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贊中國創新成就 彰顯知識產權實力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十九大報告點贊“大國重器”,極大振奮中國人自信心和自豪感
“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實施,創新型國家建設成果豐碩,天宮、蛟龍、天眼、悟空、墨子、大飛機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繼問世?!绷暯娇倳浽邳h的十九大報告中所指出的5年創新成就,極大振奮了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為實現中國夢不懈奮斗的信心和決心。黨的十八大以來的5年,是黨和國家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5年,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舉國上下迎難而上,開拓進取,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性成就,黨和國家事業全面開創新局面。
“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痹?年所走過的創新道路上,知識產權作用愈加凸顯,知識產權價值日益體現。5年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知識產權戰略深入實施,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推動我國綜合國力進入世界前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
黨的十九大報告為中國創新標注了新高度,向世界展現了中國自信,呈現了中國智慧?;仡?年來為民族復興帶來極大自豪感的一件件“大國重器”,凝望這一個個“中國創新”“中國奇跡”,不禁使我們再一次心潮澎湃,思緒起伏……
天宮迎地球來客
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于2016年9月15日22時04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2016年10月19日3時31分,神舟十一號飛船與天宮二號自動交會對接成功。2016年10月23日早晨7時31分,天宮二號的伴隨衛星從天宮二號上成功釋放。
造型優美、功能強大的天宮二號,是繼天宮一號后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二個空間實驗室,用于進一步驗證空間交會對接技術、進行空間試驗。與天宮一號相比,天宮二號,無論是配套設備數量還是安裝復雜程度均創下了我國歷次載人航天器任務之最。其中,首次應用了自主研發的飛般自動對接、“太空加油”等中國專利,提升了中國航天大國的地位。
2016年,美國《時代》周刊評選出當年度世界25項最佳發明,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位列其中,這是該榜單中首次出現來自中國的航天器產品。
點評
天宮二號的成功應用,標志著中國正式邁入空間站時代,也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的“三步走”戰略進入第二階段。大量中國專利的應用為神舟十一號載人飛船和天舟一號貨運飛船進入太空提供了“接待站”,使航天員實現了30天的中期在軌駐留,代表了5年來中國創新的新高度,受到世界普遍關注。
蛟龍探深海秘境
蛟龍號是我國自主設計制造的載人潛水器,也是“863計劃”中的一個重大研究項目,其中有100余件中國發明專利,涉及深海懸停、深水通信等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2012年6月27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在馬里亞納海溝再次刷新“中國深度”——下潛7062米,這也是世界同類作業型潛水器最大下潛深度紀錄。2013年,蛟龍號開啟首次試驗性應用航次,成功帶著多位科學家完成多次下潛任務。2016年5月22日,蛟龍號成功完成在雅浦海溝的科學應用下潛,最大下潛深度達6579米。2017年3月4日和7日,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分別在西北印度洋臥蠶1號熱液區和大糦熱液區進行了中國大洋38航次第一航段的第3次下潛和第4次下潛,均在調查區域發現了熱液噴口并獲取了硫化物樣品。2017年5月23日,蛟龍號完成又一次深潛,潛航員在水下停留近9小時,海底作業時間3小時11分鐘,最大下潛深度4811米。
點評
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蛟龍號使中國成為繼美法俄日之后、世界上第五個掌握大深度載人深潛技術的國家,從而具備了載人到達全球99.8%以上海洋深處進行作業的能力。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技術的成熟,使我國深海潛水器技術站上了世界海洋科學考察的前沿與制高點,標志著我國在這一領域進入國際領先行列。
天眼觀宇宙奧秘
