的更高水平上的對外開放戰略的實施,我們很多企業已經把產品和服務賣到了國外,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很多企業在知識產權能力和意識上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通過相應的政策措施提升企業在海外運用知識產權保護自己利益的能力。五是提升知識產權對外合作的水平。我們國家已經是一個世界知識產權大國,我們如何履行一個負責任的大國的責任,同時又能夠維護我們國家的合理利益,我們應該加強知識產權外交,通過對于知識產權國際規則變革的積極參與,推動構建普惠包容、平衡有效的知識產權規則。


  [主持人]好的,我們看一下《意見》當中的第一個方面,推進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機制改革的內容,這個內容中我們的主要考慮和主要思路是什么樣的呢?


  [張志成]管理體制機制的改革應該說是知識產權事業發展的關鍵。從我們國家歷史上來看,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管理體制機制是隨著改革開放,特別是對外開放的要求,分領域各自形成并延續至今的。從我們發展的現狀來看,知識產權各相關部門在工作當中一直都密切配合、加強協作,共同推進知識產權工作。特別是2008年國務院頒布實施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以來,在國務院的領導下,建立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實施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各個部門的協作更加密切,應該說這個制度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整個知識產權工作的戰略實施也取得了突出的成效。但同時隨著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實施和開放型經濟的深入開展,現有的體制機制已經不利于進一步提高行政效能和執法保護水平,也對于企業降低成本、政府履行社會管理、執法保護以及公共服務職責形成合力有相當的影響,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發展的需要。因此,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要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梢哉f改革知識產權的體制機制已經是大勢所趨、勢在必行。


  [主持人]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掀起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那在這樣的背景下知識產權的保護就顯得更為重要。因此網友也反映了這樣的情況:申請專利就要公開我的核心技術,但是我一旦申請了專利之后,也就是核心技術公開后反而出現仿造的產品很多,因為核心技術都公開了。而且對于這種行為的調查取證很難、維權費用很高、成本很高,所以造成比較關鍵的技術不敢申請專利,沒有申請保護,這怎么辦呢?


  [吳漢東]我談談知識產權制度,特別是專利制度設計和安排的基本功能。應該說核心是兩句話:一是權利獨占;二是信息公開,或者說是技術公開。首先什么叫知識產權?或者叫做專利權?它實際上是通過公開的技術方案來換取一定期間的獨占使用權。通過專利授權,能夠使得創造者在專利權的有效期內盡快收回發明創造的成本,獲得必要的收益,從而激勵創造者做出更多更好的發明。作為一個對應的條件,就是專利權人必須把自己的技術方案公開出來,讓公眾知道并且可以利用,來減少整個社會創新的成本。


  [吳漢東]我覺得技術公開和權利獨占就構成了專利制度乃至于整個知識產權制度建立的基礎。但是我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什么情況呢?那就是如何保護發明創造人的權利問題。有些發明者有這么一句話:不創新等死。這是因為創新是企業最核心的競爭力,沒有創新成果、沒有創新產業的發展,企業總是會在國際競爭當中處于不利地位,甚至會被淘汰出局。但是如果創新成果不能得到有力的保護,那就會產生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企業家抱怨的創新也找死。也就是說我提出了我的發明創造的成果,結果公開以后很多人加以仿造,這里就涉及到一個嚴格知識產權保護的問題。我記得有一位政治領導人曾經講過這么一句話:創新是一個民族不懈進步的靈魂,沒有創新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民族。其實我今天在這個場合講:保護創新的制度是一個國家的基本法律制度,一個不保護創新的國家同樣是沒有未來的國家。我十分高興地看到,這個《若意見》在嚴格知識產權保護方面做了大文章,提出了很多的硬措施。


  [吳漢東]比如說在民事方面,提出:提高侵權法定賠償的上限,同時規定引入了懲罰性賠償。在刑事領域重點打擊鏈條式產業化的知識產權犯罪網絡,以及在行政執法方面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的機制,推進知識產權行政處罰案件的信息公開。我覺得這些舉措都能達到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的目的。正如世界知識產權組織有一個國際條約叫做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議。它要求打擊、制裁假冒和盜版的侵權行為要達到兩個“足以”:一是足以彌補權力人遭受的侵害;二是足以形成對侵權人的足夠威懾。我覺得國務院出臺這個文件,應該說朝著這兩個目標做出了很大的努力。


