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于印發廣州市推進高水平企業研究院建設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的通知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于印發廣州市推進高水平企業研究院建設行動方案(2020年—2022年)的通知

發布時間:2020.11.30 新聞來源:


深入貫徹落實《廣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進一步加快促進科
技創新政策措施的通知》(穗府規〔20195 號),進一步推動
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行業龍頭企業建設高水平企業研究院,研
發產業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帶動行業整體技術水平提升,為建設
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和科技創新強市提供重要支撐,
特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對象范圍
高水平企業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是依托我市具有較
強綜合研發實力和技術創新能力、在行業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的大
型龍頭企業建設的,能為我市相關產業發展提供重要支撐作用的
技術創新研發機構(可以是獨立法人或企業內設機構)。
二、總體目標任務
按照統一標準、強化布局、緊貼產業、優中擇優的原則,我
市在 3 年內培育不少于 30 家在行業內具有相當影響力和話語權
的高水平研究院。
(一)建設高水平企業研發平臺。支持企業依托現有研發基
礎,提升產業技術服務能力,建設國家產業創新中心、技術創新
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實驗
室)、企業技術中心等國家級平臺。
(二)突破產業共性關鍵核心技術。加快重點產業瓶頸技術
研發攻關,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問題,補足產業技術鏈條,提
高關鍵零部件和重大裝備自給率;銜接國家和省市創新戰略布
局,大力開展前沿技術研究和共性技術攻關,形成一批具有核心
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技術和創新產品;積極參與國家、省、市科
技重大專項和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提升廣州企業創新實力。
(三)探索創新管理新模式。創新管理模式、規范管理制度、
建設創新文化,加快戰略、產品、組織、機制等全面創新,不斷
提高研發能力和效率,持續提升企業軟實力;聚焦對我市產業發
展有重大影響、能帶來重大經濟社會效益的高端人才群體,加大
引進和培育力度,鼓勵研究院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享
和培養人才。協同開展科技成果轉化,促成更多科技成果實現市
場化、產業化。
(四)增強行業話語權。積極加入國際行業組織或聯盟,爭
取國際標準制修訂主導權,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促進行業創新
發展和轉型升級;積極舉辦、參加國際學術論壇和會議,提升國
際交流水平、樹立企業國際形象;積極主持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
訂工作,組織開展技術交流培訓和成果推廣工作,推動行業共同
進步。
三、建設標準
研究院采取先建設、后登記工作機制,由依托企業自主建
設、自主管理,符合條件后向市科技局申請登記。登記工作常年
接受申請,市科技局定期組織核實。
(一)研究院建設依托主體須是在我市內具有獨立法人資格
的企業,或在我市納統納稅的非獨立法人資格企業。鼓勵企業自
建或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聯合組建研究院;聯合組建的各單位
間應簽訂聯合建設協議,明確依托企業和參建單位的權利與義
務。每家企業集團限申請一個研究院,申報主體可為企業集團,
也可為下屬企業,同集團內不得重復申請。
(二)企業擁有至少 1 個已批準建設或已驗收的市級(含)
以上創新載體(包括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
心、企業技術中心、企業研發機構等)。
(三)企業上一年度主營業務收入不低于 5 億元,且上一年
度經稅務部門審核的稅前加計扣除研發費用不低于 5000 萬元。
(四)研究院具備基礎研發條件和設施,研發專用場地面積
不少于 500 平方米,研發設備及專用軟件現值不低于 500 萬元。
(五)研究院負責人(院長)應具有正高級以上職稱或博士
學位,具備主持市級(含)以上科技計劃項目經驗;專職研發人
員不少于 50 人。
(六)企業在其申報領域擁有不少于 10 件自主知識產權(包
括發明專利、植物新品種、國家級農作物品種、國家新藥、國家
一級中藥保護品種、軟件著作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專有權)。
(七)研究院已有效整合企業內外部各類創新資源,有完整
的組織架構,有穩定的研發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在科研管理和成
果轉化等方面有良好基礎。
(八)企業近 3 年內無環保、安全、知識產權和稅務等違法
行為。
四、登記流程
(一)自主申請。企業應按要求提交登記申請,材料要求真
實、有效、規范。
(二)審查核實。市科技局根據建設標準組織對申報材料進
行形式審查,并開展現場核實?,F場核實主要考察企業提供的申
報材料是否與企業實際情況相符。
(三)公示登記。市科技局根據現場核實意見,確定擬登記
的高水平企業研究院名單,向社會公示 5 個工作日。公示期滿無
異議或經核實異議不成立的,予以登記。
五、主要措施
(一)支持研究院自主選題承擔科技項目。市科技創新發展
專項中設立高水平研究院建設專題,向完成登記的研究院開放申
報。每年每家研究院可提出 1 項項目建議,由研究院自由選題、
自主設計、自行組織,由市科技局組織專家論證評估,每年擇優
支持不超過 10 個項目,每個項目資助 200 萬元,所需資金在市
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
(二)鼓勵研究院參與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鼓勵研究院主動
對接國家、省、市戰略布局,大力開展應用基礎、前沿技術、產
業關鍵技術攻關。鼓勵企業研究院牽頭申報市重點領域研發計
劃。在市重點領域研發計劃制定、指南編寫中充分聽取企業研究
院的意見和建議。在項目評審、結題驗收等環節更多吸收企業研
究院專家參與。支持研究院帶動提升全產業鏈專業化協作和配套
水平,促進大型龍頭企業、關鍵核心企業、科技中小企業協同創
新、融通發展。
(三)支持研究院持續升級發展。鼓勵研究院根據粵港澳大
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廣州重點產業發展需求,積極牽頭
承擔相關項目任務,對研究院承接國家和省重大項目布局、創建
國家和省級創新載體、參加國家和省級科技獎評選等,給予優先
推薦權。
(四)鼓勵研究院創新管理模式。支持研究院參照借鑒我市
推動省實驗室的政策措施創新發展。鼓勵研究院引進產業高端人
才,與企業、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共享和培養人才。引導研究院
向承載行業共性技術研究、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新型研發機構發
展。
(五)支持研究院擴大行業影響。鼓勵研究院主持國家和行
業標準制修訂工作,組織開展技術交流培訓和成果推廣工作,推
動行業共同進步。鼓勵研究院加強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加入國際
行業組織或聯盟,爭取國際標準制修訂主導權,積極舉辦、參加
國際學術論壇和會議樹立企業國際形象。推動研究院進一步促進
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要素流動,與海內外高校、科研機構或跨
國企業建立研發合作,設立海外研發分支機構。
(六)市財政資助資金按《廣州市科技創新發展專項資金管
理辦法》《關于進一步加快促進科技創新的政策措施》等相關管
理辦法規范使用,市科技局會同各相關部門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研究院發生重大變化的(如分立、合并、重組以及經營業務發生
變化),應在發生之日起 3 個月內主動將有關情況向市科技局報
告。研究院在申請登記過程中有弄虛作假和其他違反相關規定行6
為的,將被撤銷資格,3 年內不得再次申請登記。被撤銷資格的
研究院,將按規定追回已享受的資金支持,并記入科技誠信檔案。
六、附則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 3 年。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兩個“公?!表斉?,究竟誰更“?!??
下一篇:擰好知識產權“閥門” 驅動品牌煥發新機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