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報告顯示:我國已成知識產權大國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在中關村,每年平均新增高新技術企業高達3000至4000家,平均每天都會“長”出10家企業。集群式的創新,代表了技術轉化的最高水平。根據國際公認標準,評價區域競爭力的最重要的參考是創業水平,而以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為特征的創業模式,則代表了新經濟業態的發展趨勢。技術跟著人走,人跟著市場走,漸成創業“新常態”,這也預示著經濟增長的動力更加多元化。
《報告》顯示,我國已經成為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發明專利申請量和商標注冊量連續保持世界首位,版權、著作權等均創新高。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透露,今年1至10月,我國發明專利申請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11%,PCT增長23%,尤其是中國居民在歐、美、日等地的專利申請,更增長了30%以上。
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產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創新能力的最重要指標,也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戰略資源。國與國的競爭,越來越體現在企業之間的較量,而企業間的較量日益表現為知識產權的角力,世界上競爭力最強的企業無不是“創新巨頭”、“專利王國”。
面對國際化的競爭,中國企業面臨著來自知識產權的考驗?!捌髽I走向國際市場,就要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知識產權就是糧草?!备=ㄐ麓箨戨娔X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清濤的深切感觸,來自于一次次代價高昂的教訓。而現在新大陸僅在二維碼讀卡器芯片這一項產品中就申請了120項專利,成為全世界這一芯片的唯一供應商。
上一篇: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才能消弭專利“戰火” 下一篇:國產手機要打專利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