  [張志成]我想這個文件還有一些特點,比如針對我們現在雙創的態勢明確提出加強新業態、新領域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保護,能夠加強對互聯網、大數據、電子商務等新興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規則的研究、推進制定規則。同時對于像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等領域也制定知識產權保護政策。我想這是針對我們國家目前具有一定優勢的創新領域,這也回應了我們一些中小微企業的關切。同時剛才吳校長講到的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有一個更加宏大的目的,就是打造更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發展環境。大家都知道目前來講創新的競爭實際上是對人才,對于研究開發投入的競爭,如果沒有更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的環境很難吸引到頂尖的創新人才和高質量的研發投入,我想這也是非常關鍵的。


  [主持人]剛才兩位談到了專利增長的數量如何可觀,但是我們也要關注增長背后的質量問題。也有網友反映說有一些公司為了獲得政府不菲補貼而申請專利,但其實它的專利對社會和科技而言并沒有多少價值,也就是說形成了多而不強的局面。我們應該怎么辦?


  [張志成]這個問題一直都是廣為社會關注的一個問題,同時也是政府部門重點關注的問題。質量和數量首先我個人理解它是一對辯證關系,如果沒有數量也就沒有質量,反過來沒有質量的數量也沒有意義。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重新梳理一下我們國家專利增長的歷史就會發現有這么一個特點:一方面我們國家發明專利申請量快速增長,剛才已經介紹了,連續5年居于世界首位,這是我們數量上的增長。同時我們專利的質量也在增長和提高,我們PCT專利也就是通過專利合作條約渠道申請的國際專利也已經居于世界前列,成為世界知識產權大國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我想一方面要承認數量在增長、質量也在提升。但正如您剛才講到的多而不優的問題在專利領域也是非常明顯的特征,我們具有比較高的技術含量和比較高的市場價值的專利還是比較少的。舉個例子,我們國家的企業在日本、美國、歐盟同時申請專利的數量,在我們領域叫三方專利,能代表專利的質量,我們國家的數量大概只有美國的1/8、日本的1/9,同時我們國家發明專利的維持年限相對也比較有限,現在國內平均維持年限大概是6年。我想這是一個客觀的問題,我們要認真研究積極加以解決。


  [張志成]但同時也要肯定我們過去發展的成績,數量的增加首先說明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的增高,也說明企業創造知識產權能力的提升。從歷史來看相關部門針對中小微企業的特定對象制定扶持政策,促進了創新成果產權化,對提升知識產權效益起了很大的作用。從當前的發展階段要從大到強、從多到優的轉變我們應該更加注重質量和數量的平衡發展,在專利領域也要進一步發揮市場配置創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更加注重專利轉化的效益。這在文件中也有重點部署。主要有幾方面:一是加強政策引導,意見提出要實施專利質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核心專利。這就明確了目標。二是提高審查質量,審查質量是專利質量的決定性因素之一。如果我們按照嚴格的標準,授權專利的法律穩定性、技術創新性都會得到切實保障。意見提出瞄準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專利審查機構目標進一步優化專利審查的流程和方式等等,通過這些措施加大專利授權質量的提升。


  [張志成]三是促進信息的傳播。剛才吳校長已經介紹了,我們專利制度首先的基礎是公開創新創造,制度的價值不僅在于保護,還在于通過公開的創造創新信息別人可以在你的基礎上進行累積式的創新。所以這次也提出要進一步提高信息公開的水平,能夠使全社會的創新創造者在更高的基礎上進行創造創新,也有助于專利質量的提高。我想對于這個問題《意見》也進行了重點的關注。


  [主持人]那我們如何進一步促進知識產權的創造和運用呢?


