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如何進行專利評估?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法律顧問

如何進行專利評估?

發布時間:2014.06.17 新聞來源:惟恒知識產權

專利權評估

專利權評估的目的
專利權評估依據專利權發生的行為,既特定目的確定其評估的價值和方法。不同情況下的專利權以及轉讓形式不同,確定的評估方法也不同。就專利權而言,一般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剛剛研究開發的新專利技術,專利權人尚未投入使用就直接轉讓給接受方;另一種情形是轉讓的專利權已經長期的或一段時間的生產,是行之有效的成熟技術,而且轉讓方仍在繼續使用。專利權轉讓形式很多,總的來說,可以分為全權轉讓和使用權轉讓。使用權轉讓往往通過技術許可貿易形式進行,這種使用權的權限、時間期限、地域界限或處理糾紛的仲裁程序都是在許可證合同中加以確認的。51-論文-網-歡迎您
一.使用權限
1.獨家使用權。是指在許可證合同中所規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賣方只把技術轉讓給某一特定買主,買方不得賣給第二家買主。同時賣主自己也不得在合同規定的范圍內使用該技術和銷售該技術生產的產品。顯然,這種轉讓的賣方索價比較高。2.排他使用權。指買方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只把技術授予買方使用,同時賣方自己保留使用權和產品銷售權。不再將技術轉讓給第三方。3.普通使用權。指買方在合同規定的時間和地域范圍內可以向多家買主轉讓技術,同時賣方自己保留使用權和產品銷售權。4.回饋轉讓權。是指賣方要求買方在使用過程中對轉讓的技術的改進和發展反饋給賣方的權利。51-論文-網-歡迎您
二.地域范圍
任何一種專利只有在授權的國家范圍內或改過所參加的國際專利聯盟的成員國范圍內有效,超出這范圍,專利權就失去了法律保護.技術許可證大多數都規定明確的地域范圍,如某個國家和地區,買方的使用權不得超過這個地域范圍。51-論文-網-歡迎您
三. 時間期限
依法取得的專利權在法定期間內有效,受法律保護,在我國發明專利權的保護期是20年,實用新型和外觀設計,專利的保護期是10年.技術許可證合同一般都規定有效期限,時間的長短,因技術而異。一項專利技術的許可期限一般要和該專利的法律保護期相適應。51-論文-網-歡迎您
2.2專利權許可貿易概念及其與專利權轉讓的區別和聯系
專利權技術的評估往往發生在技術的作價入股時,專利權技術作為技術貿易的具體客體又體現在許可證貿易中。沒有許可證貿易就沒有專利權技術的交易,也就不產生專利權技術的評估問題,因此在專利權技術的評估中,專利權技術的許可證貿易狀況是專利權技術評估的一個重要環節。專利許可貿易是指專利所有人即專利權所有人和專利權持有人,通過與接受方簽訂專利許可合同,按一定的條件在一定的范圍內許可使用或實施其專利的一種技術交易。實行專利許可貿易是國際上普遍采用的一種技術引進方式。專利權轉讓是專利權人作為出讓方,通過合作將專利權轉讓給受讓方所有,而受讓方向出讓方支付一定費用獲得該項專利權的交易。雖然專利許可貿易與專利權的轉讓所涉及的對象都是受專利法保護的專利,但是它們的交易方式和交易的實質內容等都是不同的。它們之間的主要區別:
一.形勢要求不同
專利權人與他人在國內進行專利許可貿易所簽訂的專利實施許可合同,該合同達成協議以后,秩序當事人雙方在合同上簽字蓋章就可以生效,然后在合同生效后三個月內由專利權人備案即可。但對專利權轉讓而言,根據我國專利法第10條的規定,專利權即使在國內轉讓,全民所有制單位轉讓其專利權的,也必須經上級主管機關批準;中國的單位或者個人向外國人轉讓的,還必須經國務院有關主管部門批準。此外,當事人雙方就專利權的轉讓達成協議后,該協議還不能生效,只有經專利局登記并公告后才能生效。之所以需要登記和公告,是因為專利權是經過登記和公告的,為了使第三人了解專利權法律狀況的變化,就有必要登記和公告。51-論文-網-歡迎您
二.兩者性質不同
