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發展 知識產權先行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今年5月底召開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兩院院士大會、中國科協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要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而奮斗,為我國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的科技事業發展確立了奮斗目標并提出了工作要求。
知識產權通過法律制度的形式將科技創新成果予以產權化,從而促進科學技術的產業化和市場化,真正實現科學技術與生產力的結合。世界近現代歷史上發生的幾次重大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的經驗也表明,科學技術能夠成為第一生產力,知識產權制度功不可沒。因此,為了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目標,推動我國的科技創新成果確實轉化為生產力,知識產權工作必須以提高和強化創新主體對科技成果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為著眼點。這與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提出的要求是一致的。
對此,筆者認為,在科技成果的創造方面,要積極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的分配政策,包括提高科研人員成果轉化收益分享比例,指明要通過經濟激勵來發揮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知識產權具有激勵創新的功能,即賦予創新者在一定的時間內對其創新成果享有專有權。這樣不僅為創新者收回成本提供了可能性,而且能激勵更多人投入到創新活動中去。為充分發揮知識產權激勵創新的功能,我們一方面要采取各種措施促使創新者將自己的創新成果知識產權化,為創新成果的市場化奠定基礎;另一方面要以知識產權利益分享機制為紐帶,探索完善創新成果收益分配制度,提高骨干團隊、主要發明人收益比重,保障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從而實現社會創新活動廣泛持續進行。
就科技成果的保護方面,要加強知識產權保護,要增強我們引領商品、資本、信息等全球流動的能力,要增強參與全球經濟、金融、貿易規則制訂的實力和能力。知識產權制度可以有效地制止未經創新者許可而違法使用其創新成果的行為發生,從而為創新活動提供一個公平有序的競爭環境。對此,筆者認為,就國內層面而言,我們要發揮司法保護的主導作用,繼續加大對各類知識產權侵權行為和犯罪行為的懲治力度,增強全民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強化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的基本保障作用。就國際層面而言,隨著我國國際貿易科技含量的不斷提高,我們要密切關注和積極參與各類知識產權國際條約的談判制定進程,預測分析它們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可能影響,并制定相應的對策。
在科技成果的運用和管理方面,要加快完善科技成果使用、處置、收益管理制度,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要完善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培養造就一大批熟悉市場運作、具備科技背景的創新創業人才。在制度方面,由于企事業單位是創新成果市場化的主體,而具體從事創新活動的是企事業單位員工,為了厘清單位與員工之間的關系,我們要鼓勵和引導企事業單位依法建立健全發明報告、權屬劃分、獎勵報酬、糾紛解決等職務發明管理制度。同時按照相關政策規定,鼓勵國有企業賦予下屬科研院所知識產權成果處置和收益分配權。在人才方面,目前我國具備科技、經濟、管理和法律等綜合知識背景的高層次知識產權人才匱乏,難以滿足知識產權事業快速發展的實際需求,也對科技成果的運用和管理形成了遲滯。為此,我們要從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強化知識產權人才引進、優化知識產權人才評價、優化知識產權人才環境等方面入手,加強知識產權專業人才隊伍建設。
綜上所述,正如全國科技創新大會所提出的“科技創新、制度創新要協同發揮作用,兩個輪子一起轉”,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落實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目標,我們必須在知識產權工作中不斷進行制度創新,通過制度創新來推進我國科技創新事業的不斷發展。創新驅動發展,知識產權先行。
上一篇:企業名稱可以用作商標嗎? 下一篇:向三星索賠8000萬,華為又起訴美國運營商T-Mobile侵犯專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