  [吳漢東]從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的轉變,我以為要特別注重處理好知識產權創造及運用的幾個關系。我認為一個是數量問題,剛才張司長講得非常好,在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之初,“以量布局”是完全必要的;但是現在我們轉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那就是質量和水平應該“以質占優”;當然最后要特別注重它的轉化與實施,以“效益取勝”。所以數量、質量以及效益三者的關系必須處理好,這就涉及到我們在考量知識產權強國整體發展實力的時候應該設計相應的指標體系,比如說核心專利的獲取率,應該作為發明專利授權的重點;二是國際專利技術的授權率,這就涉及到專利的域外布局問題;三是專利技術的轉化率,這是剛才張司長反復強調的,專利技術必須轉化為有益的生產力;四是整體評判科技創新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


  [吳漢東]總的說來,我覺得知識產權是包括了創造戰略、運用戰略、管理戰略和保護戰略。就您剛才談到的創造和運用問題,我以為《意見》提出了很多的戰略任務,這可以說對我們如何進一步實施創造戰略和運用戰略具有極強的指導意義。比如說要完善知識產權的審查和注冊制度,完善職務發明制度,推動專利許可制度的改革,以及培育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我覺得都是硬措施、大措施。


  [主持人]國家大力支持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這也讓我們很多小微企業投入到了雙創的熱潮當中。但是巨額知識產權的維持和訴訟費用等無疑會成為企業的負擔,而這種負擔對于小微企業也就更為明顯,我們又怎么看待和解決這個問題呢?


  [張志成]事實上這個問題確實是我們在起草文件的時候以及調研過程中發現的一個被廣大創新創業者非常關注的。從理論上來講知識產權制度確實是一個門檻比較高的制度,從它的申請到它的維權一直到后期的產業轉化,包括獲得收益都需要很大量的投入。而針對我們國家來講,中小微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制度發揮它的創新創造的熱情確實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從我們調研的過程來看也發現企業對于這方面有很多的訴求,這次《意見》圍繞這個問題也做出了很多的部署。


  [張志成]一是在保護方面,如果是在維權過程中投入大量的精力,維權的成本又很高,最后收益又不足以彌補成本,這會損害企業創新創造的熱情。所以一是充分發揮知識產權行政執法的便民性、高效率和低成本的優勢,加大重點領域中小微企業創新創造的知識產權保護執法力度。例如展會、電子商務、大型專業市場,這些都是中小微企業產品服務比較集中的地方,要完善知識產權快速維權機制,降低制度的成本,提高知識產權保護制度的可及性。


  [張志成]二是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援助力度,同時降低創新者的維權成本,剛才吳校長已經講到,要針對情節嚴重的惡意侵權行為實施懲罰性賠償,并且由侵權人承擔實際發生的合理開支,這就使權力人在維權過程中的收益得到彌補,這就避免進一步的提高維權者的成本。我想這是關于保護方面的。


  [張志成]另一方面就是知識產權的維護成本,特別是像專利商標的維持費等等這些費用確實某種程度上對于企業有一定的影響,《意見》也明確提出來,一是制定專利收費的減繳辦法,合理降低專利申請維持費用。目前這個政策已經在積極的落實當中了。二是明確運用財政資金引導和促進科技成果的產權化以及知識產權的產業化,這也是重要的措施,還要繼續執行。還要落實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的政策,這個政策明確對于符合條件的知識產權費用實行加計扣除,這也可以減輕一部分企業的負擔。


  [張志成]最后,為了促進它在運用方面成本的降低,因為運用也有成本,要通過信息、融資等等,這就要深入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風險補償基金等的試點,能夠支持企業在知識產權融資實現它的市場價值方面起到政策支撐的作用。同時還明確推進知識產權海外侵權責任保險工作,就是如果你加入了該保險,企業在發生知識產權糾紛的過程中可以得到一定保險的支持,也降低了他們的成本。


  [主持人]健全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評議制度,推動專利許可制度改革這兩方面的主要考慮是什么?