通過專利許可貿易,許可人并沒有出讓其所擁有的某項專利的權利,只是以一定的條件允許被許可方實施該項專利,被許可方獲得的也不是該專利的所有權或持有權,而只是該項專利的使用權或實施權,專利權的主體不發生變更,而專利權轉讓則導致專利權主體的變更,既受讓人所獲得的不只是該項專利權的使用權和實施權,而是取得該項專利的所有權,成為專利權人。上述不同類型的專利許可證貿易,因其轉讓的權益不同,而直接影響到轉讓費的大小,也就是直接影響被轉讓專利技術價格的評估,無論采取何種評估方法來對專利技術的價格進行評估,都得考慮許可證貿易合同中轉讓的專利權交易的狀況。51-論文-網-歡迎您
2.3如何評估企業專利權 
企業專利權是企業的一種十分重要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知識產權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企業經營中,它比有形資產可以帶來更大的價值。在相當多的場合,有必要對企業專利權價值進行評估。通過評估企業專利權,對于促進企業專利技術資本化,促進專利技術流通與交換,促進企業對專利權的利用等方面都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51-論文網  企業專利權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不僅是智力創造的成果,而且是一種具有價值與使用價值的、非物質形態的商品。不過,這種商品與一般的有形商品相比有其獨到之處。從“價值”的角度看,一般有形商品價值可以根據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來確定,而專利具有很強的探索性、非重復性和一定的風險性,構成專利技術價值的因素很多,所以用一般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衡量比較困難。而從“使用價值”角度看,專利從信息狀態轉變成商品,要經過研究開發、產品銷售、市場開發的過程,而一旦被社會所接受,就會產生巨大的效益。專利權使用價值表現出非直接性、區別性特點。對企業專利價值進行評估,就應根據這些特點,就企業專利權在市場供求、價格均衡規律中的若干具體問題展開分析,尋求專利發明創造內涵的價值,并由此建立一種可以量化的計算方法。 51-論文網  企業專利技術評估主要應解決兩方面的問題,一是考慮哪些因素對評估存在影響,這種影響的程度有多大;二是采用何種可以量化計算的方法。 51-論文網 在評估企業專利權價值時,除應首先弄清評估的目的、該專利保護期限、該專利適用的條件、該專利的特點和基本情況外,還應著重分析、考慮以下因素:  一.該專利的先進度和成熟程度一般地說,專利技術越先進、越成熟,其使用壽命就越長,獲利能力就越強,該專利權價值也就越大。在評估企業專利權時,應當了解該專利是屬于高、精技術還是一般的技術,應用該專利的難易程度和所需的費用。自然,了解該專利是屬于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還是外觀設計專利也是必要的,因為發明專利比實用新型專利的技術先進度要高,而外觀設計專利不涉及技術內容。二.該專利的現時法律狀況專利權是一種法定權利。為確保專利權的質量,維護公眾利益,我國專利法規定了無效宣告程序,并且規定了一定的保護期。專利權如經歷過無效宣告程序并被維持下來,該專利效力的可靠性能就高,比在同等條件下評出的專利價值可能要高一些。如果在評估時企業專利權正經歷撤銷程序或無效宣告程序尚未定案,或者該專利權正陷入一場侵權訴訟之中,那么,對通常情況下評估出來的專利權價值要打些折扣。三.該專利是基礎專利還是從屬專利。從屬專利是一項專利比在前專利(基礎專利)在技術上先進,但其實施又有賴于在前專利的專利。如果是從屬專利,那么企業的該專利受制于基礎專利,評估價格過高會對自己十分不利。 51-論文網 四.該專利權利要求的內容權利要求是確定專利保護范圍的法律文件和依據。權利要求十分寬泛,那么專利保護范圍就比較大,這對提高專利評估價值有積極作用。五.該專利剩余的有效期及經濟壽命。與商標評估相比這一因素重要得多。隨著專利有效期的縮短,專利權價值可能逐漸降低,而到專利權有效期屆滿時,專利權價值等于零。據資料統計,目前發達國家的專利能夠維持到期限屆滿之時的一般只有專利總額的2%,即絕大部分專利在專利權期限屆滿之前即提前終止。了解專利的剩余有效期當然是有意義的,舉例而言,某項專利剩余有效期僅有一年,那么無論使用怎樣“權威”的評估手段和怎樣嚴謹的評估公式,該專利權價值不會超過這最后一年的預期利潤。 51-論文網 專利經濟壽命同樣是應考慮的一個重要概念。