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B站制作的短片《大魔術師》被實名舉報涉嫌“洗稿”!業內專家怎么看?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維權打假 - 版權維權

B站制作的短片《大魔術師》被實名舉報涉嫌“洗稿”!業內專家怎么看?

發布時間:2024.05.13 新聞來源:

  近日,嗶哩嗶哩(下稱B站)制作的短片《大魔術師》被指涉嫌“洗稿”引起業內廣泛關注。近年來,抄襲、“洗稿”之爭多發,在短視頻、網絡小說等領域,這類糾紛也時有發生。那么,判定抄襲、“洗稿”侵權的判斷標準是什么?創作者和平臺該如何避免此類風險?

 

  創意相似引糾紛

  5月4日,導演方文在微博上發表聲明,實名舉報B站發布的短片涉嫌“洗稿”。方文表示,他曾在4月接到B站的創作邀請,短片主題是“反擊網絡虛假信息”。于是,方文提供了創意大綱和劇本方向,并制作了完整PPT。然而,B站最終選擇了另一方案,但該方案的結構框架與其方案相似。方文認為,B站剽竊自己的創意,且自己未獲報酬。B站最終發布的短片簡化了劇情,壓縮了人物,并且直接抓取他創意大綱中提供的核心創意和形式。B站短片中有部分情節和自己的方案完全一致,他要求B站承認錯誤并且公開道歉。

  對此,B站《大魔術師》團隊曾公開回應方文稱,短片的創意框架為其原創,不存在剽竊抄襲。方文的方案和中標方案沒有相似之處,對于方文的指控他們將保留采取法律行動的權利,希望方文立刻撤回指控并道歉。目前雙方的糾紛尚無定論。

  事實上,除了在短視頻領域之外,在網絡小說領域的抄襲糾紛也并不少見。如北京法院發布的2019年知識產權司法保護十大案例之一的小說《錦繡未央》侵權案,法院認定《錦繡未央》抄襲行為成立,被告于判決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對小說《錦繡未央》作品的復制、發行和網絡傳播,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及合理開支共計60.4萬元。法院的裁判及時向社會傳遞了尊重原創、抵制抄襲的聲音。

  抄襲認定有標準

  短視頻、網絡文學等領域的抄襲現象時有發生,那么,該如何認定是否構成抄襲呢?

  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副院長熊琦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是否構成抄襲需要從兩點出發進行評判。首先,糾紛中的核心創意是否屬于具體表達。著作權法不保護思想,如果核心創意僅僅是抽象的理念或者構想,則即使相同或相似也不能視為抄襲。其次,如若核心思想在表達上足夠具體,例如呈現出具體的主題、結構和情節的前提下,如果涉案作品構成相同或相似就屬于抄襲。

  北京中聞律師事務所合伙人雷電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判斷作品是否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抄襲,涉及一個相對復雜的分析比對過程,首先需要判斷兩個創作是否構成著作權法意義上的作品;其次需要細致比對兩個作品的相同和不同點,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另外還要考慮涉嫌侵權方是否存在接觸可能性,作品是否存在合理來源。

  雷電認為,如果涉嫌侵權方接觸過原作品,并且其作品與原作品經比對構成實質性相似,但涉嫌侵權方無法給出合理解釋及無法證明有合理來源的,一般可以確定為構成侵權??梢杂霉健敖佑|+實質性相似+合理來源=著作權侵權”來判斷?!霸谒痉▽嵺`中,判斷構成侵權與否的關鍵和難點往往在于認定是否構成實質性相似,而相似與否需要從雙方的實際證據出發進行分析比對?!崩纂姳硎?。

  “洗稿”判斷有方法

  在文學等領域,“洗稿”現象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那么,什么是“洗稿”?“洗稿”侵權的判斷標準是什么?

  “在司法實踐中,‘洗稿’被視為一種‘高級’抄襲,是指以增刪調整、變換語序、替換同義詞等方式對原作品中的獨創性元素加以重新編排和改頭換面,從而達到將他人作品的原創內容竊為己有的目的。如今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幫助下,借用軟件進行‘洗稿’的現象多發,侵權現象時有發生。但這些事件中的爭議之處,其實更多的不是文案是否‘洗稿’,而是文案中的核心創意是否構成著作權法上的表達,以及短視頻是否基于文案中具有獨創性的那部分表達來創作?!毙茜硎?。

  雷電表示,所謂“洗稿”,就是指對他人的作品內容進行文字的修改替換,使其看似面目全非,但具有獨創性的部分仍是一致的?!跋锤濉币矊儆谥鳈嗲謾嗟囊环N方式。但判斷是否屬于“洗稿”時的一個難點在于,著作權法遵從“思想與表達二分法”的重要原則,即著作權法只保護表達不保護思想。因此,如果僅是創意一致,但是表達方式不同,也不會認定為構成侵權。

  “基于此,是否構成‘洗稿’,需要對文章的創意、結構、人物關系、主要情節以及發展順序做整體比對,并進一步以作品是否足以引起相關受眾混淆為標準。如果‘洗稿’作品足以引起相關受眾的混淆,產生相同或者近似的欣賞體驗,那么大概率會認定為構成實質性相似,構成侵權?!崩纂姳硎?,此前于正的《宮鎖連城》與瓊瑤《梅花烙》作品的著作權糾紛,郭敬明的《夢里花落知多少》與莊羽《圈里圈外》作品的著作權糾紛,都屬于類似的情況,且法院都已作出了判決。

  那么,對于創作者和平臺方來說,應如何規避此類風險呢?熊琦認為,“洗稿”現象屢禁不止的一個重要原因,即在于這種“高級”抄襲的隱蔽性。在規避風險方面,創作者能做的其實并不多,畢竟創作者不可能時刻關注海量網站上發布的相關內容。但對于平臺而言,無論是從成本還是技術上考慮,都不可能要求其主動審查和過濾“洗稿”內容。因此,更為有效的手段,可能是以行業規范來約束這種現象,對于多次以“洗稿”作為營銷和傳播手段的主體,無論其來自自媒體平臺還是新聞行業,都可以通過納入黑名單的方式加以限制。

  雷電則提醒創作者與平臺方,無論是涉嫌侵權方還是主張被侵權的一方,在整個作品的創作、完成和改進過程中都應當盡可能地保留溝通和創作的各類證據。例如,能夠提供詳細的時間線,與平臺的創意溝通會由電話會議軟件全程錄音,可供隨時取證;微信、郵件溝通均有留痕等等。這種情況下,后續即使出現了著作權糾紛,各方也都有據可依。

  “著作權法的初衷在于鼓勵智力創作、促進知識流動,因此創作者應獨立創作,保留原創證據,平臺則與創作者協議約定明確,競標過程公正公開,如此就能夠有效避免或妥善解決后續可能出現的著作權糾紛?!崩纂姳硎?。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關于組織開展2023年廣州市黃埔區 廣州開發區關于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兌現工作的通知 (研發資助—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下一篇:“上海灘”的一場商標風云,結局如何?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