  [張志成]知識產權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一方面知識產權制度通過市場化的激勵機制能夠有效解決創新的動力問題,你只要有創新的成果,符合法律的規定就能得到法律的保障。另外通過知識產權制度的實施創新成果可以明確權利主體、權益范圍,這就可以實施交易入股融資,通過這些方式可以實現市場的價值。否則的話你的創新成果沒有經過法律的確認,很難變成一個可交易的成果,這也表明知識產權是創新成果實現市場可交易的前提。目前解決好科技和經濟兩張皮的問題就是用好知識產權的制度,這兩個制度也是基于這樣的考慮。


  [張志成]知識產權評議制度要稍微解釋一下,這是一個什么樣的運作機制呢?知識產權評議就是以知識產權的競爭情報分析為基礎,大家知道知識產權是一種信息,既有法律的信息也有技術的信息,還有商業的信息,通過這些信息的分析,結合產業的發展、市場競爭的條件以及營商環境的分析進行綜合研判,對于經濟活動的可行性、潛在風險、市場價值和實施方式進行評估,這種方式就可以提出合理化的決策參考,這就是知識產權評議,這種評議可以顯著提高創新的效益,并且降低投資和創新的風險??梢哉f無論企業在市場上合理布局知識產權,還是政府在科學決策過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支撐,這在發達國家也是比較普遍的做法。我們國家目前還受各種條件的制約,還處于試點階段。


  [張志成]從國家知識產權局的角度來講,已經對于知識產權評議從2011年到2015年做了幾年的試點,這個實踐已經證明它的作用明顯。所以未來應該進一步完善這個制度,制定相應的政策,實施我們國家的知識產權評議制度,推動重大科技經濟成果的有效實施。


  [張志成]專利許可這一塊應該說剛才也談到了,轉化應用的一個重要關鍵就是專利許可,目前來講我們的實施率還是比較低的,特別是對于高校來講轉讓許可的比例是比較低的。我們加快強國建設就要提高效益,就要使我們更多的創新成果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和市場競爭力。推動這種制度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強化專利以許可的方式對外擴散。首先我們在《意見》中提出要建立專利的當然許可制度,就是專利權人可以自愿提出許可專利的聲明,表明許可的意向和向所有人公平許可的條件,這就使大家可以根據當然許可的條件直接實施專利,這可以有效促進專利的轉化應用。


  [張志成]二是完善專利的強制許可制度,《意見》中講到要完善強制許可的啟動、審批、實施程序,使具備條件的人通過這個制度的實施實現一些無正當理由未實施的專利,使條款落到實處。同時《意見》明確鼓勵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通過無償專利許可的方式支持自己單位員工和大學生創新創業。因為對很多專利來說,如果創造者沒有積極性實施,我們還有其他很多有積極性實施的人,可以通過無償的方式讓他創新創業,這能解決我們實施或者效益不高的問題。


  [主持人]那我們中國知識產權事業發展風聲水起的同時,相關的糾紛、侵權、訴訟的數量也就跟著上來了,尤其是在互聯網上侵權的行為更盛一些。網友就在問互聯網上的知識產權保護應該怎么做?


  [吳漢東]可以說人類社會現在已經進入到互聯網時代,這個技術深刻地改變了我們生產生活和交往的方式,我們既享有它帶來的便利,也必須承載它給我們帶來的煩惱。借用英國著名作家狄更斯的一句話說“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因為什么呢?互聯網使得信息跨越國界,最便捷地在全球范圍內傳播,所以在這個意義上地球變成了地球村。在中國互聯網產業是一個支柱產業,無論是視頻、微信、網絡游戲以及數字音樂,發展得非常之火,對經濟發展的貢獻率很高?!巴瑫r這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因為它打破了傳統的信息的創造者或者說是提供者、傳播者、使用利用者三者利益的平衡。而且在互聯網空間內,它的盜版、假冒侵權行為的高技術性、跨地域性、便捷性和普遍性的特征非常明顯,這就涉及到我們如何在互聯網空間來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我以為應對互聯網出現的知識產權難題和挑戰我們首先要有一個互聯網思維。


