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知識產權“金鑰匙”開啟精準扶貧之門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行業資訊

知識產權“金鑰匙”開啟精準扶貧之門

發布時間:2017.11.10 新聞來源:知識產權報

——第二十四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開幕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睅愚r民群眾脫貧致富,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一戰。在11月5日開幕的第二十四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上,全力助力脫貧攻堅成為最大特色。

  “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睂嵤┚珳史鲐?,增強“造血”功能,將專利產業化項目與扶貧實踐對接,是知識產權助力扶貧攻堅的專長和優勢所在。將荒山瘦土化為“風水寶地”,知識產權大有可為,大有作為。

  脫貧攻堅成果豐碩

  3000多家涉農企業成為參展主體,43個專題展覽內容豐富,1900多項農業科技新成果集中亮相——記者在此屆農高會現場發現,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助力脫貧攻堅成果豐碩,亮點突出。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一個不能少,共同富裕路上,一個不能掉隊”的橫幅醒目高懸,11月5日下午,首屆脫貧攻堅楊凌論壇拉開帷幕。會場外,科技扶貧精準脫貧主題展、楊凌農科助力脫貧攻堅展、陜西各地市脫貧攻堅展等展區人頭攢動,火爆異常。

此屆農高會把全力助力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特色,首次設立脫貧攻堅館,設標準展位680個,以“脫貧攻堅與全面小康”為主題,圍繞科技扶貧、產業扶貧兩大板塊,展示農業科技在脫貧攻堅方面取得的新成效,提升農業科技示范輻射效應,為陜西省乃至全國脫貧攻堅貢獻“楊凌力量”。

  “脫貧攻堅是當前全黨、全國的‘頭等大事’‘第一民生工程’和最大的政治任務?!标兾魇「笔¢L馮新柱表示,楊凌示范區積極主動在貧困地區布局建設農業科技示范推廣基地302個,以科技創新助力貧困人口產業脫貧,為省內外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發揮了重要作用。

  陜西省生物農業研究所參展的“蘋果早期落葉病生物綜合防治專利技術”,讓圍觀咨詢的果農們眼前一亮。2008年以來,這項技術在蒲城和白水示范園區300多畝果樹中進行生物防治示范,與使用化學農藥對照果樹葉綠素提高20%,產量提高15%以上。

  一組數字記錄了楊凌脫貧攻堅戰的豐碩戰果:成立20年來,楊凌示范區累計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393項;2010年以來,審定動植物新品種482個;擁有中國發明專利6935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30.8件,居陜西省首位。

農業知識產權的“楊凌符號”,正在中國現代農業閃耀光芒。在楊凌,以西農979、小偃22為代表的小麥新品種累計推廣1億多畝,增產糧食25億公斤;陜油8號等油菜新品種累計推廣1200多萬畝,是我國雙低油菜中推廣面積最大的雜交油菜品種,“楊凌良種”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出貢獻。

  知識產權持續發力

  重農固本,安民之基。在加速農業科技創新的同時,必須將創新成果轉化為能被依法保護的知識產權,才能將科技創新優勢轉化為市場競爭優勢。

  “產業扶貧是脫貧的治本之策,沒有產業發展帶動,缺乏產業支撐,脫貧難以持續?!鼻安痪?,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局長巨拴科在商洛市鎮安縣開展扶貧調研時提出,要發揮知識產權工作優勢,積極引進龍頭企業,把食用菌產業做大、做強,使其成為村集體經濟的支柱產業,帶動全村農民脫貧致富。

產品增值,產業增速,村民增收。如今,鎮安縣食用菌產業逐步發展壯大,成為脫貧攻堅的“主力軍”,帶動一批村民走上致富路,走進農高會展示交易現場。11月5日,楊凌農高會首次舉行知識產權精準扶貧產品展示交易會,陜西省知識產權局和楊凌示范區管委會等單位向知識產權精準扶貧試點戶頒發證書。包括鎮安縣西華村野生木耳等來自陜西省各個地方的22個知識產權扶貧相關產品在展會上亮相。

  “通過知識產權工作提升產品價值,才能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把知識產權工作同精準扶貧工作結合起來,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工作的優勢,探索一條知識產權助力精準脫貧之路,是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重要使命?!标兾魇≈R產權局黨組書記侯社教表示,舉辦此次展示交易會,就是希望發掘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生態優勢的健康綠色產品,為貧困地區產業發展開拓新路徑,為貧困地區群眾早日脫貧增添新希望。

  走進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團,一臺自動削面機引起了記者的注意?!拔疫@臺機器削出的面條,足以和手工面媲美?!? 來自武功縣代家鄉的發明人王靠利告訴記者,每屆農高會他幾乎都來參展。多年來,王靠利憑著自己的樸實勤奮和善學好鉆的不服輸精神,完成了一件又一件的發明專利。隨著節能無塵白灰粉碎機、多功能小吊車、新型節能點焊鉗等10多個產品研制問世,老王也成為當地小有名氣的“機械專家”。

除了展出眾多新型專利產品之外,國家知識產權局展團還在特裝展位集中展出了國家知識產權運營公共服務平臺軍民融合(西安)試點平臺,12330知識產權維權援助中心,陜西省知識產權律師協會,陜西省企事業專利保護協會及知識產權與農業生態化、農業機械化、農業產品質量安全、農業標準化、現代農業等專題。一份份宣傳資料發放到農民手上,恰如知識產權“金鑰匙”走進千家萬戶。

  脫真貧、真脫貧。在精準脫貧的攻堅戰中,知識產權扮演著無可取代的關鍵角色。隨著知識產權精準扶貧的持續推進,一大批貧困群眾收獲新生,占據農產品價值鏈高端。以知識產權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正在重塑脫貧攻堅和全面小康的新格局。(知識產權報 記者 王宇 通訊員 寧靜)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商標電子公告系統正式上線
下一篇:中美海關兩次聯合打假 1560余起輸美侵權案告破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