專利并非在整個保護期內都具有市場價值、獲利能力。專利具有一定的經濟壽命周期,而且,專利在壽命周期的時段不同,其價值也不同。國內專利技術轉讓的實踐表明,技術市場最活躍、成交率最高的專利是專利授權后3-5年的專利。對大多數發明專利來說,專利的價值從某個比較小的值開始,隨時間逐漸上升,在專利權的3~5年間的某一點達到極大值,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設計專利經濟壽命則更短。在評估企業專利時,應分析該專利帶來經濟收益的可能性,了解在相同市場上是否有先進的替代技術或產品的出現以及出現的時間、競爭者取得類似工藝技術的可能性等,對于確定專利經濟壽命周期有比較重要的意義。 六.運用該專利給企業帶來的預期經濟收益,包括可能獲得的最高利潤與最低利潤可以分析市場與行業情況,確定專利技術商品化的市場容量、適用范圍、應用狀況,其對現有技術的改進程度、同類產品產量、價格、行業市場利潤等因素,確定有關的專利市場及給企業帶來的利潤狀況。51-論文-網-歡迎您
2.4企業專利權評估方法簡析
      到目前為止,對企業專利權評估沒有統一適用的方法,仍然是沿用現行無形資產評估的基本方法,即成本法、市場法、收益法等。這些方法操作性較強,但不能簡單套用,而應結合專利的具體情況加以運用。下面就對這幾種方法在企業專利權評估方面的運用做出探討。51-論文-網-歡迎您
一.成本法   
成本法是用重復專利開發過程中的投入作為重置成本,再減去該專利的損耗與貶值以此確定專利價值的方法。用成本法評估企業專利權價值,一般是用重置成本法,而重置成本的確定的依據不同又分為復原重置成本法及重新重置成本法。前者是以被評估資產原來的設計、技術條件、用料、生產工藝和流通條件為依據,用現行市價重新購置和研制與待評資產相同的全新專利資產所需的全部成本作為復原重置成本的評估值。后者是以現行新的設計、技術條件、用料、生產工藝和流通條件為依據,用現行市價重新購置和研制與評估資產功能相同的全新資產所需的全部成本作為更新重置成本,從中扣除有形損耗和無形損耗,求得重置成本凈值,作為評估資產更新重置成本的評估值。 51-論文網  以成本法評估企業專利權有一定的適用性。它主要為企業已使用專利成本費用攤銷而用,即作為財務處理上成本攤銷補償,基本上涉及專利的權屬和包容的技術,國家會計準則即有明確的處理規定。用重置成本法評估的企業專利權價值也可以作為專利投資底價的參考依據。當企業專利的預期收益難于確定,又沒有明顯的證據證明預期受益的本金化價格將大大偏離重置成本時,作為投資底價參考依據是比較合適的。另外,當發生了專利侵權行為時,該評估值也可用作專利侵權賠償額的參考因素。 例如:W企業的經營管理不善,嚴重虧損,被Y企業整體兼并,再對W企業全部資產進行評估時,發現W企業于2年前自行開發了一套工藝流程技術,并已申請了專利,期限為十年,現在對該項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公式:技術型資產的評估值=該技術性資產的重置成本-應扣貶值額(或累計攤銷額)或技術型資產的評估值=該技術性資產的重置成本*(1-時效性貶值率)技術的時效性貶值率=已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剩余經濟壽命)1.評估對象的確定待評估的專利技術是W企業自行開發的,因此W企業擁有該技術的所有權,目前W企業被Y企業整體兼并,該項無形資產也在兼并范圍內,因此,我們評估的對象是該項專利技術的所有權。 51-論文網 2 . 技術功能的鑒定評估人員對一千申請專利的申報材料、專利權證書、技術檢驗報告進行了仔細的閱讀,并對生產現場進行考察,對同類產品市場的調查,發現該技術的采用確實簡化了操作程序,提高了產品品質量,降低了廢品率。該項技術比同行業采用的一般技術有一定的優越性。A企業虧損的原因是,企業領導的經營管理水平較低,造成產品滯銷。而B企業是這一行業中的先進企業,經營管理正規,該項技術會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數測算(1)表一   技術開發時的歷史成本原材料35000元扶助材料  5000元燃料動力  1000元專用設備5000元資料培訓費  4500元差旅費  3000元管理費分攤   1500元非專用設備折舊費分攤8000元專利申請費3000元  開發人員工資及福利    10000元合  計   76000元                                                                   (2) 重置成本的測算因為專利技術難以復制的特征,各類消耗仍按歷史成本計算,對其價格可按現行價格計算。