  [吳漢東]這個《意見》從兩個方面加強互聯網知識產權的保護,一個是執法問題。我覺得應該采用一種利用互聯網技術,具有互聯網思維妥善積極地處理好比如網絡版權糾紛、網絡商標糾紛、網絡不正當競爭問題。也就是說要加大知識產權的執法力度。二是文件所提出的,要加強對互聯網條件下一些新技術、新業態、新的商業模式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的研究?,F在新一代的信息技術應該是四句話:云計算、大數據、平臺經濟、移動互聯網,可謂是“云大平移”,這里面有很多新問題需要進行研究。所以我們注意到發達國家對互聯網立法,特別是互聯網知識產權立法非常重視?!兑庖姟窂娬{中國也要在互聯網知識產權立法方面走在前列。


  [主持人]在“雙創”很多知識成果出來后我們經常會想到一些問題,這和我們的生活有什么樣的關系,這在我的日常生活中或者經濟發展過程中,一些企業和個人會有什么用,所以專利的主要價值就是在于運用。但是我們也感覺到有很多專利是躺在實驗室里沒有走出來,好像就用在了寫論文或者是評職稱上面了。所以專利轉化的困難一直都有,現在在互聯網時代的背景之下有沒有什么好的辦法來突破這個瓶頸呢?


  [張志成]我想這也是我們在起草文件過程中一直非常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我們國家的專利“沉睡”問題。比較典型的舉個例子講像高等院校,高等院??梢哉f是我們國家的專利第二大戶,除了企業之外,高等院校擁有的有效發明里占到全部有效發明專利的10%以上。但是我們如果對比一下,我們也做過一些研究,像美國知名高校斯坦福大學,他們2011年的專利許可量占申請量的40%,而我國類似的知名大學大概只有0.5%這么一個水平。我想這也確實說明我們專利的實施運用還有很大的潛力可挖。


  [張志成]但同時我想也要說明一下,專利申請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轉化運用,剛才吳校長已經強調了,包括對企業來講,保持市場競爭力有時候要進行布局叫防御專利,有的像高校往往是公開自己科研成果的一個信息,這也是有它自己的一個獨特目的,不一定能夠要求我們所有的專利都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特別是像高校,它的定位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它的定位決定不能要求它全部都投入到市場當中去。同時,也表明我們科學研究機構的功能定位決定了我們很多專利離現實的實施還有一定的距離。剛剛我們已經講了,高校擁有的有效發明專利占到10%以上,這10%的專利可能離現實轉化運用還有一定的距離,所以確實有一定的難度。


  [張志成]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意見》進行了一系列的部署,大概有四個方面:一是專利權益或知識產權權益的改革,改革的意圖就是完善職務發明制度,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健全相應的獎勵報酬和權屬劃分這方面的制度,以進一步激勵創新創造者的熱情。因為這種制度可以讓創新創造者獲得更多的創新收益。二是加強知識產權運營服務體系的建設。這也是兩個層面:一是促進它的產業化有一個專業化的服務機構,這個專業化服務機構可以避免所有的高校、教授、研究員都親自去搞市場轉化,這也不現實;二是創新知識產權投融資的產品和體系,因為一個技術要變成產品要在市場上銷售肯定需要資金的投入,可能我們很多創新創造的人員不具備這個條件。


  [張志成]三是提高高??蒲性核目萍汲晒D化能力。對于企業而言,他們的專利布局應該說主要的目的還是為了運用它,我們重點要把高??蒲性核目萍汲晒霓D化能力進一步提升。所以《意見》也提出要健全高??蒲性核闹R產權轉移轉化機構,選拔培訓創新創業導師,加強對青年的指導,推動“互聯網+知識產權”融合發展。這就是您剛才講到的如何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我們很多青年創業者往往是互聯網一代,是互聯網思維,我們知識產權也要走入互聯網,從而促進它的轉業轉化。


  [張志成]四是加強信息平臺建設,這個我剛才已經談到了,信息平臺的建設可以使知識產權的交易雙方實現迅速對接,原來可能要開洽談會、展覽會等等,現在不需要,我們現在可以把知識產權的信息通過有效的渠道公開到網上,同時建立財政資助項目形成知識產權披露制度,大家知道高??蒲性核度氘a出了什么樣的專利,可以有效運用扶持政策,把財政資助項目形成的專利更早地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通過這四個方面的措施破解這個難題。


  [主持人]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步伐在加快,那么中國企業面臨或者遇到的國際上的知識產權糾紛也會越來越多,那么中國企業在走向國際市場的時候如何應對在國際上遇到的知識產權的糾紛?我們如何布局?政府在這其中又應該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呢?


