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應注意三點問題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優勢

“十四五”時期知識產權工作應注意三點問題

發布時間:2021.08.16 新聞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習近平總書記在《求是》署名文章中提到:“必須更好推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關系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關系高質量發展”。通過對全國31個省區市發布的《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進行梳理,發現“知識產權”成為《建議》中的高頻詞匯,30個地方政府均對“十四五”知識產權工作作出部署:北京、天津、山西等28個省區市關注“知識產權保護”并提出不同舉措;北京、天津、河北等15個省區市關注“知識產權運用”;內蒙古、黑龍江、浙江等11個省區市圍繞“企業知識產權配套服務和政策”提出建議。
地方政府把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作為知識產權工作的重點,表明了不斷激勵創新、完善知識產權制度的共識。但未來各地制定“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推進相關工作,應重點關注以下三點問題。
一、缺乏有效知識產權評估體系,知識產權價值難明確
有14個省區市從不同角度提出要對知識產權進行運用的建議,但目前現狀是仍缺乏有效的知識產權評估方法和評價機制這一運用前提,導致知識產權價值不明確,知識產權交易、抵押市場混亂。國內外多家機構曾先后出具不同評價方法,但操作難度不一,不具有權威性,導致目前知識產權價值評估很難科學擬定。由于沒有統一的標準衡量知識產權資產價值,在知識產權資產進行交易和質押等應用之前無法對其價值進行有效評估,質押融資仍面臨如何讓銀行認可等問題,知識產權交易很難真正落地。
二、專利質量政策亟待優化,傳統政策的導向性尚未改善
有3個省區市在《建議》中從不同角度提出激勵和保障知識產權相關制度,但目前對提升專利質量缺乏政策引導。例如,現有對創新型企業上市的優惠政策、對企業認證評比的打分標準中,大多數只對專利數量作出要求。中國證監會于2020年3月20日在其發布的《科創屬性評價指引(試行)》中規定,形成核心技術和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合計50項以上可破格申請科創板上市,也僅對專利數量作出了要求。如果針對企業、集群的評比、認證政策不改變,很難期待企業、集群自發提高對專利質量的要求,自覺提升發揮知識產權價值的意識,反而是企業在各項評比認證中進行“應試操作”,一味提高專利申請、授權量,產出低價值專利增加成本、占用資源。專利本質上是企業商戰中的“圈地運動”,比較專利數量不如比較權利保護范圍大小,比較保護范圍大小不如比較能否“卡脖子”,掌握高價值專利才能在商業競爭中反制對手。
三、從業人員素質有待提高,“重量不重質”觀念仍未改變
目前企業等生產一線從業人員以專利數量多、專利授權率高作為衡量知識產權發展程度指標的觀念較為嚴重,在對關鍵軟硬件供應鏈企業的走訪評估過程中了解到,各環節相關從業人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知識欠缺。主要表現在:許多有大量創新成果產出的企業負責人“不知專利的作用”,認為“專利數量多就是提升了知識產權競爭力”,鼓勵員工盲目進行專利申請,甚至不設立專業的知識產權管理人員;一些知識產權管理人員對如何最大限度保護、評估和運用專利資產知之甚少,缺乏對專利代理機構提交專利文本的把關;專利代理機構從業人員參差不齊,缺乏質量審核,一些披露了大量技術細節的專利申請即使獲得授權,也因保護范圍過小而價值很低?;谝陨锨闆r,很多企業的從業人員在缺乏基本常識的情況下,交出了大量對技術細節但沒有獲得應有的法律保護范圍,換取了低質量的專利,導致創新成果被嚴重浪費,為國內國際商業競爭埋下巨大風險。
四、對策建議
加快推動有效知識產權評價機制構建,規范知識產權轉化運用環節。對于缺少固定資產的初創型中小企業來說,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在緩解“融資難”上正發揮著重要作用。應進一步規范知識產權評價體系,探索成立第三方知識產權評價機構,給專利相對合理的價值評估,以降低金融部門融資風險,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建立全國統一的認證系統,方便企業、團體對專利資產進行有效評估,為專利交易、質押提供根本保障。
改變傳統“重量不重質”政策的導向性,避免專利作為純粹“門檻性”工具。知識產權價值由多方面復雜因素共同決定,必須及早打破各項知識產權相關政策僅涉及專利數量和授權率掛鉤的現狀。應加快制定有正確引導性的知識產權相關政策機制,明確各項知識產權相關指標對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實際意義,研究每一項指標作為評定的標準或加分因素的必要性,如無絕對必要應盡可能取消,避免指標與實際應用脫離,淪為純粹“門檻性”工具。通過政策條款、評分標準引導企業建立對專利質量重要性的共識,避免盲目申請專利,有效保護創新成果。
提高企業相關從業人員素質,從源頭上提高知識產權質量。企業是知識產權產生的源頭,企業相關從業人員身處創新成果保護、轉化的“一線戰場”,應加強對企業知識產權人員的引導培訓。一是鼓勵企業組建知識產權團隊。加強對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考核管理,推動對企業技術人員的技術交底書撰寫質量審查,避免大量低質量專利對創新成果造成浪費。二是規范專利代理行業。加大對專利代理從業人員監管力度,建立專利從業規范,提高專利代理公司輸出成果質量,幫助企業獲取高質量和高價值專利。三是推動身處“專利戰”、知識產權布局經驗豐富的企業分享經驗教訓。一些我國關鍵產業鏈供應鏈中的龍頭企業如華為、中芯國際等,已經經歷了“戰火硝煙”,積累了寶貴的經驗,對一些成長中的企業具有巨大的教育意義。應加大對以往知識產權案例的宣傳力度,未雨綢繆,不斷深化相關從業者重視知識產權的觀念。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北京冬奧會倒計時不足180天,冬奧知識產權保護準備好了嗎?
下一篇:廣州市科學技術局關于發布廣州科技創新母基金子基金申報指南的通知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