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走進春天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東風吹來滿眼春。對于山東泉林紙業公司(下稱泉林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洪法來說,今年的春天來得比他預想中要早。不久前,泉林公司以110件專利、34件注冊商標等為質押,獲得國家開發銀行等多家銀行共計79億元銀行貸款,這是迄今為止國內金額最大的一筆知識產權質押貸款。2013年以來,山東省通過知識產權質押已累計獲貸近百億元。
據統計,從2013年至今,山東省在國家知識產權局備案的專利權質押合同登記已達70項,涉及542件專利。包括商標在內的各類知識產權質押金額達93.3億元,其中,2014年以來的就有82億元。制度的保障,政府的支持,銀行的積極參與,讓山東省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迎來了春天。
專利質量是關鍵
“沒想到知識產權能在這次貸款中起這么大作用,占這么大比重!”面對記者采訪,李洪法的激動之情溢于言表。此次泉林公司的110件專利因質量高,布局合理,在評估中估價達60億元。
泉林公司總部位于聊城市高唐縣,是一家以漿紙業為核心的大型企業。作為山東省的大型企業之一,泉林公司近年來獲得快速發展,這得益于企業在知識產權、核心技術研發上的不斷投入,即使在企業資金最困難的時候,企業的研發投入也沒有中斷過。據悉,10年來,泉林公司累計投入研發資金36億元,其技術也突破了傳統以草漿造紙的模式。經過多年研發,公司掌握了利用秸稈變廢為寶制造環保健康“本色”紙品的核心技術,改變了人們對造紙業的傳統印象。
李洪法介紹,為推動企業創新,企業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機構,配備了專職工作人員,制定了專利申請戰略、專利保護戰略和專利運營戰略,積極做好核心技術的專利布局,在國內同行中率先建立起行業數據庫,擁有國內外專利文獻22萬件。
正是因為對科技研發及知識產權的高度重視,泉林紙業不僅在造紙領域,而且在農用機械、生物肥料等方面都有技術創新。截至目前,公司累計提交專利申請173件,獲權137件,其中發明專利占8成以上,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6件,專利實施轉化率達90%以上。
“這筆資金到位,就能加快推進我們大項目建設,搶抓市場機遇?!崩詈榉ǜ嬖V記者,企業目前正在啟動一個年處理150萬噸秸稈的制漿造紙綜合利用大項目。由于有知識產權的支撐,企業提出這個大項目后,很快得到環保部、國家發改委認可和立項。目前,國家開發銀行等貸款資金逐步到位,項目基本建設已經全面展開,項目投產后,預計可實現年銷售收入81.65億元。
政策支持謀發展
長期以來,融資難一直是困擾不少企業特別是科技型中小企業的難題。因為缺乏可抵押的固定資產,這些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往往得不到銀行貸款而錯失市場機遇。泉林公司此次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成功,表明專利等知識產權不僅能通過市場化運用為企業創造長期利潤,更能通過質押融資換來真金白銀。
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推動專利等知識產權質押融資工作的開展,山東省政府于2012年底出臺的《關于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意見》和《關于加強知識產權工作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意見》,有效調動了企業發明創造的積極性。2013年,山東對全省有專利權投融資需求的企事業單位進行了摸底調查,向銀行等金融機構推薦了一份包括2000多件專利的清單,各市也積極探索,通過引入反擔保、企業互保,或者是進行一定的財政貼息,鼓勵擔保機構為中小微科技型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提供擔保。前不久,中國人民銀行濟南分行、山東省科技廳、山東省知識產權局等6部門又聯合印發《關于貫徹落實銀發〔2014〕9號文件 扎實做好科技金融服務的意見》,加大對全省科技企業發展的信貸支持力度,進一步拓寬科技創新企業直接融資渠道,大力創新科技保險產品和服務,健全金融支持科技創新的風險防控、分散和補償機制,促進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發展。
上一篇:中國音樂市場潛力大 盜版難題仍待解 下一篇:中國民企發展參考總編緝羅托先生蒞臨我司指導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