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是科技創新激勵政策、發展的戰略資源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實現從“跟跑”向“領跑”轉變,關鍵就是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其要像鋼鐵一樣硬,而不是像豆腐一樣軟,從而有力地保障與激勵創新創造。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生產、擴散與運用,是經濟社會發展的核心動力。世界經濟與科技的競爭,在很大程度上是知識產權的競爭。
4月26日,第16個世界知識產權日如期而至,吸引著全世界的關注目光。在4月25日召開的全市知識產權工作會議上,深圳發布了2015年知識產權工作報告、深圳市知識產權指標體系、2015年度深圳市知識產權白皮書、深圳市知識產權十大事件,一份漂亮的成績單映入眼簾:2015年,深圳的國內專利申請量首度突破10萬大關,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居全國第一,有效發明專利密度居全國首位,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實現“十二連冠”……知識產權的合理創造、運用、保護與管理,已經成為深圳推動經濟社會發展進入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內生增長、低碳綠色模式的有效路徑。
知識產權是一項法律制度,也是一種科技創新激勵政策,還是企業參與市場競爭必須遵循的一種游戲規則,更是未來發展的戰略資源。20世紀50年代至今,日本從“貿易立國”到“技術立國”,再到“知識產權立國”的戰略轉變,從一個側面反映出知識產權的重要價值。2015年底,國務院印發《關于新形勢下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的若干意見》,直接地標志著知識產權成為一個重大的國家戰略。在未來的國際競爭中,知識產權是“必爭之地”。誰掌握著更多、更前沿、更高端的知識產權,誰就將贏得更多的話語權,在競爭中占得主動與先機。
一說到知識產權,很容易聯想到三個關鍵詞:創新、企業、人才。沒有人才的創新創造,知識產權猶如無源之水;缺少企業的研發應用,知識產權只是沉睡的寶藏;不撐起知識產權“保護傘”,創新可能會被“山寨”牽累干擾。因此,知識產權制度完善與否、環境優化與否,直接關系著一個城市的科技創新、企業競爭力以及人才發展。在深圳前不久出臺的三大政策中,知識產權的保護與運用都是不可或缺的構成部分,絕不是什么機緣巧合,而是在問題導向下的必然選擇。
有人說,需要是發明之母,專利權是發明之父??梢?,知識產權對于創新而言何其重要。深圳科技創新要優化綜合創新生態體系,實現從“跟跑”向“領跑”轉變,關鍵就是要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其要像鋼鐵一樣硬,而不是像豆腐一樣軟,從而有力地保障與激勵創新創造。
企業是知識產權的創造及市場轉化的主體,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是保護企業創新積極性、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手段。90%以上研發人員集中在企業、90%以上研發資金來源于企業、90%以上研發機構設立在企業、90%以上職務發明專利生產于企業,深圳企業的研發創新能力與熱情之所以如此之強,與整個城市良好的知識產權環境分不開。如何根據企業實際需求開展知識產權定制服務,更好地使其融入全球競爭,是對政府的一個考驗。
亞伯拉罕·林肯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專利制度就是給天才之火澆上利益之油!人才是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誰擁有一流的創新人才,誰就可以把握知識產權競爭的主導權。一個城市是否能引得“孔雀東南飛”,知識產權環境能否有效保護創新成果,使得創新者能夠收回創新成本并且獲得合理回報,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因素。深圳著手拓寬知識產權保護渠道,探索成立提供公益性、專業性服務的人才知識產權法律服務聯盟,不啻是一個明智之舉。
上一篇:“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運用 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多部門在行動 下一篇:網播中超賽事 三公司遭樂視索賠1500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