根據考察根系和測算,進兩年人工費用上漲指數為5%和7%;物質消耗上漲指數分別為3%和5%。人工費用重置成本=10000*(1+5%)*(1+7%)                =11235(元)物質消耗重置成本=(76000-10000)*(1+3%)*(1+5%)                =71379(元)重置成本=11235+71379=82614(元)(3) 時效性貶值率分析。經專家分析,該技術的剩余經濟壽命為5年,則時效性貶值率=2/(2+5)=28.6%4.技術評估值該項技術評估值=82614*(1-28.6%)=58986(元)在運用成本法評估企業專利權價值時,還應注意專利的成熟度和市場風險。有相當一部分專利技術尚停留在技術方案階段,有些專利技術可能不具備市場開發能力,這時對評估價值就會有極大的影響。51-論文-網-歡迎您
二.市場法   
市場法在企業專利權評估時一般不宜采用,這是因為專利技術不存在相似于評估對象的物品,很難找到一個可以類似的交易資產。以專利方法而論,它與已有技術的生產方法不可能近似,否則會因缺少專利性而不能獲得專利權。專利方法被授予專利權的原因,在于解決了已有生產方法、工藝方法等的不足,而這種差異正是專利權價值所在。從根本上說,市場法在企業專利權評估方面的不適用性是由于專利的新穎性和技術資產的多變內涵復雜性所決定的。一般地說,市場法只有在待評估的企業專利與參照物是同一產品的不同方法專利,或者是用在同一產品上的外觀設計專利時才適用。51-論文-網-歡迎您
三.收益法   
收益法是無形資產評估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由于專利在涉及企業經濟活動中不是以一項生產要素而是以一種權利能力被交易,其評估價值與企業未來收益相聯系。因而,收益法也是評估企業專利權最基本的方法,以收益法評估企業專利權,也就是將在專利剩余有效期內,預期制造的總收益轉換成現值,再按一定比例提取成為企業專利權評估值。收益法評估企業專利權是立足于企業專利的未來收益,而不是單純考慮專利技術本身。 51-論文網51-論文-網-www.51lun-wen.cn
      收益法評估企業專利權適用的情形比較廣,特別是企業出現專利資產投產、轉讓、特許使用,以及企業專利隨同其所在的企業或其他整體資產一同轉讓、特許使用或投資等時,運用更有效。運用收益法評估時,應當考慮一系列相關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內容。51-論文-網-歡迎您
    1.企業待評估專利技術的先進性、成熟程度、經濟可行性專利技術的先進性、成熟程度與該專利的市場競爭力、市場應用前景有很大關系。從實際情況看,獲得專利權的技術各式各樣,有的是創造性程度很高的發明,有的是屬于對已有技術進行局部改進的小發明,有的是已經形成生產能力的技術,有的則是尚未商品化的技術。從收益法的基本精神看,待評估的企業專利應當能產生經濟效益,能產生超額利潤。在評估企業專利權時,對待評估專利的技術性能、成熟程度、經濟可行性進行具體、科學的論證,了解該專利的競爭力度、法律狀況,因壟斷市場而帶來的預期收益的區間就能為評估打下良好基礎。51-論文-網-歡迎您
    2.企業待評估專利技術的市場狀況
    企業專利和預期收益是在競爭性市場獲得的,因而該專利所制造的產品所處的市場狀況就是評估的關鍵因素之一。市場狀況涉及的因素較多,如產品價格、生產規模、市場容量、市場競爭狀況、市場占有率、市場需求彈性、邊際成本,以及已有技術同種產品的收益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該專利技術產品的銷售情況和利潤。51-論文-網-歡迎您
    3.利潤分成率
