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知局專家實力解讀:專利價值評估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摘要:專利作為無形資產的重要部分,其價值的評價被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探索。傳統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中,定性分析方法為主要的研究對象,對已有的定性分析方法和體系,以及其中所涉及的指標參數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將專利價值影響因素分為技術價值、法律價值、經濟價值三部分,并其中法律價值部分進行深入分析。
隨著專利的申請量逐年遞增,專利產出量越來越大、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越來越高,在市場經濟活動中,專利也越來越多地被作為一份重要的資產參與到經濟行為中。自2008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以來,到2014年底,僅專利權質押融資金額就已經達1127億元人民幣,而且仍舊保持著年均80%-90%的高速增長??梢?,在專利蓬勃發展的今天,市場主體在市場經營活動中對于專利評估的需求越來越大,專利質押融資形式也越來越被市場認可。隨之而來,專利作為一項無形資產,如何確定其價值,也成為一項重要的工作,專利價值評估也被越來越多地關注、探索。
1、專利價值評估方法
經過對現有專利評估方法的研究分析,我們把現有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歸納為定性分析方法和定量分析方法兩類。
定量分析方法能夠定量地以貨幣形式估算專利的價格。是目前質押融資中較為常用的一類方法[1],例如成本法、收益法、市場法。定量地評估專利資產價格,需要會計學、經濟學的知識,并且從事專利資產價格評估需要具備資產評估的資質。
一些政府、研究機構,還采用定性分析方法為專利的價值進行評估,諸如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設立的創業板專利記分牌、美國的專利記分牌、歐洲的IPScore 等。通過對影響專利價值的指標進行打分,諸如權利要求保護范圍大小、是否實施、是否許可等,并為各指標設定權重,進行加權求和,得到0~100分的分值,作為專利價值度,定性地表明一項專利價值的大小[2]。
2、影響專利價值的因素
定性分析方法的研究中,影響專利價值度的指標以及各項指標如何影響專利價值度,一向是各類分析方法的研究重點。綜合定性分析方法中涉及的對專利價值具有影響的指標參數,以及結合我國國家知識產局提出的專利價值分析指標體系,對專利價值的影響因素劃分為技術價值、法律價值、經濟價值三個方面(如圖1所示)。
圖1 專利價值影響因素
經初步分析,對于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兩項指標具有如下特點。
?。?)受時間影響波動較大:專利技術質量、行業發展趨勢、可替代性、成熟度、市場、競爭和政策等指標的評價均受當前時間點的影響較大,同一份專利,在不同的時間節點進行評價,上述指標值可能產生較大的差異。
?。?)并且不同行業、產業的評價方法差異性較大:不同的行業、產業具備不同的技術特點,因此針對不同的行業、產業,專利技術質量、寬度、配套技術依存度的評價指標難于統一,甚至在相同的行業和產業中,對于這些指標的評價也難于標準化,主觀性較強。
?。?)需要對行業、產業、市場、政策有整體性的把握:對于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評價需要有相應行業和產業豐富的技術知識,以及對相應的市場、政策有宏觀上的了解。
上述特點導致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的評價差異化大、主觀性強,并且對整個行業和產業的宏觀了解度要求比較高,不具備普遍性及普及性。
3、從法律價值角度分析專利價值
法律價值涉及的因素更多的具備客觀性和直觀性,具體分析各因素如下。
1.穩定性
專利法律價值的穩定性,體現在其是否容易遭受侵權或訴訟,實質上涉及的是專利的保護范圍。而保護范圍是限定在權利要求中的。權利要求項數的多少,對其穩定性的影響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專利權利要求個數可以反映申請專利的機構的技術創新能力。研究表明, 有價值的專利表現為專利權要求的數量多而且技術覆蓋范圍廣, 遭遇侵權和訴訟的頻率也較高[3]。此外, 專利權要求的數量還可以用來表征專利的技術覆蓋范圍[4]。專利申請人可以在專利授權申請書中包含更多的權利要求,對技術及其相關應用都加以保護。
專利保護權利的范圍會影響專利權的力度,進而影響專利的價值。有許多研究測試了簡單權利要求數和加權權利要求數對專利價值的影響,結果發現簡單權利要求數與專利價值相關性不顯著,經加權后的權利要求數與專利價值有很好的相關性[5]。
