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CCTV-5 新浪體育 大輸家失去的不僅僅是版權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CCTV-5 新浪體育 大輸家失去的不僅僅是版權

發布時間:2016.01.19 新聞來源:中國經營報

最近一段時間,央視的離職潮再次成為熱點話題。在央視體育頻道供職18年的著名足球解說員段暄離開央視,加盟香蕉計劃體育擔任CEO,而此前,還有多位知名的體育解說員相繼離開央視,加盟網絡平臺,央視著名足球解說員劉建宏2014年從央視體育頻道離職,加盟樂視體育,出任首席內容官;2015年,央視解說員申方劍也離職央視,加盟PPTV體育;而另一名美女解說劉語熙也已離開央視,有傳言她也將加盟一家網絡平臺。


  知名體育解說員紛紛轉戰新媒體平臺,背后折射的是新媒體與傳統媒體在體育產業中資源爭奪,以及此消彼長的一個典型寫照。新媒體通過大量購入賽事版權,需要更加專業化的人才團隊去運營和管理,而傳統媒體的人才就成為他們挖角的首選,于是,央視體育頻道、新浪體育這些傳統體育平臺就成為體育人才流失的重災區。


  央視體育的尷尬事


  和知名解說員離開央視總會受到媒體關注不同的是,很多從事體育傳媒的央視基層員工也在2015年默默的離開了自己的老東家,陳杞真(化名)就是其中的一位。30多歲的他在央視已經工作了近10年,在自己的多位同事相繼轉戰網絡平臺后,陳杞真也在2015年的下半年來到了樂視體育,從事市場拓展工作。


  和央視體育相比,陳杞真在樂視體育的薪水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重要的是,這里的一切都更加的市場化,沒有體制的束縛,只要你有想法,就可以大膽的去實施,周圍的同事也都是一群充滿激情的年輕人,在新的團隊里,陳杞真覺得有一種獲得新生的感覺。


  作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體育平臺,央視體育多年以來在電視市場沒有任何競爭對手,由于一家獨大,缺乏競爭,很多國際頂級賽事為了打開中國體育市場,就需要首先與央視進行合作,版權方在版權方面往往沒有任何談判的籌碼,只能低價的賣給央視,甚至是倒貼。而央視多年來也基本壟斷了多數國際頂級體育賽事的電視轉播權。


  然而,隨著新媒體的崛起,頻頻在賽事版權方面重金出擊,NBA、英超、西甲等賽事的版權都被新媒體平臺爭搶,央視體育再也不是唯一的轉播平臺,競爭受到空前的挑戰。對版權方而言,央視再也不是繞不過去的必須選擇,以往英超因為價格昂貴一直被央視無視,但是現在卻可以在樂視體育、PPTV體育、騰訊體育等平臺上轉播。例如,去年央視旗下的中視體育在中國之隊、中超等版權上也參與了報價,但最后都沒有拿下。這讓一直風光無限的央視非常的尷尬。


  在于新媒體的版權爭奪中,央視體育落于下風,在人才的爭奪中,央視更是被新媒體無情的挖角。更高的薪酬,更靈活的機制,更大的市場空間,成為吸引央視員工轉戰新媒體平臺的誘惑,對于央視的員工而言,在央視這個平臺上積累的人脈資源和知名度,以及扎實的電視轉播技術和體育賽事運營經驗都是新媒體平臺及其欠缺和需要的。


  2016年,是體育大年,有巴西里約奧運會和歐洲杯,對央視體育而言,依然可以抓住機會搶占商機。但和4年前相比,他的競爭對手已經強大了很多,奧運會、歐洲杯的網絡轉播已經不是4年前的絕對配角,隨著新媒體平臺在技術、人才、運營方面的成熟,他們將有可能在今年展開對央視的反擊。


  新浪體育的“邊緣化”


  和央視類似的是,新浪體育也面臨著人才流失的問題。由于在2015年新浪體育失去了NBA在中國的數字媒體的轉播權,這對新浪體育影響很大,很多最近幾年一直在負責NBA業務的員工直接被騰訊體育挖走。比央視更慘的是,新浪體育被挖角的力度更大,有的部門幾乎整體出走。


  曾經,新浪體育是央視體育頻道之外,國內最強的體育平臺,擁有NBA、歐冠、亞冠、英超、意甲、西甲、中超、亞冠、足協杯、英格蘭足總杯、歐洲超級杯等全球頂級賽事的直播和點播權。解說陣容也異常強大,例如:黃健翔、詹俊、張路等坐鎮國際足球大賽;李欣、徐陽、董路聯袂解說中國足球比賽;楊毅、蘇群等解說NBA精彩對決。另外,新浪體育的自制節目也是做的風生水起,吸引了很多體育界的大咖加盟,參與節目的錄制,比如黃健翔、董路。


  在過去的多年,新浪體育一直都是NBA在中國的數字媒體的直播和轉播平臺,這也是新浪體育立足一線陣營的資本。2015年,新浪體育失去了NBA,被老對手騰訊體育拿走。隨之而來,新浪體育培養多年的內容和市場人才也面臨嚴重流失,有些部門甚至被“一鍋端”。


  在外界看來,體育是新浪的靈魂,畢竟新浪的前身就是一個體育論壇。此后,體育頻道也一直都是新浪門戶的核心頻道。然而,在體育產業越來越火,萬達體育、阿里體育、樂視體育、騰訊體育、PPTV體育紛紛加入到這場號稱5萬億規模的戰役中時,卻幾乎看不到新浪體育的身影。


  2015年,新浪體育也曾傳出獨立分拆,成立事業部的消息,但是最終只是傳言;而新浪體育以內容入股阿里體育,也沒有新的進展??梢哉f,在2015年,新浪體育失去NBA,與阿里體育合作沒有結果,又遭遇人才團隊的流失,這一年對新浪體育絕對是失意的一年。2016年,是否有翻身的機會,只能拭目以待。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慶祝-惟恒瑋銘聯合舉辦企業項目申報講座圓滿成功
下一篇:谷歌正在拍賣207項電池專利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