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審查工作十大熱點事件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法規 - 專利
伴隨著歲月急匆匆的步履,2016年的鐘聲已經敲響?;厥?015年,在“數量布局、質量取勝”新理念和“高水平創造、高質量申請、高效率審查、高規格授予”新思路的指引下,我國專利審查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專利審查質量進一步提升,審查效率進一步提高。專利審查工作向前促進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向后促進專利市場價值實現的雙向傳導作用日益凸顯。為此,本版特推出“2015專利審查工作十大熱點事件”,共同回憶2015年專利審查領域的精彩點滴。
01 我國專利審查走過30年
2015年4月1日是我國專利法實施30周年,與此同時,我國專利審查也走過了30年的歷程。從1985年4月1日國家知識產權局(原中國專利局)受理第一件專利申請起,隨著創新能力的增強,我國專利申請量持續增加。2014年,我國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3種專利申請已增至236.1萬件。
面對專利申請量快速增加給審查工作帶來的巨大挑戰,國家知識產權局多措并舉,實現了審查能力的持續提升。201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全年審結專利申請189萬件。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3種專利審查周期分別為21.8個月、3.5個月、3.7個月。
點評:
30年,從零起步,國家知識產權局通過不斷完善法律法規、建立科學的審查質量管理體系,加強審查員隊伍建設,實現了審查綜合能力的持續提升。循著“高水平創造,高質量申請,高效率審查,高規格授予”的新思路,中國專利審查正迎著朝陽闊步前行。
02 《專利審查工作“十二五”規劃》收官
2011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了《專利審查工作“十二五”規劃(2011-2015年)》,明確了“十二五”期間我國專利審查工作的總體目標、主要任務和措施等。5年間,國家知識產權局相關部門不斷提升專利審批能力,完善專利審查標準,提高專利審查質量,積極推進基于審查資源的社會服務和審查業務國際合作,扎實做好學術研究,不斷加強審查業務管理能力、審查文化、審查人才隊伍建設,順利實現了規劃發展目標,為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審查工作的收官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點評:
“十二五”期間,國家知識產權局經過不懈努力,進一步提升了專利審查綜合能力,有力支撐了全國專利事業發展戰略目標的實現,專利審查在專利創造、運用、保護、管理過程中發揮的作用日益明顯,審查業務的國際影響力明顯提升。未來,在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的進程中,專利審查發揮的重要作用將得到進一步顯現。
03 專利復審委員會成立30周年
2015年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成立30周年。30年來,專利復審委員會伴隨著我國專利事業的發展而快速成長,聚焦專利復審和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審查兩大核心業務,不斷加強人才培養,為支撐我國專利制度有效運行,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截至2014年底,專利復審委員會累計受理專利復審請求案件11.8萬件,審結案件9.1萬件;受理專利權無效宣告請求案件3.8萬件,審結案件3.4萬件;參與行政訴訟近1萬件。在復審及無效案件請求量不斷增加的情況下,復審案件審查周期控制在14.6個月,無效案件審查周期控制在7.2個月,這一水平與全球其他知識產權局相比,處于領先地位。
點評:
專利復審委員會自成立之初,就肩負著提高專利質量,保護專利權人合法權益及社會公共利益,促進科學技術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使命。30年櫛風沐雨,30年砥礪前行,專利復審委員會已探索出一套較為完備的審查質量管控和審查周期管理制度,正努力為知識產權強國建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04 專利質量助推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在“數量布局、質量取勝”新理念的指引下,2015年,我國專利質量持續提升。專利質量是由發明質量、專利申請質量和審查質量共同決定的。在提升專利審查質量方面,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質量保障機制日臻完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各審查部門設立了質量保障處,進一步加強了審查部門的審查質量保障以及同領域的審查質量交流。同時,國家知識產權局不斷完善審查業務指導體系和質量保障體系,并通過各種舉措幫助審查員解決專利審查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進一步促進審查標準執行一致。
此外,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還通過采取各項措施,不斷提升專利申請質量,并持續開展質量評價工作,這對于提升專利質量起到了重要促進作用。
點評:
目前,我國雖然已經成為知識產權大國,但“大而不強、多而不優”的矛盾仍然比較突出,迫切需要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專利質量的持續提升,使專利審查向前促進科技創新水平提升,向后促進專利市場價值實現的雙向傳導作用進一步顯現。
05 開展新審查員獨立審查上崗評估工作
2015年10月,為促進專利審查質量和水平的提高,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審查隊伍,國家知識產權局舉辦了新審查員獨立審查上崗宣誓儀式,以增強審查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目前,在部分專利審查協作中心的審查隊伍中,新審查員人數較多、占比大,年輕審查員成為審查工作的主要力量。因此,不斷加強隊伍建設,提高審查員的素質和能力是提升專利審查質量的基本要求和保障。
國家知識產權局黨組在2015年重點工作中明確提出,要促進專利審查質量和水平的提高,加強對新審查員獨立上崗前的業務指導,并首次提出要對新審查員開展獨立審查上崗評估工作。目前,各審查部門共有900余人通過獨立審查上崗評估,走上獨立審查崗位。
