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專利與市場攜手共舞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法規 - 專利
一面是孫建華懷揣專利,苦等十年,才等來融資開發實用產品;一面是思遠重工不堪研發投入的壓力、專利泄密的風險,不愿研發、申請專利……兩幅畫面重疊,映出的正是專利供需的失衡。
今年1月,全國知識產權局局長會議透露這樣一組數據:“十二五”期間,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3件,發明專利申請受理量躍居世界首位并保持領先地位。
近幾年來,在數量上,我國的專利擁有量已不算少。但投映到市場中,“泡沫效應”仍然明顯:一方面,大量專利沉睡、過期,甚至被主動放棄;另一方面,國內企業在出口業務中的專利保護意識不強,常會遭遇專利權糾紛。
在數量增長的基礎上,要讓專利更好地協助企業闖天下,求精已是迫切之舉:讓專利的申請和保護都更精準地指向市場熱點、痛點,減少專利保護費用的無效投入,規避成本浪費;在全球市場競爭中,更好地運用專利武器,搶占先機。
這一切,都需要市場之手做導向。正如新力光源所作的:專利保護以市場趨勢為標尺,有所為有所不為。
產與研充分融合,專利與市場攜手共舞,才能真正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專利也才能真正體現出“含金量”。(夏麗莎)
上一篇:如何織好商業秘密保護網 下一篇:智能機器人產業需資本與技術深度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