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問3》和《瘋狂動物城》差的是IP?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IP,這個明顯帶有本土特色的詞匯不能代表知識產權,它帶有的粗暴的商業邏輯甚至會傷害版權本身。在追逐商業利潤的路上,資本一次次將觸角伸向優秀的版權作品,而觀眾有時會因為審美疲勞而厭煩原作品。開拍《葉問3》之前,《葉問1》《葉問2》的安姓制片人就有這樣的疑慮。但投資方繞過了這位制片人和她的建議--因為商業利潤的誘惑擺在那。抱著這樣的邏輯,《葉問3》出現票房作假也就不足為奇了。如果葉問這位功夫大師在世,不知道會作何感想。版權沒有錯,錯的只能是人。
就在《葉問3》發行方斥責“抹黑” 《葉問3》的言論時,同日上映的《瘋狂動物城》強勢逆襲,這里的逆襲指排片率和票房。南方人物周刊文章《<瘋狂動物城>--體面逆襲的底層代碼》寫道:“2016年3月4日《瘋狂動物城》在中國大陸以14.6%排片率拿下首日2241.1萬的票房,與同日上映的《葉問3》以40.9%的排片率拿下1.48億相比,我們仿佛感覺到迪士尼并未對此片寄予厚望。然而,為什么一周之后的3月12日《瘋狂動物城》卻以32.9%的排片率拿下超過1.65億的單日票房,并打破了《功夫熊貓3》剛剛在1月創下的動畫電影內地單日1.27億的票房紀錄。而此刻飽受虛假票房爭議的《葉問3》單日排片率和票房分別跌到18.4%和3200萬”,時至今日,《瘋狂動物城》以29.14%的排片率繼續刷新它總票房過10億的記錄,而《葉問3》5.85%的排片率已經可以忽略不計。時間會檢驗一切。
深陷“幽靈場”丑聞的《葉問3》與《瘋狂動物城》差的不是IP,票房已經近8億的前者似乎在商業上也算取得了較大成功,但它豆瓣6.5的評分確實配不上這個成績?!动偪駝游锍恰范拱?span lang="EN-US">9.3的評分是動畫片歷史最高得分之一,新浪微博《瘋狂動物城》12.6億次的瀏覽量比《葉問3》的5500多萬多出的不僅僅是數字,更是觀眾對影片本身質量的辨識。此前傳言《葉問3》推遲上映是因為“與院線作假協議沒有達成”,如此多的“作假”不正說明了其虎頭蛇尾的票房成績的原因嗎?其實,與其說《葉問3》敗給了《瘋狂動物城》,不如說它敗給了自己。票房造假這種對公眾辨識進行欺騙的行為,就像是耍小聰明,最終愚弄的一定是自己。將簡單粗暴的商業邏輯凌駕于內容之上,焉能不???!相反的,《瘋狂動物城》的成功依然建立在迪斯尼那種動物比例都要嚴格調查的嚴謹的工匠精神上,當觀眾每看一遍都可能發現新彩蛋時,當萌寵樹懶片段被一遍遍點擊時,《瘋狂動物城》當然應當獲得成功。
《葉問3》把勁兒使錯了地方。資本的天性是增值,資本和IP結合后出現亂象在目前也屬正常,畢竟國內知識產權事業起步晚,弄不清知識產權和IP很正常。紅極一時的《捉妖記》也曾有票房造假的丑聞。但諸如此類的失策告訴相關人士這樣一個道理:對IP和觀眾都要抱有敬畏之心,文化比資本更有力量。沒有這樣的精神,再多的IP也沒用。君不見,迪斯尼和皮克斯本身已經成為了所謂的“IP”,在工匠精神的打磨下,觀眾相信它可以塑造更多的樹懶Flash,更多的冰雪女王,而你們知道《葉問3》《捉妖記》是誰投資的嗎?(高適)
上一篇:專家熱議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 下一篇:央視下“版權棋”:心中有招 步步為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