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戲曲電影中唱腔著作權糾紛的處理規則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戲曲電影中唱腔著作權糾紛的處理規則

發布時間:2016.04.13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資訊網

——評王冠亞、王小亞和王小英訴安徽音像出版社、深圳南山書城侵害著作權糾紛案

  【案號】

 ?。?006)深南法知初字第10號

 ?。?009)深中法民三終字第86號

  【裁判要旨】

  只要符合著作權法關于作品的獨創性要件,戲曲唱腔設計即構成作品,受著作權法保護。但對于戲曲電影整體作品的使用,唱腔設計著作權人不能主張權利。鑒于著作權法并未規定電影演員的表演者權,戲曲電影作品中的唱腔表演不受著作權法保護。

  【案情介紹】

  黃梅戲《天仙配》于1955年由上海電影制片廠拍攝成電影,講述了董永和七仙女的愛情神話故事。電影中七仙女的扮演者嚴鳳英為七仙女唱腔表演做出了巨大貢獻。嚴鳳英于1968年4月去世,其繼承人為配偶王冠亞、兒子王小亞和王小英。2005年11月,王小英發現,深圳南山書城正銷售由安徽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的上述電影VCD。對此,王冠亞、王小亞和王小英認為,嚴鳳英享有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唱腔設計著作權及表演者權,安徽音像出版社、深圳南山書城的上述行為未經嚴鳳英的法定繼承人許可并支付報酬,侵犯了其合法權益,遂將安徽音像出版社、深圳南山書城訴至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請求依據著作權法追究兩被告停止侵權、賠償損失的民事責任。

  深圳市南山區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如果唱腔設計創作具有獨創性,可以產生不同于原戲劇作品的新作品。因原告未能舉證證明《天仙配》的原曲譜,故無法對比出嚴鳳英對《天仙配》的獨創性創作。原告關于嚴鳳英享有《天仙配》唱腔設計著作權的主張,依據不足。嚴鳳英在電影《天仙配》中也不享有表演者權。遂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一審宣判后,嚴鳳英的法定繼承人不服提出上訴,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二審認為,只要符合作品構成要件,戲曲唱腔設計應受著作權法保護。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為電影作品,其整體著作權依法歸屬于制片人上海電影制片廠。安徽音像出版社出版發行電影VCD的行為,是對電影整體作品的使用。因此,無論嚴鳳英是否享有唱腔設計著作權,其法定繼承人均無權向安徽音像出版社主張權利。遂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法官評析】

  本案由于涉及到已故黃梅戲著名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以及戲曲唱腔設計在電影作品中的著作權法保護問題,故備受社會關注。

  一、戲曲唱腔設計在著作權法上的法律性質

  戲曲唱腔指戲曲的曲調和唱段,還包括演唱程式和舞蹈動作,是戲曲劇種風格的重要標志。中國戲曲中很多傳統劇目之所以久唱不衰,主要得益于其膾炙人口的唱腔。眾多戲曲藝術家的突出貢獻,亦莫過于唱腔的流派創造。涉案戲曲《天仙配》正是家喻戶曉的黃梅戲經典曲目,而老一輩表演藝術家嚴鳳英也正因表演《天仙配》等曲目而深受群眾喜愛。

  盡管唱腔設計在戲曲創作和表演中舉足輕重,如何對戲曲唱腔設計予以保護卻是一個新的法律問題。要解決這一問題,首先應當明確唱腔設計在著作權法上的性質,亦即唱腔設計是否是著作權法所保護的作品。

  著作權法上的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并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戲曲唱腔設計是一種對聲樂、詞曲、念白、舞步等各方面予以編排,最終形成口傳的唱腔設計或唱腔設計文本的過程。戲曲演員要表演某部戲曲,一般要先有唱腔設計。也正是因為有在先的唱腔設計,不同的戲曲演員均可表演同一曲目??梢?,就某一具體唱腔設計而言,其以口傳或文本為流傳載體,是唱腔設計者智力勞動的結晶;只要其符合作品的獨創性要求,就可成為著作權法上的作品,而唱腔設計者也將依法對其享有著作權。