    專利技術作為人類智力勞動成果,本身是一種非物質形態的商品。它在使用、創造效益時是物化在有形產品中的。在一般情況下它是與企業其他資產一起產生總的收益的,因而在以收益法計算專利的獲利時,應當從預期的總收益中分離出專利權的收益。對這一問題,國際上通常用利潤分成率來確定,這一指標反映了企業專利權對企業總利潤的貢獻率。按照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對發展中國家引進技術價格的分析,利潤分成率可在16%一27%之間確定。另外,當專利技術的采用對產品銷售收入、價格變動影響較大時,銷售收入分成率也是可以考慮的。按照國際標準,銷售收入分成率約為3%。當然不同國家、不同行業這一比率有所不同。51-論文-網-歡迎您
      在考慮以上因素的基礎上,收益法評估企業專利權的關鍵在于確定未來收益、剩余經濟壽命、合適的折現率。下面分別略加闡述。51-論文-網-歡迎您
    其一是未來收益額。這里所說的未來收益額是由專利權直接帶來的未來收益。它是通過"預測"獲得的。"預測"當然要立足于企業專利權的現有獲利能力,但更主要的是預測未來的獲利能力。對于已經實施過的企業專利,可以采用一種比較簡單的預測方法,即根據歷史財務報表和發展計劃,收集相關經濟費用指標進行調整,每年預測未來5年收益,對5年后的則采用"年金化"處理而獲得,然后折現匯總。51-論文-網-歡迎您
    其二是剩余經濟壽命。剩余經濟壽命是確定企業專利權收益期限的依據。剩余有效期限自然是企業專利權剩余經濟壽命的最長期限。剩余經濟壽命除與剩余有效期限有這種關系外,還與企業技術創新和技術進步、專利產品周期、市場需求等因素密切相關。在實際評估中,可以參照以下期限確定:(1)法定有效期;(2)合同有效期;(3)統計分析的有效期;(4)經與同類資產比較確定的有效期。。51-論文-網-歡迎您
    其三是折現率。折現率的估價方法前面已作闡述。這里需要補充的是,企業專利權評估折現率也可以用風險最小的投資回報率或工業利潤率的倍加值代替,一般為10%~15%。收益現值法評估,其中包括超額收益法和提成收益法.超額收益法公式:對于產品單價提高的產品,帶來得超額收益為:Ft=〔(P2-P1)*Q〕*(1-T)式中:Ft為超額收益;               P1為不使用新技術時產品的價格;               P2為使用新技術后產品的價格;               Q為產品銷售量(設企業采用新技術后銷售量不變)               T為所得稅稅率.對于銷售規模擴大的產品類型,帶來的超額收益為:Ft=〔(Q2-Q1)*P〕*(1-T)式中:Ft為超額收益;               Q1為未使用新技術時產品的銷量;               Q2為使用新技術后產品的銷量;               P為產品的價格(假定價格在使用新技術后不變);               T為所得稅稅率.對于采用費用節約型新技術為投資者帶來的超額收益可用下式求取:Ft=〔(C1-C2)*Q〕*(1-T)式中:Ft為超額收益;               C1為未采用新技術時的產品單位成本;               C2為采用新技術后產品的單位成本;               Q為產品銷售量(假定銷售量不變)               T為所得稅稅率.提成收益法公式:P=M* Ft*R(1+i)式中:P為專利技術的評估值;              Ft為該技術創造的第t年利潤額;              M為適用的技術提成率              N為技術提成年限              i為適用的折現率例如:甲公司3年前自行開發了一項生產某種鍍液的專利技術,專利保護期為20年,目前甲公司備將專利技術轉讓給乙公司,需對該無形資產的目前轉讓價進行估算.(1)評估對象.由于生產該種渡液的技術是甲公司自行開發的.甲公司目前準備轉讓該項技術,評估對象應該是該項專利技術的所有權.(2)技術性能.通過專利說明書和市場調查.使用該專利技術生產的鍍液,銷售狀況良好,且近三年甲公司銷售收入逐年增加,可以看出該技術是有效益的.(3)方法選擇.由于同類技術在市場上被授權使用情況較多,提成率的行業規范比較容易尋找因此決定采用提成收益法進行評估.(4)基本參數的確定.根據對該類技術的一般經濟壽命的分析,確定該技術的剩余壽命為5年.根據對該類技術的交易實例,及該技術對產品生產的貢獻性的分析.參考同行業的提成率,采用的銷售收入提成率為2%.(5)根據過去3年的經營業績,對今后的預期的銷售收入預測如下:                          表2   預期銷售收入            單位:萬元年   份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銷售收入6001000900700500   根據當時的同行業市場投資收益率,確定適當的折現率為10%,所得稅稅率為33%.