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凱元強調: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提升知識產權司法水平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核心提示
2016年3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交流(上海)基地、歐盟委員會聯合主辦,同濟大學、歐盟中歐知識產權合作項目共同協辦的中歐法官論壇在上海舉行。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歐盟駐華代表團副團長、公使卡門·卡諾,上海市副市長趙雯,上海高院院長崔亞東出席論壇并致辭。來自中國、德國、西班牙等國的知名法官、專家學者共計100余人參加了論壇。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在中歐法官論壇開幕式現場致辭。
陶凱元指出,以信息網絡技術為代表的新技術革命對知識產權保護提出了新的課題和挑戰,需要各國共同研究和及時應對。知識產權審判,既需要完善科學高效的工作體制,也需要打造一支業務精通、富有遠見的法官隊伍。近年來,中國法院審理了大量知識產權案件,積累了比較豐富的司法經驗。設立北京、上海、廣州知識產權法院,積極創新知識產權工作體制機制,全力提升知識產權司法能力和水平。中歐在知識產權領域的交流合作富有成效,建立了有效的溝通合作機制,加強了知識產權法官的互訪交流,對于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審判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卡門·卡諾表示,中國重視知識產權在建設創新型國家中的獨特作用,特別是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推行了一系列司法改革措施,取得了明顯成效。她表示,愿意借此次論壇進一步推動雙方的交流合作,不斷增進了解,擴大共識。
趙雯在致辭中表示,上海作為創新發展的先行者,在全國首批設立了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率先成立了集專利、商標、版權行政管理和綜合執法職能于一體的上海自貿試驗區和浦東新區知識產權局。上海將繼續先行先試,大膽突破,為打造知識產權保護首善之地,為早日建成亞太地區知識產權中心城市不懈努力。
崔亞東表示,近年來,上海法院與歐盟各國法院和法官之間的司法交流與合作持續推進和深入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果。2016年是上海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創新發展之年,上海法院將進一步加強知識產權審判和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工作,加強上海知識產權法院的建設,推動上海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水平不斷提升。
據悉,此次論壇以“創新驅動與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為主題,圍繞“商業模式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訴訟舉證責任、損害賠償與懲罰性賠償”、“商業秘密的司法保護”等多個主題,展開為期兩天的研討。
3月17日上午,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長陶凱元在滬會見了歐盟駐華代表團副團長、公使卡門·卡諾以及來自歐洲有關國家的法官代表。陶凱元向客人介紹了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研究中心和中國法院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交流(上海)基地的有關情況,回顧了最高人民法院與歐盟之間的司法交流,并就今后中歐知識產權司法合作計劃與客人進行了友好交談。
下午,陶凱元前往上海知識產權法院調研。她充分肯定上海知識產權法院成立以來在公開性、便民性、智能化、國際化等方面取得的成績,并強調,要繼續抓好執法辦案第一要務,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推出一批有影響力的精品案例;要加強人才培養,深化對外交流合作,把上海知識產權法院建設成為中國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國際交流的重要窗口。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院長崔亞東參加調研?! ?/p>
上一篇:全球LED產業專利信息分析報告 下一篇:疫苗大國如何跨越專利鴻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