2.不可規避性
不可規避性是指專利被他人進行規避設計,從而在不侵犯該專利專利權的情況下能夠達到與本專利相類似的技術效果,即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是否合適。容易被規避的權利要求通常在會加入過多的非必要技術特征,或者采用特定選擇和下位術語,而其他人只要采用相似的或可替代的選擇即克服侵權嫌疑。
不可規避性與權利要求的具體特征、權利要求的撰寫方式關系較大。將選用權利要求類型是開放式/封閉式作為參考指標,開放式權利要求比封閉式權利要求具有更好的不可規避性;將獨立權利要求特征中的必要技術特征、以及非必要技術特征個數作為不可規避性參考指標,非必要技術特征越多,其不可規避性越差。
3.依賴性
依賴性是指一項專利的實施是否依賴于現有授權專利的許可,即是否存在基礎專利;以及本專利是否作為后續專利申請的基礎,即是否具有衍生專利。專利法律價值的依賴性體現在對基礎專利的引用借鑒以及作為基礎專利被引用借鑒上,也就是其引證信息與被引證性的情況。
Hall等用Tobin's作為衡量企業的市場價值的指標,發現專利的引用與企業的市場價值有顯著正相關關系,每一個專利的每一個額外的引用會帶來企業市場價值3%的增長。因此,專利被引用量相比于引用量具有更高的分值比重。
但是單純利用審查員給出的專利引用和被引用數量并不能較好的反應依賴性,這是由于以下原因:首先,如果專利申請具有多國同族的話,引文數量較多,在不具有多國同族的情況下,引文數量幾乎相同;其次,引用文獻如果沒有在國內進行授權,則不能作為待評價專利的基礎專利,不影響其依賴性;第三,在基礎專利和衍生專利與待評價專利具有相同的申請人,則對專利的依賴性影響度較低。綜合上述原因,具有的前向引用量越多,依賴性越高;具有的后向引用量越多,依賴性越差。但是對引用量的判定上應考慮多國申請、是否授權等多方面因素。
4.專利侵權判定性
專利侵權可判定性是指是否容易被發現和判定其他人對被保護的專利發生侵權行為,是否容易取證用于進行形式訴訟。專利侵權可判定性與權利要求的具體特征關系較大,容易判定專利侵權的權利要求特征通常通過外在表現來限定發明的技術方案。
因此,根據權利要求的是產品權利要求還是方法權利要求,權利要求的特征是外在特征還是內在特征,是結構性特征還是功能性特征來評價來對專利侵權判定性進行打分。產品權利要求比方法權利要求具有更高的分值,外在特征比內在特征具有更高的分值,結構特征比功能特征具有更高的分值。
5.有效期
專利申請的有效期,即專利的長度或壽命。
Nordhaus[6]引入了專利的壽命作為價值決定參數。專利壽命由其保護期的長短來衡量,但在大多數國家需每年繳納更新費(Annual Renewal Fee)來確保專利受到保護[7]。在美國如果有一年沒有繳納專利更新費,則專利就會永久失效。只有當專利持有人認為專利產品所創造的收益(直接和潛在的收益)大于專利更新費的時候,專利持有人才會去繳納專利更新費。因此,專利的更新費的繳納和專利受保護年限的增加,反映了專利的價值。
Pakes和Schankerman等用專利費來研究專利價值的分布[8]。續費系統在實際應用中非常重要。Laniouw和Schankerman分別對德國和法國數據研究發現,50%的專利維持不超過10年。Pakes發現不足11%的法國專利和不足7%的德國專利會續費到完整的法定保護期。Schankerman發現如果將專利案中技術和專利所有人的國別進行分類,續費率差異很大,但對任何分類來說,續費到專利完整的法定保護期的比例都不超過30%。因此,專利權人對專利的續展,繳納更新費,反映了專利持有人對專利價值的判斷,續交更新費的專利往往預示著更大的專利價值[9]。Griliches總結相關研究指出,專利維持時間是公認的能夠反映專利技術和經濟價值的質量特征指標[10]。
6.多國申請
同族專利是某專利權人在不同國家或地區申請、公布的具有共同優先權的一組專利。通常一件專利只有在其申請的國家中被公開,才能獲得保護。而如果在多個國家申請專利的話,費用比較大。專利權人往往會根據對于專利價值的判斷,以及專利產品未來的目標市場及其預期收益來考慮在多大范圍,在哪些國家/地區申請專利保護。專利權人要在申請和授權專利的時間、程序和成本與預期收益之間進行權衡,來決定專利保護的范圍或寬度,因而專利申請保護的范圍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專利權人對專利價值的判斷。因此,如果一個企業就一項發明創造在眾多國家尋求保護,一般認為該發明創造有較高的市場價值及專利質量。
另外,專利族大小并不能線性反映專利的價值。Guellec、Lanjouw等則證明,專利的價值體現為是否申請國外專利,而不是申請多少國外專利;Putnam[11]給出的價值權重,不僅與專利申請國/地區的數量有關,而且與這些國家/地區的組成有關。在美國申請專利程序復雜,費用較高,只有較高創新水平并且能夠產生預期經濟效益的技術成果才會在美國申請專利。因此在國外申請的專利中,美國授權的專利質量較高。在進行跨國專利比較時,分析各國在美國申請并獲得授權的專利,能夠得出比較實際的結果。三方專利是指在北美、歐洲和日本三方中任何兩方以上都申請的專利。三方專利比單一專利更能反映專利的質量[12]。