計算評估值.                                          表3    評估值計算表年份(1)銷售收入(2) 提成額=(1)*2%(3)稅后凈額=(2)*(1-33%)(4)收益現值 (I=10%)第一年600萬元120 000 元 80 400 元 73 090 元第二年1 000 萬元200 000 元 130 000 元 110 740 元第三年900萬元180 000 元120 000 元 90 610 元第四年700萬元140 000 元  93 000 元 64 070 元第五年500萬元100 000 元  67 000 元 41 600 元合計3 700萬元740 000 元  495 800 元 380 110 元   經測算,該項專利技術的轉讓價值約為38萬元。51-論文-網-歡迎您
第三章 專利權控管
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是經濟增漲的決定因素,知識創新、技術創新是企業、社會乃至國家發展的基本動力。加入WTO后的中國,國人面對的市場競爭是在更加充分、更加開放、更加自由、更加廣闊的世界市場上的競爭,只有依靠專利法保護的高科技成果,才能最終形成自己的獨特市場競爭優勢。所以對專利權的保護和利用也必須全面與社會接軌,這樣才能保證中國企業的創新力和競爭力。51-論文-網-歡迎您
3.1專利權的開發
要做好專利權的開發與設計工作,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建立專門的開發機構
當前,以科技帶動企業發展的戰略實施過程中,基本上采用三種方法;一是在引進國外或其他先進企業專利技術來制造專利產品;二是在引進國外或其他先進企業專利的同時,通過吸收——消化——創新,最終開發出自己的專利技術;三是企業依靠自己的力量開發專利技術與專利產品。51-論文-網-歡迎您
二.培養或引進科技人才
人力資源是企業開發新技術的源泉,企業要建立一種培養和引進科技人才的機制,要用獎勵政策鼓勵他們不斷研制開發新技術,不惜重金來引進高科技人才,并定期的對他們提供培訓與補充“營養”的機會,增強科技開發的后勁。許多成功企業不惜重金聘人才已經成為他們致勝的法寶。三.制定嚴密的開發計劃  只有把企業的技術引進和技術開發與企業的專利技術開發計劃結合起來,才能使企業專利開發計劃得到實施。專利權開發是專利權控管的主要環節。專利技術的開發也是企業技術開發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與一般的技術開發的主要區別是:專利技術開發是得到法律保護的技術開發活動,這類技術開發包括專利產品開發和專利方法開發。任何企業要想得到專利權并為企業創造經濟效益,就應當重視專利權的開發工作。許多企業的成功經驗說明:只有那些重視新產品技術開發,產品不斷推陳出新的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例如:春蘭集團公司就十分重視技術開發,他們花費了近七年的時間來籌備自己的技術力量,期間經歷了一個由必然王國向自由王國的發展歷程。他們的經驗是首先要找好技術定位,其次是追求技術來源,再次是與大轉院校聯合開發。技術定位首先是考慮技術的壽命,然后是在某個特定市場環境下的產品容量,最后是技術定位后的市場容量。春蘭集團尤其注重技術的自我開發,排斥單純的購買技術,他們每年的資金投入超過了3個億,并且逐年增長,最終達10個億。這充分反映了春蘭人追求自主開發的奮斗精神。51-論文-網-歡迎您
3.2專利權的申請
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后,許多發達國家都將專利競爭從單純的法律范圍發展成為國家的大政方針。專利的國際協調和國際知識產權保護被納入世貿組織的談判范圍。各國為了發展壯大經濟競爭實力,尋求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紛紛運用專利權這個武器參與世界經濟競爭。隨著經濟貿易全球化趨勢的形成,專利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世界上經濟、科技發達的國家無一不是專利大國。