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槍手”寫劇本,署名權歸誰?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在國內編劇行業,有些著名編劇雇傭年輕的編劇當‘槍手’,一集只需給他們幾千元至一萬元的酬勞,就能獲得劇本署名權以及二三十萬元的片酬,這是否合理合法?”在近日中國作家協會舉行的“影視文學版權保護研討會”上,著名編劇李功達提出的這一問題,引發與會者的熱議。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國內編劇行業中,“槍手”普遍存在,甚至有“做‘槍手’是編劇的必經之路”的說法,很多名氣不大的編劇給資深編劇當“槍手”,一些知名影視劇都是由這些“槍手”創作的,但這些“槍手”不僅收入低,更沒有署名權等,由此引發了一些糾紛。那么,“槍手”能否擁有署名權?他們應如何確保自己的合法權益?研討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知識產權中心主任李明德、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學院院長張平等共同探討了“槍手”的權益保護之道。
代筆創作受到關注
據了解,在國內影視行業,“槍手”一般分為3種類型:第一種是代筆,只收稿酬,是真正意義上的“槍手”;第二種是參與討論和執筆,完成后再由經驗豐富的編劇定二稿;第三種則是提供一些創意和對劇本進行潤色加工。在創作中,一般由知名編劇寫好劇本分集大綱,讓“槍手”寫分集劇本;有時則是從大綱、分集大綱到分集劇本,都由“槍手”來完成的?,F在很多知名編劇成立工作室,就是采用這種“團隊作戰”的模式,個別“槍手”的稿酬可以達到幾萬元一集。但“槍手”最想要的還是署名權。
李功達是創作了《青春之歌》《北京人在紐約》《“九一八”大案紀實》《金海岸》等很多電視劇劇本的知名編劇。在劇本創作中,他認識了很多這樣的“槍手”,他們會為了獲得署名權而主動降低稿酬。其中,有兩位北京電影學院畢業的年輕編劇已有5年為“大腕”當“槍手”的經歷,創作出多部熱播的影視劇,但從來沒有署名,稿酬每集也沒有超過一萬元。目前,李功達在與他們合作創作劇本,稿酬為一集兩萬元,且為他們署名?!昂芏酂岵ビ耙晞≈械膭撘?,都是這些年輕人想出來的,但最后沒有獲得署名。這是一批很有才華的年輕人,如何保護他們的創意成果,如何保護他們的創作積極性,這是影視行業需要解決的一個新課題?!崩罟_呼吁。
“槍手”這一現狀也引起張平的關注。她表示,包括“槍手”在內的創作者作品著作權轉讓非常普遍,很多署名作者給出創作主線或素材,由“槍手”進行具體創作,這已成為劇本創作的新趨勢。很多影視文化公司都有一個寫作團隊,而署上知名編劇的姓名,且形成很好的品牌效應。張平同時指出,著作權與專利權和商標權不同,強調的是人身權利,不為“槍手”署名,就容易出現人身權的糾紛。隨著編劇行業里的“槍手”日益增加,會引發越來越多的法律糾紛。
規范授權保護權益
在著作權法中,人身權和財產權是分離的,署名權屬于人身權。張平指出,計算機軟件可以通過約定來確定署名權的歸屬,但對于劇本這種作品,在著作權法上無法進行這樣的約定。她表示,在實踐當中,一般是作品沒有發表之前可以通過合同進行約定署名權,如果已經發表了,則不能再轉讓。
對于作品在沒有發表之前可以通過合同約定署名權這一觀點,李明德認為,在著作權法中,署名權不可以轉讓,任何合同的簽訂,不應當違反法律規定。他認為,如果有“槍手”去主張自己的署名權,會獲得法院的支持?!昂贤旧聿荒苓`反法律的規定,否則就是無效合同?!崩蠲鞯卤硎?。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庭前庭長蔣志培博士也認為,作品的財產權可以轉讓,人身權不能轉讓。因此,在文化產業中,對于組成團隊進行作品創作,最后通過合同對署名權進行約定,這種合同是否合法,目前在法律界有很大的爭議。
在署名權爭奪中,“槍手”如何證明該劇本是自己創作的?北京市雙全律師事務所主任鄧江華認為,進行證據保全很重要,如“槍手”可以在交稿之前將作品發給自己的實名郵箱或自己親戚朋友郵箱,注明這個作品是自己受某某委托創作的,價格是多少等,而銀行匯款記錄也可以做印證,這些都可以成為“槍手”維權的有力證據。鄧江華強調,包括“槍手”在內的編劇在維權時,應該聘請專業的律師來處理各種事宜。
除署名權外,“槍手”糾紛還涉及“槍手”收入沒有保障以及作品著作權的歸屬等問題。對于報酬問題,鄧江華認為,可以通過合同來約定報酬,明確付款期限。對于劇本署名者向“槍手”講述故事大概,由“槍手”編寫故事細節的情況,著作權歸誰所有,李明德認為,只單獨提供想法的行為不是創作,而將這個想法落實為具體的情節,才是具體的創作。
如何有效解決“槍手”引發的著作權問題,激發原創者的積極性?李功達建議,首先,創作者的影視作品的合同一定要符合法律規范,由律師來代理創作者處理這些事宜。其次,中國作家協會等行業協會在會員自愿的情況下,可以把影視改編權等作家們的權益集合起來,在這一平臺上進行規范的授權與開發,充分保護作者的合法權益,從而提升作品創作的水平。(記者 竇新穎)
上一篇:科技與企業要形成完整的創新鏈 下一篇:為知識產權運營引入“源頭活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