多國申請通常表明申請人對本專利的重視程度,但是對于國內申請人,特別是國內個人、中小型企業、高校等科研機構類型的申請人,向多國申請專利尋求保護的意識不足,統計案例中,具有同族專利的申請僅占15%,因此在多國申請的得分中應當充分考慮專利權人的類型。
7.專利許可狀況
專利許可狀況包括指本專利權人是否將本專利許可他人使用或者經歷侵權訴訟。發生許可的專利通常是比較重要的專利。Harhoff發現雖然總體上單個專利被訴訟的可能性并不高,但特定類型的專利權人價值高的專利更可能引發訴訟。Zeebroeck也發現往往具有潛在價值的專利會遇到更多的糾紛和訴訟[13]。
根據專利依據發生許可和經歷訴訟的次數給出分值,發生許可和經歷訴訟的次數越多,相應的分值越高。
4、結語
通過對國內訴訟案例分析可以看出,中國專利權人的法律意識還有待提高,具體體現在對專利撰寫、保護范圍的限定、國際申請的欠缺等方面。專利審查部門在對專利法律價值的評估過程中起到的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對其穩定性、不可規避性和依賴性的判定上,專利審查部門的審查工作起到決定性的作用。而專利審查部門在專利審查之外,從事專利法律價值評估方向的工作也具備更廣大的前景。
5、參考文獻
[1] 楊松堂.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中的資產評估[J].2007(5):16-17.
[2] 許曉冰.基于延遲期權的專利價值評估方法研究[D]. 同濟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論文。 2008.
[3]LANJOUW J O, SCHANKERMAN M. Stylized Facts of Patent Litigation: Value, Scope and Ownership [R].Cambrid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97.
[4Lerner J. The importance of patent scope: an emp iricalanalysis [J].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4, 25(2): 319 - 333.
[5]Lanjouw J O, Schankerman M. The Qualiti of Ideas: Measureing innovation with Multiple Indicators [R]. Cambridge: National buredu of Economic Research,1999.
[6]NORDHAUS W D. The Optimal Life of a Patent [R].Yale: Cowles Foundation for Research in Economics, Yale University, 1967.
[7]SCHANKERMAN M, PAKES A. Estimates of the Value of Patent Rights in European Countries during the Post-1950 Period [R]. Cambridg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1987.
[8]LANJOUW J O. Patent Protection in the Shadow of Infringement: Simulation Estimations of Patent Value [J].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1998, 65(4):671.
[9]SCHANKERMAN M. How valuable is Patent Protection? Estimates by Technology Field [J]. The RAND Journal of Economics, 1998:77.
[10]GRILICHES Z. Patent Statistics as Economic Indicators: A Survey [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8.
[11]Putnam J. The Value of International Patent rights [D], Yale University, 1996.
[12]Ernst H. Patent information for strategic technology management [J]. World Patent Information, 2003, (25): 233 -235.
[13]VAN ZEERROECK N. The Puzzle of Patent Value Indicators [J]. Economics of Innovation and New Technology, 2011, 20(1):33.
上一篇:“四維打假”推共治多方聯動促共贏 下一篇:華為專利訴三星究竟為哪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