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與蘋果互換專利說明了什么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案例
你相信華為開始向蘋果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嗎?前不久,深圳市召開2016年知識產權工作會議,會議發布了“深圳市2015年度知識產權十大事件”,其中,華為蘋果相互專利許可一事被列入其中。
縱觀全球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蘋果公司作為反標準專利的先鋒,一直對三星、愛立信等公司的標準專利持強硬態度,但華為能與蘋果公司達成一系列的專利許可協議,表明了華為的專利實力得到了肯定與認可。據了解,華為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向華為許可專利98件,覆蓋GSM、UMTS、LTE等無線通信技術。根據雙方的許可專利數量以及市場規模,意味著華為開始向蘋果公司收取專利許可使用費,在知識產權方面初步具備與蘋果公司較量的資本。這一事件對我國其他企業的知識產權創造、運用、管理與保護工作起到了引領和示范作用。不僅如此,透過“深圳市2015年度知識產權十大事件”,可以看出深圳知識產權目前有著三大發展趨勢。
專利質量越來越高
2015年,深圳市圍繞建設“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城市”和“深圳市知識產權強市”的戰略目標,全市知識產權工作總體上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各項知識產權指標呈現較大幅度增長,知識產權創造質量與數量明顯提升,專利實力越來越強。據悉,在“十二五”期間,深圳專利申請量年均增長率為13.52%?!渡钲谑?015年度知識產權統計分析報告》指出,申請量的穩步增長是深圳經濟、科技、法制環境、人文教育等諸要素協調發展的結果。數據顯示,2015年,深圳國內專利申請量達105481件,首度突破10萬件大關,同比增加28.8%,在全國各大城市僅次于北京,位列第二。國內專利授權72120件,同比增長34.33%,其中發明專利授權16957件,同比增長40.84%。數據證明,深圳不僅專利申請量在國內名列前茅,且授權專利數量也多,這是深圳專利由數量向質量的成功轉變。
在“深圳市2015年度知識產權十大事件”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憑借“一種混合動力驅動系統及采用該系統的汽車”斬獲中國專利金獎,騰訊打造版權新生態榮獲全國版權示范單位稱號,深圳市藥檢院榮獲我國藥監系統首個美國專利,都充分證明了深圳創新能力的提升,專利實力的增強。以藥檢院PCT專利獲美國專利局授權為例,這不僅意味著該院快速檢測方法得到了權威認可,還填補了我國藥檢系統PCT專利獲授權的空白,標志著深圳市藥物檢測方法專利申請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也表明深圳市藥檢院科研技術創新能力逐步達到國際水平。
此外,記者了解到,在我國發明專利保護期限為20年,維持年限越長則維持年費越高,而真正有價值的專利才會一直維持有效。截至2015年,深圳有效發明專利維持年限3~10年的專利是主體,占總量86.24%,維持年限超過10年的專利占比為8.4%,由此可見,深圳國內有效發明的整體質量很高。
創新主體越來越多
如果說華為向蘋果收取專利許可費用是華為專利實力的增強,是華為致力于創新發展帶來的成效,不如說企業已經成為深圳專利申請與授權的主體。在“深圳市2015年度知識產權十大事件”中,比亞迪、中興通訊、華為3企業榮膺中國商標金獎,充分顯示了深圳市企業運用商標品牌服務經濟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但是,隨著大企業技術研發和知識產權布局的逐步成熟,知識產權管理制度的日臻完善,其專利申請的增長將由高速發展期進入成熟階段,維持相對穩定的發展水平,而中小微企業會成為專利申請量高速增長的新活躍群體。
據了解,2015年深圳專利申請人數量為16949家單位和個人,其中大部分申請人為中小微企業或個人。盡管深圳大企業的專利申請增速逐漸放緩,2015年,深圳市排名前30位的大型企業和機構的申請量占全市總量的比重從2011年的33.75%下降至21.17%;發明專利申請量占全市的比重由2011年的62.73%下降至46.07%,但深圳市2015年國內專利申請總量相對于2011年還是增長了66.05%,而支持這種高速增長的趨勢正是大量中小微企業活躍的創新行為,證明了深圳知識產權的創新主體越來越多。
維權力度越來越大
如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已深入到年輕人當中,但在創業創新潮中知識產權被侵犯的事件也時有發生,使得加大對知識產權的維護力度十分必要。為此,深圳市各部門、各行業積極發揮自身職能,從服務企業、知識產權投融資、知識產權糾紛解決機制、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等方面著手,如“深圳市2015年度知識產權十大事件”中的深圳市市場監管委積極貫徹國家中發8號文件,出臺有力措施;前海自貿區獲批開展國家知識產權投融資試點;深圳發布我國首部眾創空間知識產權服務標準;深圳海關啟動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清風行動”等,為廣大企業、創客們知識產權的運營、保護、成果轉化提供了極大的幫助,營造了良好的知識產權市場秩序,使得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逐步提高。
打擊侵權行為是保障正版利益的關鍵。據了解,截至目前,由深圳海關開展的打擊侵權假冒行為的“清風行動”,采取知識產權保護措施2179批次,扣留侵權貨物1200多萬件,案值逾6000萬元,其中,保護自主知識產權119批次,同比增長2倍。此外,由深圳市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局)推動修訂的《深圳經濟特區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工作若干規定》,明確對惡意侵犯知識產權的,法院可根據多種因素將賠償數額提高至權利人實際所應得賠償數額的2~3倍,為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法律保障。
此外,深圳成立的華南高科技和知識產權仲裁中心為企業在境外解決知識產權糾紛提供了平臺。據悉,境內外高科技企業之間或高科技企業與境內外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發生的合同糾紛,比如知識產權許可使用合同、知識產權融資合同等與知識產權相關的合同糾紛,與高科技企業相關的國內外買賣合同、建設工程合同等糾紛,以及包括侵權糾紛在內的其他財產權益糾紛,均可提交華南高科技和知識產權仲裁中心進行仲裁。該中心作出的仲裁裁決,可以在包括中國在內的155個國家法院得到承認和強制執行,不僅有助于提高裁判結果的域外執行能力,還有助于改善知識產權保護的法治環境。
接下來,深圳將以深入實施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為依托,以深化知識產權領域改革為抓手,全面提高知識產權的創造質量、運用效益、保護效果、管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加快建成更高水平的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和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撐。
上一篇:中國商標保護理論的最新發展 下一篇:讓知識產權變資產不再是“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