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商標侵權頻發 依法規制迫在眉睫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為進一步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解決圍繞電子商務、互聯網+而日益凸顯的網絡商標侵權問題,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日前開展專項調研,立足海淀區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核心區的區位優勢,著眼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背景下創業者商標侵權風險的預防,總結了網絡商標侵權現狀、特點、原因、發展趨勢及類型化問題。
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發布的有關網絡商標侵權案件的調研報告顯示,在未來相當長的時期內,涉網商標侵權案件數量將繼續保持持續增長的態勢。
而關于網絡商標侵權的案例屢見不鮮,如360公司以360貸貸網侵犯其注冊商標專用權為由,向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商標侵權訴訟,請求判令360貸貸網停止侵犯其涉案注冊商標專用權的行為,停止使用并注銷“www.360daidai.com”域名,賠償其經濟損失及訴訟合理開支共計3000萬元。
近年來,商標侵權案在各行各業時有發生,一些互聯網企業開始作為原告,發起針對其他互聯網公司的商標侵權訴訟時有發生,如騰訊公司就萌我愛等多家公司仿冒“英雄聯盟”“天龍八部”等數款游戲起訴商標侵權;外資游戲巨頭威爾烏公司起訴DOTA游戲商標侵權;小米公司也開始著力打擊以“小米”為宣傳噱頭的手機APP及P2P金融平臺等。
據了解,自2015年以來,受立案登記制及我國推進互聯網+戰略的影響,涉及網絡商標侵權案件數量明顯增長。網絡商標侵權案件所涉及的領域,不僅包括日常生活中的購物、娛樂、旅游、美食等領域,亦開始涉及理財、融資、信貸等金融領域。2015年以來,各地人民法院受理了多起涉及網絡游戲仿冒、侵犯注冊商標專用權及不正當競爭的案件,預測游戲產業可能成為侵權案件的重災區。
伴隨著網絡經濟的發展,更多企業將業務從線下發展到線上,網絡環境下商標侵權現象急劇增加,如域名搶注侵犯商標權、網絡廣告和網絡鏈接中的商標侵權等。一方面,處于新興階段的中小企業普遍缺乏商標意識,也是造成該類糾紛數量增多的重要原因。很多域名、商標投資者為了獲取巨額經濟利益而非自己使用,緊盯熱門、常用、高頻詞匯申請注冊了多件商標或者與知名商標相同的域名,待價而沽,伺機提起侵權之訴;另一方面,由于網絡的全球性、虛擬性和客觀性并存,以及科技含量高等特點,使得對網絡商標侵權的監管變得復雜。
隨著互聯網+戰略的提出,大批創業者紛紛加入競爭本就激烈的互聯網行業中,使得APP名稱、游戲侵權等新類型案件層出不窮,對網絡商標保護帶來了挑戰。事實上,網絡上的商標使用相對于傳統意義商標使用而言,不過是傳統商標使用在網絡領域的延伸,由此網絡商標侵權亦是傳統商標侵權在網絡領域的發展,其改變的只是形式和手段,但在法律適用上應遵循相同的條款。二者不同之處在于網絡商標侵權對象的無形性、侵權地的不確定性、侵權證據的隱匿性。這些不僅使網絡商標侵權的手段、方式等發生了變化,發生的頻率有所增加,而且使得網絡商標侵權的主體和對商標侵權案件的管轄權難以確定。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背景下,每個市場主體都應認識到商標侵權的法律風險,既對權利人造成損害,也對消費者利益造成損傷,對競爭秩序造成破壞,一個企業的價值更體現在品牌上,不良企業“傍名牌”會導致品牌權利人的品牌價值減損。因此,如何在現有網絡環境下樹立商標品牌、防止商標侵權、減少商標糾紛,將是規制不正當競爭的不二法則?;ヂ摼W環境下的競爭不僅是商業實力的競爭,更是綜合實力包括法律風險意識的競爭。因此,廣大互聯網企業、創業者必須樹立商標法律意識,健全商標戰略,采取多種措施預防和避免網絡商標侵權的發生。但目前的主要問題是,很多互聯網創業者對知識產權并非一無所知,多數情況下,其對知識產權有所了解,并特意去通過這種方式推廣自己的產品和品牌,同時,一些企業也考慮到侵權的成本。保護網絡商標的相應權利,一方面需要加大處罰力度,提高商標侵權法定賠償數額,嚴懲不良企業“傍名牌”等不法行為。另一方面,商標侵權對于受害者來說,不僅是經濟上的損害,還有一些無形的聲譽上的損害。因此面對商標侵權行為要積極應對,被侵權者應樹立品牌維權意識,敢于和勇于維權,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才能對企圖“傍名牌”或“搭便車”的潛在侵權者產生震懾力。(吳學安)
上一篇:知識產權相關指標列入國家級經開區考核評價體系 下一篇:谷歌打敗專利流氓:省下近億美元罰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