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國際競爭力注入核心動力——知識產權必不可少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五年累計)從2015年的44.4億美元提高到100億美元?!边@是日前國務院印發的《“十三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下稱《規劃》)提出的預期性指標之一。
“知識產權的價值必須通過使用才能得到發揮和體現,而知識產權使用費則是衡量知識產權質量的一個重要參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知識產權使用費的高低與知識產權質量的高低具有正相關性。知識產權使用費出口額這一指標的設置,表明我國對知識產權工作的關注點由以往的數量增長提升至數量和質量并重,同時也將我國的知識產權事業發展與國際競爭力增強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為我國未來5年知識產權工作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新的抓手?!敝心县斀浾ù髮W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研究員何華表示。
有效運營強化實力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里,中國企業在專利許可交易中往往處于被動狀態,大多數情況下一直扮演著被許可方的角色。然而,當2015年來自中國的華為公司與美國蘋果公司之間專利交叉許可數量被公之于眾后,人們腦海里以往留下的印象似乎正在悄然發生改變。數據顯示,2015年,華為公司向蘋果公司許可專利769件,蘋果公司向華為公司許可專利98件。
“在企業的實踐中,專利交叉許可是降低企業成本、獲取專利效益的一條有效路徑。華為公司的知識產權成功輸出雖然只是國內企業的個體案例,但仍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華為公司多年來在研發方面持續不斷的投入和對知識產權的長期積累對國內企業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鑒作用?!彼拇ù髮W錦城學院知識產權研究所所長張廷元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無獨有偶,在商標和版權領域,也不乏國內企業將知識產權變成真金白銀的成功案例。這不僅反映了國內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能力的提升,也體現了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水平的提高。
“知識產權使用費是衡量知識產權的高質量創造和高價值實施的重要參考,這一指標的設置有利于提高我國創新主體的知識產權運用能力,提升國內企業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和主動權,有利于實現我國知識產權從有效運用到高效運用的重大轉變,對縮小我國知識產權國際貿易逆差,促進知識產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融合,實現知識產權的市場價值,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在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中的支撐作用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戰略意義?!睆埻⒃硎?。
注重量質均衡發展
近年來,我國已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但知識產權“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問題依然存在,關鍵領域技術的知識產權擁有量較少、核心技術專利的轉化能力較弱、缺乏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文化產品和商品品牌等情況仍然突出,迫切需要促進由大到強的轉變。
根據國家外匯局2016年11月的統計數據顯示,當月我國知識產權使用費的平均貿易逆差達128億元人民幣(約合19億美元),其中出口4億元人民幣,進口132億元人民幣。這些數據表明,盡管我國在數量上已經可以稱為知識產權大國,但在質量上卻很難稱得上知識產權強國,知識產權質量的發展明顯落后于知識產權數量的增長,知識產權數量上的優勢并沒有轉化為企業的技術優勢,也為我國國家競爭力的持續提升帶來了不利影響。
“究其原因,上述現象的產生一方面是由于現階段我國企業在客觀上確實缺少高質量和被國際普遍認同的知識產權,另一方面也由于我國很多企業在主觀上熱衷于獲得知識產權,卻忽視了對自己知識產權的運用,從而在知識產權領域出現了‘好酒也怕巷子深’的情況?!焙稳A表示,“十三五”期間要實現《規劃》指標要求,需要政企聯動,國內與國際并重。首先,要按照“數量布局,質量取勝”的發展理念,以知識產權數量的增長為基礎,繼續推動企業開展研發活動。其次,要大力發展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提升企業的技術研發水平。
“我們應當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提升企業的技術研發水平,實現產業升級尤其是制造業、文化產業和服務業的升級,從而推動各類知識產權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不斷擴大我國知識產權的收益和市場份額,促進我國由知識產權大國向知識產權強國轉變?!焙稳A表示。
上一篇:海外并購,是獲得知識產權并增強自身競爭實力的途徑 下一篇:商標應用5大誤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