  就本案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而言,其是由在先的唱腔編寫者陸克非根據老藝人胡玉庭的口述,改編出唱腔設計文本,然后由嚴鳳英根據自身嗓音條件及對曲目內容的理解,對唱腔設計文本所涉方面獨立處理而成。如果嚴鳳英對七仙女的唱腔設計做出了獨創性貢獻,創作出著作權法上的改編作品,其當然對該唱腔設計享有著作權。但嚴鳳英的法定繼承人對該事實負有舉證責任,如果其無法證明改編的獨創性,其關于嚴鳳英唱腔設計構成作品的主張就得不到采信。本案中,因嚴鳳英的法定繼承人未能舉證《天仙配》的原唱腔設計,故無法比對原唱腔設計與其主張的唱腔設計的異同,因此,無法確認嚴鳳英享有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唱腔設計著作權。

  二、戲曲唱腔設計在戲曲電影中的權利行使

  本案中,如果嚴鳳英的法定繼承人能夠證明嚴鳳英享有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唱腔設計著作權,被告未經權利人許可出版發行黃梅戲電影《天仙配》DVD的行為,是否就侵害嚴鳳英的唱腔設計著作權呢?要解答這一問題,必須明確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的權利行使主體。

  盡管在黃梅戲電影《天仙配》拍攝完成之前,黃梅戲《天仙配》已經作為一部完整的戲劇作品而獨立存在,但事實上,黃梅戲電影《天仙配》并非是對黃梅戲戲劇《天仙配》的改編使用,而是在征得戲曲的詞、曲、唱腔設計等著作權人的同意后,通過攝制電影的手法,展現出來的一系列有伴音的多變畫面,是編劇、導演、攝影、作詞、作曲等創作者集體智慧的結晶,系著作權法上的電影作品,對其權利行使的規制應當要適用電影作品的法律規則。

  為促進電影事業的發展,我國著作權法對電影作品權利行使的規制采用了如下特殊規則,一是外部著作權之吸收規則,即電影作品的整體著作權歸屬于制片人,原電影內部著作權被電影作品著作權吸收,對外無論制片人以何種方式使用電影作品,都不再需要經電影內部作者的許可;發生電影作品著作權被侵犯的情形,也只能由制片人主張權利;二是內部作者之報酬請求規則,即電影內部作品的作者享有電影作品署名權,并有權按照與制片人簽訂的合同獲取報酬;三是內部作品的獨立行使權利規則,即電影作品中可以單獨使用作品的作者有權獨立行使其著作權,當他人未經許可單獨使用了電影內部作品,且該使用方式與電影作品無關時,內部作者才能單獨向侵權人主張著作權。

  具體到涉案黃梅戲電影《天仙配》,相關唱腔設計著作權已被電影制片人的整體著作權所吸收,對外由制片人統一使用該電影作品。鑒于黃梅戲電影《天仙配》與戲劇《天仙配》的相互獨立性,制片人無須征得戲劇著作權人的同意,便可對外許可使用電影作品。而安徽音像出版社經制片人許可出版發行黃梅戲電影VCD的行為,是對該電影整體作品的使用,而非脫離電影單獨使用唱腔設計的行為。因此,無論原告關于嚴鳳英享有《天仙配》唱腔設計著作權的主張成立與否,原告均無權向安徽音像出版社主張該唱腔設計著作權。

  三、戲曲唱腔表演在戲曲電影中的權利保護

  雖然基于本案的具體案情,原告不能以嚴鳳英在電影《天仙配》中的唱腔設計著作權受到侵害為由主張權利,但勿庸質疑的是,嚴鳳英的唱腔表演展現了戲曲的極大魅力,促進了《天仙配》的廣泛傳播。那么,嚴鳳英在電影《天仙配》中的唱腔表演是否能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呢?

  我國著作權法規定,演員、演出單位對其表演享有表演者權。因此,戲曲演員對其現場的唱腔表演享有表演者權。但是,對于包括電影唱腔表演者在內的電影演員的表演者權,法律卻未做明確規定?;陔娪把輪T與現場表演演員表演初衷的不同,權利行使方式的差異,考慮到方便電影著作權行使,促進電影事業發展的電影權利歸屬的立法目的,關于現場演出意義上的演員、演出單位享有表演者權這一法律規定,的確不應適用于電影演員。

  由于著作權法上沒有規定電影演員的表演者權及其它權利,根據著作權法定的原則,包括電影唱腔表演者在內的電影演員并不享有著作權法上的權利,其僅可依據與制片人的演出合同獲取報酬。鑒于此,雖然嚴鳳英的繼承人主張嚴鳳英在本案中的表演者權受到侵害,但實際上,對于戲曲電影《天仙配》中的唱腔表演,嚴鳳英并不享有表演者權,也無法獲得著作權法的保護。(作者:唐姍 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首提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
下一篇:企業專利布局需要考慮哪些因素?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