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鐵路機車傳感器專利案引關注,法院終審判決……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鐵路機車傳感器專利案引關注,法院終審判決……

發布時間:2024.01.17 新聞來源:

  創業板上市公司成都運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運達公司)最近身陷窘境,在3起專利侵權案件中接連被判構成侵權。對這3起由北京唐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下稱唐智公司)為原告發起的案件,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下稱北京高院)于近日分別作出終審判決,認定運達公司全部構成專利侵權,須立即停止侵權并賠償唐智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

 

  這3起案件涉及唐智公司名下“壓蓋”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ZL201230642661.6)、“護線套管”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ZL201230642658.4)、“柔性PCB板”外觀設計專利(專利號:ZL201230643092.7),涉及的產品均為鐵路機車傳感器的部件。

 

  競爭激烈引發訴訟

 

  糾紛涉及的兩家企業均有轉型轉制背景,如今都在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

 

  唐智公司成立于2001年,由軍工企業中國航發動研所(608所)(原中國航空工業第608研究所)相關業務單元轉型而來,專注于高端裝備機械故障診斷與智慧運維,是國內軌道交通安全保障與智慧運維技術優勢顯著的企業。公司主要以國家級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中國航發動研所(608所)設備故障診斷研究室主任唐德堯研發的“廣義共振與共振解調”等設備故障診斷技術為基礎,開發了一系列設備故障診斷系統,產品為軌道交通機車車輛走行部動態在線故障監測診斷、服務安全運行和科學維修發揮了重大作用,其技術原創性和應用效果得到了業內公認。產品推向市場以來,在線發現了故障數萬起,其中有安全隱患的故障數千起。

 

  運達公司則起源于西南交通大學校辦企業,公司主業包括為軌道交通業務領域提供智能解決方案及服務。2015年4月,運達公司登陸深圳證券交易所,成為創業板上市公司。

 

  據了解,唐智公司作為行業龍頭企業,從技術研發到產品推廣,市場占有率長年保持在70%以上,是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該細分領域同樣是運達公司的主營業務之一,從其上市公司年度報告中可知,該項業務約占其企業經營規模的20%左右。

 

  近年來,隨著我國軌道交通行業的快速發展,雙方之間的競爭日趨激烈,知識產權糾紛隨之爆發。

 

  2021年7月,唐智公司因廣鐵集團懷化機務段技改需要,將懷化機務段和諧號列車的機車走行部故障監測診斷系統(含車上診斷主機、傳感器網絡以及傳感器)置換為唐智公司的產品,唐智公司湖南分公司在準備拆卸原安裝在該列車上的產品時,意外發現由運達公司生產的該產品涉嫌侵犯唐智公司的“壓蓋”外觀設計專利權。經過進一步調查了解,唐智公司又發現運達公司同時涉嫌侵犯其“護線套管”外觀設計專利權和“柔性PCB板”外觀設計專利權。

 

  經過公證取證后,唐智公司于2021年11月分別以侵犯上述3件外觀設計專利權為由,將運達公司起訴至北京知識產權法院,請求法院判令運達公司立即停止侵權即停止制造、銷售、許諾銷售含有侵犯上述專利權的傳感器產品,銷毀所有庫存侵權產品,在“壓蓋”“柔性PCB板”案中每案分別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200萬元,在“護線套管”案中賠償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100萬元。

 

  據了解,傳感器是軌道機車故障監測診斷系統的核心部件之一,關系著鐵路、地鐵等能否安全運行,通過傳感器能夠有效實時監測機車以及軌道的可靠性性能參數,及時發現潛在的故障或問題,避免故障擴大或造成嚴重后果。上述3件專利涉及的均為傳感器構件。

 

  侵權成立判決賠償

 

  在這3起案件中,唐智公司均主張由運達公司生產的涉案傳感器構件“壓蓋”“護線套管”“柔性PCB板”落入其對應專利權保護范圍,構成侵權。

 

  運達公司在3起案件中全部否認存在侵權行為,其最主要的理由為:涉案產品均是焊接、固定在傳感器產品的內部,是一個非獨立銷售的零部件,正常銷售或使用狀態下,外觀不可見,將其安裝應用于傳感器產品之內僅利用其技術功能,不構成對涉案專利權的侵犯。

 

  以“壓蓋”案為例,運達公司主張該產品的功能是將電纜線固定在傳感器上,在正常使用狀態下,壓蓋被套管完全包裹住,壓蓋的上下兩端分別用于連接產品上的不同部件,在產品使用狀態時,壓蓋上下蓋的結構、形狀等均不可見,屬于對產品的整體視覺效果不產生影響的功能性結構特征。

 

  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經審理認為,在案證據顯示,被訴侵權產品與涉案外觀設計專利產品屬于相同類別產品,從一般消費者角度來看,兩者的整體視覺效果近似。被訴侵權產品所使用的外觀設計與涉案專利構成近似的外觀設計,落入涉案專利的保護范圍。

 

  鑒于各方當事人均未就唐智公司因該案侵權行為所受經濟損失及涉案專利許可使用費,或運達公司因侵權行為的獲利數額提供證據,因此,北京知識產權法院結合涉案專利的類型、涉案專利產品的屬性、運達公司的侵權性質、包含被訴侵權產品的傳感器的售價及該傳感器承載多項專利等因素,對該案的賠償數額予以酌定,確定運達公司賠償唐智公司經濟損失及合理費用共計3.5萬元。

 

  一審宣判后,運達公司不服,向北京高院提起上訴。北京高院于近日作出終審判決,駁回了運達公司的上訴請求,維持原判。

 

  另外2起案件與此案案情類同,判決結果亦基本一致。

 

  自主創新公平競爭

 

  針對這3起案件的判決結果,唐智公司代理人、北京隆諾律師事務所律師王亮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此次3起案件的終審勝訴結果對維護唐智公司知識產權以及促進企業創新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確保權利人的知識產權得到有效保護,避免技術創新被他人侵權使用,維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其次,維權過程中,企業可以進一步明確自身技術創新的成果和優勢,為未來的創新方向提供指引;最后,維權成功有助于凈化市場環境,遏制侵權行為,維護公平競爭,促進整個行業的創新發展。

 

  運達公司及其代理人均拒絕了本報記者的采訪。

 

  據了解,雙方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尚未結束,唐智公司以侵犯發明專利權和實用新型專利權為由起訴運達公司的相關案件仍在持續進行中。

 

  針對兩家企業之間的知識產權糾紛,上海交通大學知識產權與競爭法研究院研究員李偉華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我國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的日漸提升,越來越多的市場主體認識到知識產權對于現代企業經營發展的重要作用,認識到只有堅持自主創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行穩致遠,更勝一籌。在這種背景下,知識產權已經成為企業競爭的有力武器之一,通過訴訟,知識產權權利人一方面可以阻止侵權人繼續非法搶占市場,另一方面可以獲得一定的經濟賠償。

 

  李偉華表示,我國當前的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越來越大,侵權行為或許能獲得短時利益,從長遠來看必然得不償失?!敖ㄗh企業目光放長遠,注重自主創新,避免陷入被訴侵權的被動境地。只有掌握核心技術,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崩顐トA說。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美克美家”與“美瑞美家”法庭對峙,一字之差判賠千萬元!
下一篇:關于組織申報黃埔區廣州開發區2024年1月綠色企業境內外資本市場上市獎勵的通知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