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專利授權量累計達3.8萬件,在全球各地成立了16個研發中心、28個聯合創新中心和45個培訓中心,在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成功開展經營活動。擁有這些吸引眼球數字的這家中國企業,就是總部位于深圳的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華為公司)。
“華為公司20年知識產權工作的經驗說明,專利是市場競爭的工具,也是企業成長的重要資產?!被貞浧鹑A為公司成長為第一批全國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道路,華為公司副總裁宋柳平感慨萬千。
一、 從交學費開始:
“當初,華為公司在知識產權工作上是交了昂貴的學費的?!睋瘟浇榻B,成立于1987年的華為公司,于1995年成立知識產權部。但直到2000年,企業的知識產權數量仍然屈指可數。促使華為公司改變觀念的是兩件事:一是伴隨著生產規模的擴大,逐漸有一些國外公司開始向華為公司索取專利使用費,費率竟然達到產品銷售收入的1%到7%,長此以往,企業將難以生存;另一件事是當時華為公司的產品已經賣到國外,發現沒有知識產權實在非??膳?,于是就主動聯系一些掌握通信產品核心技術知識產權的大型跨國公司,主動談判并交納專利使用費,但這樣一來利潤空間被大大壓縮。
正是這些不利情況,使得華為公司開始有針對性地進行研究,最終下定決心走自主研發之路,掌握自主知識產權,爭取在最短時間內追趕上國外同行的技術水平。近年來,華為公司十分重視研發投入,2014年,其研發經費達400億元,同比增長28%,占總銷售收入的13.9%。近10年,華為累計研發投入約1880億元。
以路由器技術為例。時至今日,在核心路由器等技術領域,華為公司產品已借助自主知識產權領先國外的競爭對手,華為公司自主研發的400G路由器和1T路由器,比國外同類產品投產早,耗電量和體積都有優勢。在華為公司內部,也把路由器從追趕到超越的17年視為一個勵志故事。建立在專利優勢基礎上,華為自主知識產權的NE5000E與國外同類集群路由器相比,功耗僅是國外產品的1/2,體積僅1/3,重量為1/2,市場份額穩居第2位。
二、做國際化企業:
在注重自主研發的同時,面對形勢復雜的國際市場,華為公司還以開放的姿態與國外合作伙伴共同開展先進技術的研發。
如在西歐企業市場,華為公司與超過700家當地的同行公司密切合作,共同開發創新技術方案。2014年,華為公司在歐洲簽署技術合作項目總共200個,并參與了25個歐盟的先進技術研發項目,與160位歐洲的行業技術專家、120多個學術機構合作。2014年,華為公司在歐洲專利局提交的專利申請由2013年年底的1077件增至1600件,排名也由第11位上升到了第5位,成為第一家在歐提交專利申請數量進入前5名的中國企業,以專利布局作為贏得市場競爭的基礎工作,支撐著華為公司的歐洲戰略穩步推進。
低成本、高效率,是知識產權為華為公司帶來的經濟效益?!捌鋵?,華為公司不是靠低價占領市場,而是靠知識產權領先市場?!彼瘟绞冀K認為。由于日新月異的技術發展,現在2G、3G、4G的技術都可以做在同一個硬件平臺上,一個天線產品能夠支持10個不同頻段,為產品降低成本,為用戶帶來了更多實惠,為企業增加了利潤。在這背后,實際上都是知識產權在支撐。
眼下,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建設知識產權強國,為企業“走出去”參與國際市場競爭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宋柳平認為,只要抓住機遇,扎實積累,中國就一定會誕生更多的與華為公司并駕齊驅的、擁有知識產權優勢的國際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