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部門打擊侵權假冒取得積極成效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顧問
2024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商標、專利等領域行政違法案件4.4萬件,知識產權行政管理部門辦理專利侵權糾紛行政案件7.2萬件,全國法院一審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49.41萬件,檢察機關批捕假冒偽劣商品犯罪1.5萬余人,公安部對113起大要案件掛牌督辦……打擊侵權假冒關乎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是實現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保障。過去一年,知識產權行政管理、市場監管及司法機關聚焦重點領域,協同聯動,在嚴厲打擊侵權假冒方面取得積極成效。
凝聚協同保護“向心力”
打擊侵權假冒、保護知識產權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部門聯動發力。近年來,國家知識產權局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多措并舉扎實推動知識產權行政、司法協同保護各項工作。
與最高人民法院召開知識產權協同保護座談會,持續健全行政保護和司法保護的有效銜接機制;與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專題會商;聯合多部門印發強化知識產權協同保護有關政策文件……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保護司負責人在國新辦日前舉辦的發布會上圍繞《中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年度報告(2024)》介紹有關情況。2024年,國家知識產權局響應司法部門需求,加快審理有關案件77件,切實提升司法案件審理效率,助力當事人快速維權。
為提升部門間協同辦案能力,國家知識產權局積極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培養體系,每年組織知識產權保護相關培訓。過去一年,國家知識產權局組織培訓700余人次,覆蓋知識產權行政管理、法院、檢察院和公安等多個部門;同時,創新培訓模式,開發了25門線上知識產權執法指導精品課程,極大提升了培訓便利性和覆蓋面,助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適應新時代要求的知識產權保護人才隊伍。
基于知識產權侵權案件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在知識產權案件審理中,亟須大量專業技術人才予以支撐。對此,國家知識產權局持續建立健全行政保護技術調查官制度,從人員選取、職責界定、管理考核等方面進行系統規范,確保技術調查官隊伍的專業性和穩定性。目前,全國技術調查官人數已超過5000人,為各類知識產權案件辦理提供了重要技術支撐。
守護群眾生活“幸福感”
人民群眾廣泛關心的網上售假、抄襲剽竊微短劇等侵權假冒行為怎樣規制?相關部門密切關注并積極治理。
民生無小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始終把民生領域的監管執法作為重中之重。記者了解到,聚焦人民群眾“衣食住行”,市場監管部門強化重點民生領域執法,對制售假冒偽劣羽絨制品等案件掛牌督辦,著力解決肉制品制假售假等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全力保障民生安全。
網絡交易迅猛發展,給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網上售假、侵權等現象時有發生。對此如何破解?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過去一年,市場監管部門堅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在牽頭開展的2024網絡市場監管促發展保安全專項行動中,共查處涉網案件3.6萬件、移送公安機關381件,督促網絡交易平臺刪除違法商品信息28.7萬條,有力促進平臺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刷視頻、看直播已經成為人們熱衷的娛樂項目之一,豐富了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隨之伴生的侵權問題也困擾著各方。記者了解到,國家版權局將積極推進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等配套法規修改工作,擬對視聽作品的定義和分類等相關內容作出進一步明確;針對網絡視聽領域的侵權盜版新情況、新類型加大整治力度;繼續支持行業協會等積極發揮作用,引導權利人通過調解、仲裁、投訴、訴訟等多元渠道依法快速化解糾紛。
扎緊技術創新“籬笆墻”
創新主體高度關注的高新技術領域知識產權保護情況如何?公安部通過部署“安芯”專項工作,大力加強人工智能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切實維護了創新主體的合法權益。
公安部知識產權犯罪偵查局局長李劍濤在上述發布會上介紹,過去一年,全國公安機關立案偵辦侵犯商業秘密犯罪案件157起,集中偵破了一批涉及人工智能、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等高新技術領域重特大案件,有力維護了企業合法權益和公平競爭秩序。
在具體實踐中,公安機關堅持依法懲治犯罪與預防犯罪相結合,指導各地聚焦戰略新興、傳統優勢和未來前沿產業等重點領域,建立健全常態化的警企聯系服務機制,幫助高新技術企業防范高頻風險,推動提升企業自我防護能力。有關地方還以“知識產權警務站”“云警務室”等形式,主動向企業提供預警提示、風控建議等服務,受到企業歡迎。
在數字經濟與品牌全球化深度交織的當下,打擊侵權假冒已不僅是法律命題,更是關乎國家創新生態和消費者信任體系建設的系統工程。多部門凝聚合力打擊侵權假冒,必將推動創造一個能讓原創者安心創作、消費者放心消費、交易者信心滿滿的良好創新環境和營商環境。
上一篇:“蘇超”開賽超有梗!從地標“對壘”到商標“暗戰”,后續看點超期待! 下一篇:電子游戲規則版權化是保護創意還是阻礙發展?聽聽專家怎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