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智能硬件企業靠什么擺脫“窘境”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智能硬件企業靠什么擺脫“窘境”

發布時間:2016.03.28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智能手環、智能路由器、智能插座、智能項鏈、智能晾衣架……近幾年,各種“小而美”的智能硬件產品紛紛嶄露頭角,改變著人們的日常生活。很多企業投入到相關智能產品的市場大潮中,希望能在萬物互聯的時代占據風口。然而與此同時,一系列關于智能硬件的負面消息卻也紛紛曝出:年初,小米使用自己尚未授權的專利為小米手機做廣告,被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罰款3萬元;在剛剛過去的央視“3·15晚會”上,無人機、汽車、洗衣機、烤箱等數款智能硬件漏洞也被曝光;就連走出國門參加美國國際消費電子展(CES),也出現了中國電動滑板廠商因涉嫌侵犯專利權而被美國聯邦法警沒收展品的情況……一時間,智能硬件企業如何為自己的產品撐起“保護傘”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討論。在筆者看來,改變智能硬件企業的“窘境”,需要良好的知識產權布局和全面的保護。


  以兒童智能手表為例,據有關媒體報道,截至2015年底,全球范圍內關于兒童智能手表的專利申請約180件,其中美國相關專利申請30多件,申請人主要集中在摩托羅拉、IBM、FITBIT等公司;中國的相關專利申請約110件,申請人主要集中于廣東小天才有限公司、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深圳朗亞科技有限公司??梢?,國內從事智能產品研發、生產的企業專利申請數量并不少,但對Z-Wave、wifi等智能硬件核心技術的研究,國內的企業卻并沒有跟上,在大數據技術、語言識別技術、圖像識別技術等各類與智能硬件息息相關的新技術的專利布局和保護上也沒有盡心盡力。因此,國內不少智能硬件產品在上市后不久就遭遇侵權“煩惱”、被曝存在安全漏洞,專利“利器”沒有充分發揮出“保護傘”的作用。


  筆者認為,核心技術的科研、專利布局和知識產權保護是智能硬件“保護傘”的“傘骨”,相關企業不僅要及時跟上,還要在前述基礎上參與或建立相關技術標準的制定,為以后更廣泛的行業或產業應用打下堅實的基礎。以國內智能硬件領域的專利“大戶”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依靠自身的知識產權“內功”,助推智能硬件產品的發展。該公司的行車記錄儀,從用戶最關心的行車安全角度,將與圖像拍攝的清晰度相關的技術(如自動追焦,定焦等技術)進行專利布局,保障用戶安全,并據此占領了大片市場份額。


  雖然遭遇了一系列負面消息的打擊,但對于作為朝陽產業的智能硬件領域而言,還可謂“亡羊補牢,為時未晚”。未來,智能硬件企業不僅要持續加強研發投入,更要對創新成果進行全面的知識產權布局,堅決打擊侵權假冒產品,并在技術上為其安全提供保障。只有讓核心專利成為智能硬件產品安全的“保護傘”,才能贏得消費者的信賴與好評,才能走出“窘境”,才能促進智能硬件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弋 涯)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智能機器人產業需資本與技術深度融合
下一篇:“槍手”寫劇本,署名權歸誰?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