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知識產權讓創新創業夢想照進現實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知識產權讓創新創業夢想照進現實

發布時間:2016.02.19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無論何時何地,只要有一部智能手機,都可以“刷臉”開戶,這不僅方便了大眾,而且讓金融、證券、互聯網等行業競爭多了一種“神器”。這件神奇的專利,是年輕的“85后”發明人印奇與他的小伙伴們在眾創空間中聯合創辦的曠視科技的“杰作”。短短兩三年時間,“創客”印奇已經登上了“福布斯2015年中國30位30歲以下成功創業者”榜單。截至目前,全國已登記的眾創空間已經超過2300家,眾創空間已成為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的重要基地,也是創新創業的重要集聚地。


  2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快眾創空間發展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印發?!斑@將為創新創業和眾創空間的發展增添新動力,從而也為經濟發展增添新活力?!敝心县斀浾ù髮W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曹新明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重視知識產權


  3D打印的小提琴、長笛、黑管,宛然一支樂隊呈現在人們面前。在蘇州蘇大天宮眾創空間中,一排排3D打印機正在工作,各種玲瓏剔透、精巧別致的3D打印產品整齊擺放在臺案上?!拔覀円呀浱峤涣?0余件3D打印方面的專利,并實現了產業化應用,可以打印出與國外一樣高質量的產品?!碧K大天宮眾創空間總經理袁方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對此頗為自豪。


  據介紹,在總面積5.2萬平方米的蘇大天宮眾創空間中,集中了啟點咖啡、36氪、百度創業中心、創客邦、蒲公英、清華啟迪等36家創新型孵化器,免費工位5100個,吸引孵化了414個項目,其中86個項目獲得市場融資超4.8億元,云計算相關創業項目137個,帶動了4000余人就業,吸引了來自馬來西亞等國際性創客團隊,以及來自上海、深圳、北京等地的大學生創客團隊。蘇大天宮眾創空間提供約330個精細化、專業化的創業服務,如知識產權、法律信息咨詢、稅務申報等,平均每周舉辦各類創客活動20余場,每月活動80余場,截至目前,共舉辦600余場創業活動,其中舉辦大型創業大賽近20場,如首屆蘇南全球創客大賽、“創客天堂”互聯網創業大賽等,有力推動了眾創空間中創新創業的開展。這個眾創空間不僅大多數“創客”以專利孵化產品,而且在創新之路上不斷成長,近2年來提交專利申請4000余件,其中50%是發明專利申請。


  與蘇大天宮眾創空間相似的是,在鄭州高新區眾創空間,也集中了新材料、無人機、機器人、環境保護、智能家居等創客團隊,提交了一批高質量的發明專利申請。在遼寧,創業工坊、創夢工廠、銀崗創客咖啡等一批專業化眾創空間茁長成長,專利創造和運用邁上了新臺階。


  “我們趕上了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美好時代,有良好的政策環境,有知識產權引路,有眾創空間的平臺,我們才有可能成就創新創業的夢想?!庇∑娴取皠摽汀钡母醒?,道出了千千萬萬創新創業者的心聲。


  促進創新創業


  “《意見》作出相關部署,通過建設眾創空間等創新創業平臺,為更好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全方位、專業化服務,可以更多釋放全社會創新創業活力,增強實體經濟發展新動能,增加就業崗位,為化解過剩產能創造條件?!辈苄旅鞅硎?。


  的確,根據《意見》部署,一要依托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試點建設一批國家級創新平臺,推動各地發展各具特色的雙創基地,選擇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現代農業等重點領域,通過龍頭企業、中小微企業、科研院所、高校、創客等多方協同,打造產學研用貫通的眾創空間,促進制造業增效升級和現代服務業發展;二要加大政策扶持,鼓勵將閑置廠房、倉庫等改造為雙創基地和眾創空間,引導和鼓勵天使投資、創投基金等入駐雙創基地和眾創空間,選擇金融機構試點開展投貸聯動融資服務;三要改革完善創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支持科技人員到雙創基地和眾創空間創新創業,對其創業項目知識產權申請、成果轉化和推廣應用方面給予政策扶持。


  事實上,近年來,國務院及有關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不斷推動創新創業平臺建設,鼓勵通過知識產權創造和運用開展創新創業。2015年6月,《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印發;2015年9月,《國務院關于加快構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支撐平臺的指導意見》出臺,其中均提出要加強知識產權對創新創業的支撐和保障。2015年9月,國家知識產權局、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五部委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運用和保護助力創新創業的意見》,對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促進創新創業的重要作用,有效激發全社會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熱情,切實保護好創新創業者的合法權益作出了全面部署。


  “通過政策的力量、各地的努力和全社會的行動,就一定能在發揮知識產權支撐和保障作用的基礎上,催生更加蓬勃的創新創業熱潮,為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動能,做出新貢獻?!辈苄旅髡J為。(本報記者  趙建國)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進一步提升知識產權保護的法治化水平
下一篇:【自主創新】廣東:構建開放型區域創新體系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