  [吳漢東]今年年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走出去戰略,我覺得非常具有戰略意義。中國現在是全球最大的進出口貿易國,也是最大的工業制造國。我以為首先中國企業走出去,而且還要走上去,也就是在國際制造業,我們應該走向高端,甚至頂端,就是在國際制造業處于一個有利的競爭地位。二是不僅是走出去,走出去以后還要立得穩、站得住,這就是我們的海外企業如何應對知識產權風險問題。根據我的觀察,應該說知識產權是國際經貿領域的一個主戰場,應該說二次世界大戰以后,盡管局部戰爭、地區戰爭都存在,但是我以為更多的是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比如糧食戰爭、石油戰爭、貨幣戰爭、貿易戰爭,再加上我們今天討論的知識產權戰爭。


  [吳漢東]在過去的十多年當中,中國連續13年遭受了美國“337調查”,這個調查是針對企業的,是根據美國1930年關稅法的第337節的條款來專門針對進入美國市場假冒、盜版以及不正當競爭的產品實行市場準入的禁止。凡是有上述侵權行為美國貿易代表可以予以制裁,但是在過去的13年期間中國大概有150家企業遭受了美國的“337調查”,可以說是受到“337調查”最多的國家,而且敗訴率很高,其他國家的敗訴率平均為26%,中國高達60%,這就給我們走向世界、走向美國市場的企業一個非常重要的警示:應該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問題。


  [吳漢東]我注意到《意見》在兩個方面提出了一些指導性意見。一是加強重點企業知識產權的海外布局,我覺得這一點非常重要,建立一種專利導航產業發展工作機制來繪制我們國家企業如何進入海外市場的謀略,推動產業深度融入到全球的產業鏈、價值鏈和創新鏈我覺得是非常有意義的。首先是一個海外布局的規劃問題。二是海外知識產權風險預警,要提升我們海外風險的防控能力,特別是要加強對海外知識產權的維權援助。所以在這兩個方面使力,我覺得就能夠使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走出去,而且還能夠站得穩、站得住。


  [主持人]那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國家鼓勵創業創新,政府又如何鼓勵幫助這些初創型的企業的創新成果的保護?


  [吳漢東]我研讀了《意見》,我覺得創新發展、強國建設是整個文件的兩個關鍵詞。而為了實現這樣一個創新發展和強國建設,激勵和激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就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覺得這一點是抓得非常實在的。就企業、產業和國家的關系而言,我以為企業強則國家強、產業興則國家興。因此,政府為了實現這樣一種戰略目的,它主要是營造良好的產業發展環境,同時通過政策加以引導,因此《意見》至少在三個方面表明了政府對初創企業的政策扶持。


  [吳漢東]一是便利企業獲得權利。比如加快知識產權信息公共平臺的建設,實行專利等基礎信息免費或者低成本的開放,我覺得這一點做得非常好,可以說企業是最大的受益者。降低獲權的成本。像專利成本維持的費用大筆下降,最后還采取了優化專利和商標申請的流程和方式,比如在線登記、無紙化等,一句話,就是便利于企業獲得知識產權。


  [吳漢東]二是剛才張司長反復強調的嚴格保護知識產權。特別是我們的初創企業總會有一些新技術、新業態,甚至有一些新的商業模式。我覺得《意見》都談到了如何保護知識產權的問題。當然,最后是促進知識產權的運用。比如推動專利許可制度的改革,剛才張司也談到了。還有我補充一點就是從支持創新融資的角度出發,創新投融資的產品,就是說我們有足夠的技術,還必須有足夠的資金從而推動知識產權投入市場。


  [主持人]好,非常感謝兩位接受我們的采訪。也感謝各位網友的的關注,我們下次節目再見。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專利審查工作十大熱點事件
下一篇:商標和企業名稱權利沖突的處理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