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專家學者聚焦知識產權保護的變化與發展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專家學者聚焦知識產權保護的變化與發展

發布時間:2015.10.10 新聞來源:廣州惟恒知識產權服務有限公司 商標注冊 專利申請 版權登記 知識產權顧問 高新科技/產學研項目申報

       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修改存在哪些爭議、傳統醫藥知識產權應當如何保護、知識產權國際規則發生了哪些調整 —— 一年一度的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年會是我國知識產權理論界的盛會。9月19日至20日,以“厲行知識產權法治,保障創新驅動發展”為主題的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2015年年會在廣州召開,來自國內知識產權理論研究及實務界的代表共600余人參加了此次會議。圍繞知識產權立法、保護等熱點問題,與會代表進行了深入探討和交流。

  修法成為熱點

  我國商標法已于2013年進行了修正,專利法、著作權法新一輪修改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與會的專家學者圍繞我國知識產權立法、修法進行了熱烈討論。

  規范職務發明的獎勵與報酬是專利法修改的一個重要內容,今年4月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專利法修改草案(征求意見稿)》第十六條第二款規定,單位與發明人或者設計人根據本法第六條第四款的規定,約定發明創造申請專利的權利屬于單位的,單位應當根據前款規定對發明人或者設計人給予獎勵和報酬。但有專家認為,這項規定并不能規范現實中所有的情形,如職務發明人所在的單位和專利權人可能并非一致,如今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終審判決的張偉鋒訴3M中國有限公司職務發明報酬案。

  中國科學院大學副教授唐素琴認為,許多大企業認為知識產權管理和職務發明獎勵報酬屬于企業自行管理的事務,政府不需要干預過多,但事實并非如此。職務發明人處于弱勢地位,大企業或企業集團利用其強勢地位,規避法律以達到減少對職務發明人獎酬的情況以不同形式表現出來。因此,立法和司法應當對于不合理的約定或單位內部的規章制度加以必要的限制,從而確保職務發明人的權益,進而維護創新者的發明熱情。

  追續權是著作權法第三次修訂的焦點問題之一。支持著作權法新增規定該權利的學者認為,追續權可以在天價作品與貧困書畫家之間實現利益平衡,激發書畫家的創造熱情,實現公平正義;反對著作權法新增該權利的學者則認為,追續權入法與我國的實際國情不符,微不足道的利益重新分配有可能破壞美術作品市場運作所需的完整產業鏈,因此應當謹慎對待在著作權法中新增追續權的規定。同時還有學者認為,著作權法應當新增公開傳播權的規定。

  我國商標法第十條第一款第八項規定,“有害于社會主義道德風尚或者有其他不良影響的”標志不得作為商標使用。有專家認為,為了應對我國商標注冊中惡意搶注多發的現象,司法實踐中出現了對該規定擴大適用的情形,這種作法值得商榷,因為從法律解釋的邏輯上考慮這樣的擴大適用并不具有合理性。

  保護引發思考

  在此次會議上,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專門成立了傳統醫藥知識產權專業委員會,傳統醫藥的知識產權保護問題成為了此次會議的一大熱點問題。

  中南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嚴永和認為,傳統醫藥是傳統部族在其漫長的歷史過程中所創造的知識、技術、訣竅的總和,我國少數民族擁有十分豐富的傳統醫藥。作為智力勞動的成果,傳統醫藥蘊藏著難以計量的知識產權價值,包括各種衍生的知識產權價值。對我國少數民族傳統醫藥給予適當的保護,實現我國少數民族對其傳統醫藥的知識產權價值,對于促進我國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喬宜夢認為,資源分布不均與生物科技水平的差異,使得“生物海盜”在全球愈演愈烈,傳統醫藥的保護顯得尤為迫切,但目前我國對傳統醫藥保護在理論、立法上都遇到了困境。通過專利法、著作權法、商業秘密法等途徑來保護傳統醫藥都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必須改變傳統的保護模式,建立開源保護模式,即成立傳統醫藥集體管理組織,建立傳統醫藥開源資源庫,設立傳統醫藥開源許可證。通過開源保護模式,不僅有效保護了傳統醫藥,而且平衡了多方利益,實現了傳統醫藥的可持續發展。

  國際規則值得關注

  2014年,中國貿易進出口總額達4.32萬億美元,名列全球第一,中國經貿大國地位的確立,必然對國際經貿規則帶來影響,知識產權規則就是其中重要的內容之一。

  商務部條法司副司長陳福利認為,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后,世界經貿規則開始進行重構,知識產權國際規則也發生新變化,知識產權已經成為當前和今后國際經貿談判的主要內容之一。近年來,美國、歐盟等都出臺了知識產權與本國經濟發展的分析報告,將知識產權視為事關重大的經濟利益,知識產權與經貿規則的結合進一步緊密。西方發達國家主導的《反假冒貿易協定(ACTA)》“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議(TPP)”等,都把知識產權與國際經貿緊密結合起來。

  “隨著國際經貿規則的變化,國際知識產權規則也發生了許多新變化”,陳福利分析認為,首先是知識產權的授權標準越來越高,國際協調越來越強。如專利審查高速路(PPH)、全球資料分享、統一專利審查標準、歐盟統一專利法院、區域貿易談判等。當前進行的許多區域貿易協議談判,涉及到知識產權規則統一化,都體現了國際協調越來越強,領域越來越寬。

  其次是知識產權保護標準越來越高。在執法方面的變化,主要體現在方便知識產權權利人維權為導向,例如舉證責任的倒置,侵權確立后維權費用由侵權人承擔,查封貨物要有權利人到場等。司法保護泛刑事化趨勢明顯,現在知識產權的執法越來越強調刑事的威懾力,如TPP等都涉及到刑事責任。不以牟利為目的的行為,也可以給予刑事處罰,這使得刑事手段的震懾力不斷增強。

  另外,知識產權外部保障機制越來越強,一個國家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的高低,也要納入到國際爭端規則之下進行考量和評價,將來的知識產權要受制于國際經貿協議的規定。例如,截至目前,世界貿易組織(WTO)已經處理了12起與知識產權相關的案件,其中一起案件涉及到中國,而且該案是第一次涉及到執法問題。(知識產權報 記者 魏小毛)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申請注冊商標損害瓶貼類在先外觀設計專利權的判斷
下一篇:著作權審判相關問題研究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