中國天眼是我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位于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大窩凼的喀斯特洼坑中,于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已經提交中國專利申請數百件。它由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臺主導建設,是目前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中國天眼能夠看到157億光年外的距離,按照科學家目前對宇宙的認識,這差不多已經接近宇宙的邊緣了。
近日,該望遠鏡連續發現了一系列來自1000余光年外的多顆脈沖星,彰顯了自身的探測“功力”。有外國科學家將中國天眼的威力形象地描述為“在月球上打手機它也能發現”。據了解,中國天眼項目除了供中國科學家使用外,未來兩三年,還會開放給國外的科學家使用。據悉,中國天眼將在未來30年內保持世界領先地位。
點評
自主知識產權使這臺目前世界上最靈敏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如虎添翼、旗開得勝。其近期發現了多顆脈沖星,填補了國內空白,意義重大。其設計綜合體現了我國高技術創新能力,它將在基礎研究眾多領域提供新發現和新突破的機遇,也將在日地環境研究等方面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成果。
悟空話微觀秘語
我國自主研發的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DAMPE)是中國空間科學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中首批立項研制的4顆科學實驗衛星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觀測能段范圍最寬、能量分辨率最優的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其中共有中國專利數百件 。2015年12月17日8時12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二號丁運載火箭成功將悟空號暗物質粒子探測衛星發射升空。其主要科學目標是以更高的能量和更好的分辨率來測量宇宙射線中正負電子之比,找出可能的暗物質信號。
據介紹,悟空號由四個有效載荷組成,分別是塑閃列陣探測器、硅列陣探測器、BGO能量器和中子探測器。所有探測器及電子設備安裝在1立方米的空間內,技術難度超過了我國目前所有的上天高能探測設備。它將極大地加深人類對于高能宇宙射線的起源和傳播機制的理解。
點評
悟空號衛星作為中國科學系列衛星的首發星,專利“利器”使其擁有能夠洞察宇宙暗物質的眼睛,其觀測能段范圍之寬、能量分辨率之優,超過國際上其他同類探測器,可謂神通廣大。悟空號具有能量分辨率高、測量能量范圍大和本底抑制能力強等優勢,將中國的暗物質探測提升至新的水平,標志著我國空間科學研究邁出重要一步。
墨子傳千里音訊
墨子號衛星是由我國自主研制的世界上第一顆空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于2016年8月16日發射升空。大量世界領先技術的中國專利使墨子號通過千公里量級的量子糾纏分發,在相距1200公里以上的兩個地面站之間以1對/秒的速度建立起量子通信,進行科學實驗。
墨子號成功發射后,極大激發了公眾對量子科技的濃厚興趣?!都~約時報》等眾多國際知名媒體都對“墨子號”進行了專題報道,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也在其官網上對“墨子號”發射任務作出了詳細的介紹。2016年底,墨子號作為唯一誕生于美國本土之外的創新技術,入選《科學美國人》評選的2016年度“改變世界的十大創新技術”。
點評
量子科學實驗衛星作為中國創新能力提升的重要標志,使我國在量子通信領域進一步提升了世界領先優勢。作為我國基礎物理研究和航天工程兩個領域的完美結合,墨子號凸顯了中國發明、中國創新的實力,成為我國在基礎物理學領域對世界的又一重要貢獻,同時也展示了我國在世界尖端技術領域的創新能力。
大飛機展創新之翼
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大型客機,是中國首款按照最新國際適航標準研制的干線民用飛機,最大載客量為190座,航程5555公里,2017年5月5日首飛成功。C919的研制凝聚著中國數十萬科研人員的心血,據統計,國內有22個省份、200多家企業、36所高校、數十萬工作人員參與了C919大型客機研制,已提交中國專利申請1萬余件。近日,C919生產單位中國商飛公司表示,C919訂單總數已超過730架。
堅持自主創新,C919一舉攻克了包括飛機發動機一體化設計、電傳飛控系統控制律、主動控制技術等100多項關鍵技術,并鍛造出以中國商飛為平臺,包括設計研發、總裝制造、客戶服務、適航取證、供應商管理、市場營銷等在內的我國民用飛機的核心競爭力——這正是C919國產大飛機未來能夠參與全球競爭的重要籌碼。
點評
航空制造業代表了一個國家制造業的頂尖水平,自主知識產權的C919的研發和首飛意義重大且深遠。它標志著中國高端制造業的一個歷史性突破,邁向國際中高端水平。(知識產權報 記者 趙建國)
上一篇:實用新型國際研討會在京舉行 下一篇:十九大代表熱議“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