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五年訴訟 可可精武鴨脖商標歸武漢零點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五年訴訟 可可精武鴨脖商標歸武漢零點

發布時間:2013.10.28 新聞來源:楚天金報


    武漢新一代名小吃“精武鴨脖”之“精武”商標,在和天津方面經歷五年法律訴訟重回武漢后,近日再曝官司。
 
  這一次,是兩家武漢企業圍繞“可可精武”這一商標展開爭奪。
 
  涉事方之一武漢零點綠色食品有限公司(簡稱武漢零點)昨日對外通報稱:北京高院本月15日已終審判決,漢口精武之前申請注冊的“可可精武及圖”商標,在鴨脖子商品上不予核準注冊。
 
  對武漢零點的說法,另一涉事方漢口精武的掌門人涂國華昨向記者回應:我只是在“鴨脖類商品”上,輸掉了“可可精武”。
 
  糾紛始末
 
  圍繞“可可精武”商標
 
  兩家鴨脖漢企糾結7年
 
  武漢現有各種“精武”鴨脖商標上十個,企業也不少。其中,企業規模最大、品牌知名度最高的有3家,分別是漢口精武(掌門人是涂國華)、可可精武(由武漢零點打造)和“飄飄精武”。業內人士稱:這三家的市場份額超過了“精武系”的一半。
 
  昨天,武漢零點向記者展示了一份由北京高院于本月15日做出的行政判決書。該判決書對上訴人涂國華于今年5月因商標異議復審行政糾紛一案作出“維持原判”的最終判決。所謂“維持原判”,是指北京市一中院于今年4月作出行政判決——該項判決圍繞涂國華與武漢零點就“可可精武及圖”商標的法律糾紛展開,判決支持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的裁定:對涂國華申請注冊的“可可精武及圖”這一爭議商標,在鴨脖子商品上不予核準注冊。
 
  原來,早在2006年8月,漢口精武的掌門人涂國華,就申請注冊了“可可精武及圖”商標,并指定使用在鴨脖子等食品上。該商標經商標局初審公告后,遭武漢零點提出異議。對武漢零點的異議,商標局裁定認為不成立,并對涂國華申請注冊的“可可精武及圖”商標予以核準注冊,自此,“可可精武及圖”商標被涂國華收入囊中。
 
  對商標局的裁定,武漢零點并不認可,并于2011年5月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復審,且提供證據材料證明涂國華所申請的“可可精武及圖”商標,是在惡意搶注武漢零點正在使用的“可可”和“精武”商標。最終,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裁定涂國華申請注冊的“可可精武及圖”商標,在鴨脖子商品上不予核準注冊。
 
  這一裁定也意味著,涂國華不得在其鴨脖子商品上,使用“可可精武及圖”商標。
 
  雙方說法
 
  武漢零點:商標遭搶注
 
  涂國華:出于保護精武品牌
 
  就“可可精武”商標產生的這起糾紛,兩家涉事企業各有說法。
 
  武漢零點的法人代表蘇德濤稱,在涂國華申請“可可精武及圖”商標前,武漢零點就已經在生產銷售“可可”和“精武”兩個品牌的鴨脖產品了,但公司就是沒有注冊“可可精武”這一商標,等公司想起這事前去注冊時,這才發現涂國華已于幾個月前就搶注了。
 
  針對“搶注”這一說法,涂國華表示不認可。他稱,當年自己在申請“可可精武”商標時,并不知道第三人的商標使用情況,所以不存在故意搶注商標的情形?!巴繃A注冊這一商標后,從未使用過。我們也曾找過他們希望購買此商標,但就是談不攏?!碧K德濤無奈地稱,這場官司打了數個回合,前后耗時數年,幾乎走完了所有的行政和司法程序,實在是迫不得已,因為“如果我們輸了官司,那我們現在在市場上銷售的所有商品幾乎都得下架,還有可能會面臨巨額罰款”。
 
  對此,涂國華回應稱,當時全國各地都在瘋狂搶注各種精武商標,他也是迫不得已,一度搶先注冊了數百個商標,其目的是為了保護武漢精武不再被外人蠶食。關于蘇德濤所稱找他協商購買“可可精武”商標一事,涂稱只接到過蘇的一個電話,但從未見到蘇正式向他提出購買商標的申請。
 
  涂國華同時向記者表示,他只想把“漢口精武”專心做強做大。他所注冊的其它各類精武商標其實他都不會使用。武漢鴨脖協會內各同門兄弟,只要是真心想把武漢精武鴨脖做大做強的,經協會認可,他都可以無償贈送相關商標,不存在要通過搶注商標卡對方脖子的想法。
 
  第三方觀點
 
  商標意識增強是好事
 
  擦亮精武招牌是正事
 
  對兩家武漢鴨脖企業圍繞商標展開的糾紛,工商部門和武漢市鴨脖協會相關人士也談了自己的觀點。
 
  武漢市工商局有關人士稱,關于這場糾紛,首先要尊重法院的最終判決。其次,從積極的一面看,這一事件也說明武漢鴨脖企業的商標意識空前增強了,有助于企業以后的發展。
 
  武漢鴨脖協會秘書長劉世平稱,對商標爭議雙方的過往并不太了解。他認為,在武漢市政府及相關部門的多年努力之下,“精武”商標好不容易才重歸武漢,武漢各鴨脖商共同努力,把精武的招牌擦亮才是正事。
 
  劉世平說,現在,漢口精武路已經拆遷了,精武鴨脖也面臨著重大的發展瓶頸,這個時侯,武漢的鴨脖企業應該團結一心做大做強“精武”。
 
  武漢飲食行業一名不愿具名的專家也指出,漢口精武、可可精武、飄飄精武這三家精武系大企業,去年營業額總計十億元左右,只與周黑鴨一家的營業額基本相當,更不及“絕味”一家的1/3。說實話,“精武”發展已經落后了。
 
  該專家稱,商標意識增強是好事,但眼里只有商標卻是要命的事。在鴨脖行業飛速發展的背景下,武漢的精武鴨脖企業,與其固守著“精武”搶飯吃,還真不如在“精武”這個金字招牌提供的寬廣舞臺上,努力把蛋糕做大,共謀大發展。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115”商標侵權門:誰才是“115”的主人?
下一篇:DVD專利費之爭:中國制造業的蒙羞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