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這樣。事實表明,一些著名的跨國公司和企業集團都是國際專利申請大戶,例如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自1985-1996年之間,僅在我國就申請專利1100多件。又如,我國是VCD生產大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并公開的VCD相關領域發明專利申請1046件中,國內申請只有66件,占6.3%,國外申請980件,占93.7%,外國專利的猛烈競爭嚴重制約了我國民族工業的發展。根據我國現行專利法的規定,一項專利誰先提出申請,誰就擁有該項專利的獨占權,這就是申請在先原則。再歷史上就曾經有過不少一項技術同時被兩人提出申請的先例,也有過不少企業開發了技術,但不及時申請而喪失專利申請權的教訓。專利申請涉及的內容包括如下幾個方面。51-論文-網-歡迎您
一.申請的專利性
專利性就是發明人申請的專利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它是某項發明的技術屬性,也是發明創造能否得到專利權的實質條件。51-論文-網-歡迎您
二.提出專利申請的要求
專利法和專利實施細則規定了專利申請的一般要求和具體要求。包括專利申請的形式、內容、優先權問題、申請日等。51-論文-網-歡迎您
三.專利權的審查和批準
當前,國際上對專利權的申請進行審查的制度有形式審查制、實質審查制、延遲審查制三種。我國當前使用的是延審查制。延遲審查制是專利局受理專利申請后,先進行公開,申請人可以在申請時或者自申請日起的一段時間提出實質審查,如果申請人未在規定的期限內提出實質審查請求,就進入實質審查程序。51-論文-網-歡迎您
3.3專利權的合理使用
企業獲取專利權后,要積極履行專利權人的義務,不僅要將專利轉化為企業的無形資產,而且還要按時足額交納專利年費。專利轉化為有形資產的形式包括由本單位自己實施和許可其他單位實施。要想使企業及時收回專利開發成本并為企業創造超額經濟效益,必須要做好專利的實施與轉讓工作,要想使企業確保專利權益和競爭優勢,必須要按照規定足額交納專利年費。51-論文-網-歡迎您
第四章 專利權的應用
4.1將技術成果迅速轉化為專利
企業開發研制出新的技術成果,要爭分奪秒的將其轉化為專利,將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控制在自己手中。由于按照專利法的規定,專利權是授予最先申請人。如果開發成功,自己錯過時期沒有申請,而被別人強先申請,留下的只能是遺憾。日本的小西六公司在1958年一月中旬完成了一項對8毫米攝影機驅動電機的電池消耗量表示法的開發設計。該設計方案是在電池與電機之間裝上電阻,與電路之間進行轉換,利用己有的指針來表示電池的消耗量,可以避免因不了解電池消耗量而導致攝影的失敗。1958年1月31日開始設計圖紙,2月3日全部完成??墒?,不知什么原因竟然忘記去申請專利。真是無巧不成書,同樣的發明在日本的雅西卡公司也進行了開發,并于1958年2月3日,也就是小西六公司完成圖紙的這一天,想日本的特許廳(相當于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該專利申請經審查于1960年4月3日被授予專利權。當看到“專利公報”時小西六公司如聞晴天霹靂,再想申請專利已經來不及了。小西六公司由于一時疏忽,使自己的勞動成果付諸東流。51-論文-網-歡迎您
4.2防止發明失去新穎性
先進的發明和獨特的外觀設計開發成功以后,既要具備新穎性的要求,又要千方百計的維護,在現實常有由于開發人的失誤,而使自己本來能夠獲得專利權的專利技術或外觀設計失去了新穎性,不能獲得專利權。本來開發技術是為了占有技術和市場優勢,戰勝競爭對手,開發申請專利前要注重運用維護新穎性的技巧,切勿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51-論文-網-歡迎您
一.保守技術秘密
技術開發成功以后,開發者必須將申請專利放在首位,而不應該忙于將技術公開,一旦技術在不適當的場合公開,不但有被競爭者搶先申請專利的可能,而且有可能喪失新穎性,面對不能取得專利權危險。51-論文-網-歡迎您
二.防止顧此失彼