點評:
近年來,我國審查員隊伍建設和審查能力建設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加強對新審查員的業務指導和獨立審查上崗評估,既有利于增強審查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同時也可以樹立和維護我國專利審查的公信力。
06 CEPCT系統正式上線
為了進一步提高我國PCT專利申請和審查的電子化和自動化水平,國家知識產權局于2014年完成了適合廣大中國申請人使用、提交電子申請的中國PCT國際階段審查及流程管理系統(CEPCT),目前該系統成為了PCT國際專利申請提交的主要方式,全面提高了我國PCT專利申請的受理效率。據統計,截至2015年11月底,國家知識產權局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達到2.6萬件。
CEPCT系統由國家知識產權局自主開發,是集PCT國際專利新申請和中間文件提交、案件管理、信息查詢、通知書接收、網上支付為一體的PCT電子申請系統,并為申請人提供了在線網站和離線客戶端兩種提交方式。該系統優點在于傳輸文件速度快、效率高,更為中間文件的電子提交提供了規范的模板,使得社會公眾申請PCT專利更為快速和便捷。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全國開展了8期CEPCT系統的推廣活動,得到了廣大申請人的認可,反響熱烈。
點評:
CEPCT系統的開發,大大提高了國家知識產權局與各代理機構之間的溝通效率,為廣大申請人提供了便利。
07 搭建云審查信息共享交流平臺
在“互聯網+”大潮席卷之下,為加強各國專利審查員間的信息共享和業務交流,不斷提升審查質量和效率,2015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打造的線上專利審查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云專利審查系統(CPES)正式上線。
CPES系統的一大特色是專利審查信息資源豐富、操作便捷。目前,該系統已經匯聚了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歐洲專利局、日本特許廳、韓國特許廳、美國專利商標局等14個機構的約82萬件專利案件信息。系統還實現了一站式查詢,審查員只需輸入一個案件號碼,便可以清晰地查看當前案件及其同族案件的檢索報告、審查意見通知書、著錄項目信息及公開公告文本等所有審查案卷信息。
CPES系統的另一大特色是為用戶提供了9種語言的界面以及中、英、日、韓等12種語言的互譯工具。借助該平臺,各國專利審查員可以實現審查業務的在線交流。
點評:
CPES系統為各國審查員的溝通搭建了橋梁,有利于提升審查能力、提高審查質量、縮短審查周期、降低審查成本。同時,該系統還有助于提升國家知識產權局審查業務能力和信息化建設水平,以及在審查業務領域的國際合作能力。
08 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
評價報告請求量突破1萬件
作為外觀設計專利初步審查制度的有益補充,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有效提升了專利權的穩定性,正逐漸得到社會公眾的認可和重視。2015年8月,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量累計突破1萬件。
目前,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量較大的產品類型主要集中在家具和家居用品、燈具、包裝、通訊、交通設備等領域。從社會公眾反映來看,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在法院訴訟、電商平臺維權、海關備案等方面發揮了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據統計,自2010年7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以來,請求數量呈逐年快速增長態勢。2010年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量僅為33件,2011年為390件,到2014年這一數字已達到4052件。截至2015年8月15日,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請求量已達3311件,比2014年同期增長53%。
點評:
1萬件是一個里程碑。隨著我國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制度的優勢不斷體現,外觀設計專利權評價報告也將被越來越多的社會公眾所認可。
09 專利復審委員會啟動智能審查項目
近年來,隨著我國專利申請數量的不斷增長,專利復審及無效案件請求量也呈快速增長態勢。為了解決案件請求量與人員增長不匹配這一矛盾,同時應對未來專利復審及無效案件請求量激增所帶來的挑戰,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復審委員會啟動了智能審查項目。目前,由其組織實施的“復審無效立案及流程管理系統”已進入前期開發準備階段,該系統預計于2017年底上線試運行。
該系統將實現基于結構化數據的系統自動審查,通過審查規則前移和在線交互式辦理,實現復審無效新請求的自動接收及自動立案,同時利用技術手段解決紙件文件的遞交問題。未來,專利復審委員會還將嘗試提供審查輔助管理工具,實現案由自動撰寫、當事人交流平臺,以及對個人工作進行高效管理,逐步探討合議組智能審查、決定的案由部分智能撰寫的可行性。
點評:
智能審查系統的推出,將進一步提升專利審查工作的效率和專利復審委員會的服務水平,不斷滿足社會公眾日益旺盛的創新需求。
10 2015年“萬里行”活動圓滿結束
2015年,國家知識產權局先后赴廣州、西安、宿遷、杭州等地舉行“知識產權走基層 服務經濟萬里行”活動,活動內容包括知識產權實務技能培訓、發布相關產業專利態勢分析報告等,審查員從不同角度為當地企業提供專業服務,助力當地創新發展,贏得各方頻頻點贊。
此次“萬里行”活動以服務產業需求,提升知識產權競爭力為主題,通過統籌協調各方知識產權公共服務資源,助力地方經濟社會和產業發展。
活動中,審查員從審查實踐出發,與企業相關負責人面對面交流,在專利申請、技術研發趨勢、產業專利布局等方面為他們提供幫助。
點評:
該活動充分發揮了知識產權連接創新和市場的橋梁作用,有效推動了地方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同時,審查員豐富的審查實踐經驗,不僅能為企業提供專業的服務,也幫助他們了解了產業和技術發展趨勢,有利于審查員更好地開展審查工作,實現了雙方共贏。
?。ū景嫖淖钟杀緢笥浾邊瞧G、王康、馮飛、陳景秋,實習記者李俊霖采寫,事件排序不分先后)
上一篇:高新技術產業仍處微利時代 中小企業亟待支持 下一篇:知識產權局暢談如何加快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