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微信版權保護邁出一大步,內容創業之春開始回暖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版權登記

微信版權保護邁出一大步,內容創業之春開始回暖

發布時間:2017.12.25 新聞來源:中國青年報

12月6日,微信公眾平臺全面開發“原創聲明”與“留言”功能,所有公眾號內容運營者均可使用“原創”功能。

據了解,全面開放后,公眾號運營者登錄平臺,會出現“原創聲明”及“留言”等功能插件,可直接使用。

微信原創功能開啟內測至今已有兩年多時間,在打擊抄襲行為、保護原創作者和內容上無疑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早期獲取原創功能邀請的門檻略高,比如要求運營的帳號需達到一定注冊時長;公眾號文章的原創度超過80%;原創文章數量達到一定的內容貢獻程度等條件,對于大量腰部、尾部原創者和新手來說并不算友好。

此次微信公眾平臺宣布全面開放,勢必是一個巨大的突破。微信方面也表示,“原創聲明”作為內容平臺的基礎能力,應該開放給到所有人;使更多公眾號運營者受益,更多優質原創內容得到保護。

內容創業者的春天遠未結束

自2012年8月微信公眾平臺正式上線,5年時間,微信公眾號的總數已突破了2000萬;而這5年間,微信公眾號的崛起也造就了內容創業風口,尤其是微信的開放策略,吸引了大批原創作者在平臺上源源不斷輸出優質內容。

然而隨著平臺上的公眾號數量越來越多、質量參差不齊,微信公眾號已成為少數頭部大號的競技場。比起寫出優質內容,更多人關心的是如何制造出100000+的爆款文章。這也讓不少中長尾自媒體開始質疑紅利期已過,“內容為王”或將淪為一句口號?

諸多內容社交平臺如今日頭條、知乎、微博等都在加碼押注內容賽道上的比拼:知乎上線知乎live、值乎等產品,主推內容付費;今日頭條推出“千人百萬粉計劃”,扶持平臺內1000個擁有一百萬粉絲的賬號;微博上線V+會員計劃,為內容創作者提供新的變現渠道。

但隨后發生的今日頭條挖角知乎300大V、微博斥責今日頭條擅自抓取內容等糾紛,都表明這場內容大戰本質上還是圍繞頭部內容的爭奪,大V和KOL成為各平臺內容紅利的既得利益者,最需要平臺補貼的中長尾內容創作者們反而未受到重視。

在這樣的背景下,微信公眾平臺面向全平臺運營者的版權保護計劃無疑是一大進步。隨著微信公眾平臺逐漸開放原創功能,釋放紅利給到更多腰部和尾部的優質自媒體,進而弱化了內容平臺的馬太效應,逐漸發揮長尾效應。

通過這一次能力的開放,所有優質的原創運營者都能受益于微信對原創帳號的扶持政策,包括留言功能,增強粉絲與作者互動、強化用戶黏性等等。

與此同時,微信官方對原創違規等侵權?為的處罰機制也做了相應調整。針對首次違規的處罰機制調整為首次違規將短封7天原創能力,與平臺惡意對抗將短封15天起,根據惡意程度可再增加處理。

從結果上看,微信加大了對抄襲、侵權等違規行為的處罰力度,抄襲成本變高,或將進一步遏制平臺上的“伸手黨”、“復制粘貼黨”、“做號者”。

通過建設開放、平等、健康的內容生態,激勵原創作者更好地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進行創作。

走在行業前列的微信任重道遠

互聯網為內容創業者打造了一個開放的創作環境,但也正是因為開放,簡單的復制粘貼、惡意的抄襲已是司空見慣,讓不少兢兢業業的自媒體號運營者頭疼不已。

作為國內最大的內容平臺之一,微信是最早推行原創保護機制的。早在2014年4月,《微信公眾平臺運營規范》的出臺,就正式對微信公眾帳號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行為作出了明確的處罰規定:對于未經授權發送他人原創文章,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侵權行為,首次出現將對違規內容進行刪除處理,多次出現或情節嚴重的將對違規公眾帳號予以一定期限內封號處理。

但鑒于當時原創保護機制的尚未完善,因版權引發的糾紛也時有發生:公眾號“中山暴風科技”因未經許可擅自轉載公眾號“中山商房網科技”的作品遭到對方起訴侵犯其著作權,要求賠禮道歉并賠償1元錢。也在輿論上引發了關于“轉發他人微信文章是否屬侵權行為”的討論。

鑒于此,微信開始逐漸完善平臺的原創保護機制。2015年,微信公眾平臺上線了原創聲明功能,系統會自動對原創文章添加“原創”標識;當其他用戶在微信公眾平臺轉發已進行原創聲明的文章時,系統會為其注明出處。此外,不管是微信公眾號,還是微信公眾平臺的文章,均有侵權舉報的入口,對于抄襲、假冒等侵權行為,微信團隊始終采取的是“零容忍”態度。

隨著內容產業的興起,內容知識產權保護日益重要,各家內容平臺也紛紛開始跟進微信的原創保護機制,利用機器判定、人工審核兩大手段保護原創內容。

據了解,目前通過機器識別與人工審核的方式,微信團隊已經總結出一套成熟完善的處理體系,能夠及時有效的處理平臺上出現的違規情況。

2017年兩會期間,馬化騰也強調了對知識產權的重視,表示要加強版權保護,加大打擊利用各種新興技術手段侵權盜版的力度;加大政策支持,鼓勵優質原創內容創作和產業創新。

保護原創內容,受益的不只是微信公眾平臺內的自媒體人。內容創業的浪潮下,唯有各家內容平臺攜手努力,凈化行業不正之風,方能為優秀的內容創業者營造一個開放、平等、健康的創作環境,促進內容創業蓬勃發展。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中國企業研發投資強勁 重點投向數字技術領域
下一篇:“龍桃子”模型涉嫌侵犯日本“高達”著作權被查,4人被刑拘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