現實中尚有一些技術開發者在一個國家取得了專利權或將技術對外交易推廣,但是往往在更廣泛的地域內喪失了新穎性。例如美國新澤西州華爾德曼父子公司于1959年12月10向日本的特許廳申請改良的“防水發條手柄”的專利。但經過審查這件申請被駁回,其理由是它與法國1959年8月24日公布的發明公告中的內容完全一致,在日本的這件申請不具備新穎性。而法國公布的這件發明也是他們于1957年10月25日在法國提出的專利申請的,由于沒有把握住機會,使本能夠在更多國家獲得的專利權,因為申請人自己僅因在一個國家申請就失去了。51-論文-網-歡迎您
4.3巧用別人的發明
企業在選用技術時,除自己開發或有償引進或吸收股東的專利技術作為投資以外,還有一個途徑就是充分利用專利法的知識,合理合法的把別人的發明據為我用.如前所述的對于超過專利保護期限的技術,因為其已經成為公眾的財產,大家都可以無償使用.現實中還有些情況,對于某些處于保護期內專利權,努力地發現其漏洞,大膽的拿來使用.例如我們普遍使用的橡皮頭鉛筆,最早是由美國人李普曼發明的,并于1858年3月30日獲得專利權.1862年11月4日美國人列金道爾獲得了另一項橡皮鉛筆頭的專利.該項發明把寫字制圖的鉛筆和擦字的材料彈性橡皮結合起來.后來兩項發明都由列爾所擁有.有一個叫韋爾美國人未經列爾的允許,自行制造和銷售了帶橡皮頭的鉛筆.列爾發現后以侵犯專利權的理由向法院提出控告.列爾萬萬沒有想到韋兒向其發出反攻,說這兩項專利無效:帶橡皮頭的鉛筆雖然便于攜帶和使用,并且使橡皮不容易丟失,單橡皮和鉛筆仍然是按其原有方式起與原有作用.兩者結合沒有產生新的效果,只兩種公知共用物品的簡單組合,因而不具備創新性,不符和專利的條件.1875年美國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列爾的兩項專利無效,韋爾獲勝.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無形資產的運用得當靠的是智慧與謀略.
4.4寸土不讓
一項優異的專利技術,擁有技術優勢和市場優勢,可以為企業創造巨大的經濟效益,也不容易招致競爭者的垂涎和染指.企業必須維護好自身的利益,制止專利侵權,寸土不讓.現代商戰中的專利之戰向來是沒有友情可說的,從來都是你死我活的.美國的柯達公司與寶利來公司曾是友好的合作伙伴關系,為一項專利雙方翻臉,展開了長達十四年的專利訴訟.1972年寶利來公司推出SX-70型瞬時成像相機,并且擁有該種相機和膠片的相關專利,要求柯達公司為該種相機生產配套膠卷.柯達公司看出瞬時成像相機的廣闊市場,想在從中分一杯羹,于是向寶利來公司提出條件,也要生產該種相機,否則就不為寶利來公司生產配套膠卷.寶利來公司不愿將優勢與他人分享便拒絕了柯達公司的要求,自力更生生產膠卷.從此兩家斷絕了往來.柯達公司也不甘心,于1976年推出了自己的瞬時成像相機,打破了寶利來公司在瞬時成像領域內的獨家經營的局面。寶利來公司立即向法院提出訴訟,控告柯達公司侵犯了該公司的瞬時成像相機內膠片傳送和顯影的成套系統。法院于1985年做出判決,柯達公司侵犯了寶利來公司瞬時成像相機的七項專利,從1986年1月起禁止柯達公司生產和銷售EX-4型、EX-6型瞬時成像相機和PR-10膠片??逻_公司不服判決,提出上訴。官司一直達到了1990年。這年十月法院做出判決:判處柯達公司侵犯寶利來公司的瞬時成像相機和膠片的專利權,賠償寶利來公司9.09億美元。這場歷時14年的官司終于以寶利來公司勝訴而告終。它以嚴峻的事實告訴我們:現代商戰中企業要利用好無形資產這件“矛”“盾”雙全功能的特殊武器,寸土不讓,寸利必爭。51-論文-網-歡迎您
4.5獨家經營
通過專利占據技術優勢,就能獲得大量的利潤。有的公司開發新技術取得專利權,既不將專利許可他人使用,亦不對外投資,而是獨家控制專利權,最大限度的獲取利潤。美國英特爾公司開發出電腦微處理器并取得了專利權,當世界電腦市場對微處理器需求量增大時,該公司不斷運用專利技術從容地壟斷著這個領域,并控制著這個領域,并控制著這種產品的價格,其中一種產品的成本僅是50美元,而售價卻達200美元,大大提高了公司的利潤。51-論文-網-歡迎您
第五章 .入世后中國專利權如何保護
中國“入世”后,隨著外國貿易進口的增加,內地將面臨更大的知識產權保護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如何用商標質押貸款?
下一篇:品牌標識LOGO的重要性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