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賽跑 “智者”當先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1年前,隨著天津賽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賽象科技)的負責人在協議書上落筆簽字,中國橡膠機械行業終于結束了數十年的“跟跑”,首次將成套設備出口到以制造業聞名的德國。為德國某著名輪胎企業量身定制設計的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型裝備,是賽象科技潛心打造的自主知識產權產品,提交了多件專利申請,得到了國際市場的高度認可。
截至2014年底,賽象科技已擁有發明專利63件。也許有人會感到詫異,相比通信、生物醫藥等領域的專利“大戶”,賽象科技專利的“絕對數量”并不亮眼。但鮮為人知的是,由于橡膠機械領域技術發展早已進入成熟期,30年來累計提交的中國專利申請量尚不足2500件,所以賽象科技專利的“相對數量”優勢在行業內可謂一枝獨秀?!跋蟆迸c“橡”諧音,因此,“大象賽跑”成為了橡塑機械制造業業內競爭的行話。也正是依靠知識產權完成向中國“智造”的轉型,賽象科技在這場賽跑中一“象”當先,成為了首批127家國家級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名單中橡膠機械行業唯一的入選者。
謀創新:提升意識 點滴積累
1984年,天津橡膠公司的員工張芝泉隨團赴英國鄧祿普輪胎公司參與引進我國第一條子午線輪胎生產線?!暗思抑蛔屛覀円M一套淘汰下來的二手設備?!睆堉ト貞?,技術的封鎖加上昂貴的價格,使得中國企業無法用上本國生產的子午線輪胎,這促使他在60歲時創辦了賽象科技。
沒有太多的噱頭,自成立伊始就立足自主創新的賽象科技,走過了一條踏踏實實研發技術、點點滴滴積累專利的創新之路。起初,賽象科技拆分了外企淘汰的二手設備,反復研究后著力自主開發,生產出了國內第一臺電加熱輪胎鋼絲圈橡塑擠出聯動生產線,這是我國第一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子午線輪胎制造設備?!斑@個‘自主知識產權’,是我們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結果?!辟愊罂萍几呒夘檰杽⑽陌苍诮邮鼙緢笥浾卟稍L時表示,“這從賽象科技早期提交的專利申請類型中便可見一斑,基本上只有實用新型專利申請?!?/font>
這一時期,賽象科技尚未建立行業專利數據庫,不具備提前進行專利布局的條件。往往是產品都售出了,才能根據市場回饋的信息掌握自己與外企核心技術方面的差別,進而提交專利申請。為了激發科研人員的積極性,推動知識產權工作前置,賽象科技修訂了企業的《專利工作綜合管理規定》,并編制了《專利獎勵辦法實施細則》,專利獎勵從科技創新獎勵中脫離出來,自成一體。
不斷改進的激勵機制開始逐漸發揮作用。如賽象科技在2006年研發推出的“四鼓式全鋼絲工程子午線輪胎一次法成型機”,比之前產品的生產效率提高了120%。賽象科技據此提交了2件核心技術的發明專利申請,并形成了多件衍生專利,構成了其在“巨型工程輪胎成套制造技術與裝備”產品領域嚴密的專利保護網。值得一提的是,這個專利項目的發明小組獲得了30萬元的獎勵,此舉大大激發了員工的創新熱情。
求發展:專利護航 走向海外
有了一定知識產權工作積累的賽象科技開始謀求更高層次的發展。劉文安說:“隨著企業的發展,知識產權的作用越來越重要。特別在制造業,模仿抄襲并不少見,但我們用更新換代的技術和建立的品牌來提高門檻進行防御,而且用自主知識產權來保障合法權益。另外在參與國際競爭中,知識產權也是重要資本和競爭砝碼?!?/font>
產品未動,專利先行。2008年,賽象科技開始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等途徑提交國際專利申請,進行知識產權全球布局。2012年,賽象科技的2件美國專利申請獲權,為產品進一步占領國際市場打下了基礎。2013年,賽象科技提交的首件歐洲專利申請“一種特巨型全鋼工程子午線輪胎三維纏貼機構”也陸續在指定進入國家階段的部分歐盟成員國獲權,這才有了上述巨型工程子午線輪胎成型裝備走進德國的后續故事發生。
20余年間,在技術高度成熟、原始創新匱乏的橡膠機械領域,賽象科技已累計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254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114件。截至2014年底,賽象科技已擁有63件發明專利和48件實用新型專利,進行了59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其專利產品“鋼絲胎體簾布自動縫合裝置”還榮獲了2014年度天津市專利金獎。
如今,賽象科技的主要產品不僅在國內市場占有率達到50%以上,部分獨家的專利產品也已成功打入國際市場,法、美、日、英、意等國家的著名輪胎公司都成為賽象科技的客戶。當年向張芝泉出售二手設備的英國鄧祿普輪胎公司甚至由總裁親自率隊,到中國采購賽象科技自主研發的轎車子午線輪胎關鍵設備。依靠知識產權,賽象科技徹底改變了中國企業制造子午線輪胎必須從國外引進設備的歷史。
“賽象科技當年創業的初衷是想為中國人爭口氣,用國內產品替代進口。而如今,我們企業的發展目標則是要讓中國的產品國際化,為中國的裝備制造業在世界上贏得一席之地?!爆F任賽象科技董事長張建浩自豪地表示。
上一篇:不創新就要落后 創新慢了也要落后 下一篇:廣州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三年后將達7.5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