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專利戰對“走出去”的中國手機企業意味著什么?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惟恒新聞

專利戰對“走出去”的中國手機企業意味著什么?

發布時間:2015.11.17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近日,一場沒有硝煙的專利大戰在大洋彼岸打響。7月24日,日本專利基金IP Bridge在美國特拉華州的聯邦地方法院起訴中國TCL集團。起訴書中聲稱TCL在美國銷售的兩款智能手機侵犯了IP Bridge的3件美國專利權,要求TCL賠償其損失。IP Bridge在起訴書中宣稱,該基金還手握許多關于手機通信技術的專利清單,包括WCDMA、LTE和其他國際通訊標準。這給國產手機廠商敲響了警鐘:遲早有一天IP Bridge會找上門來,如果不妥協,就會法庭上見。面對日趨白熱化的國際專利大戰,中國企業準備好了嗎?


  自2013年成立以來,短短兩年,IP Bridge已經從日本各個行業的龍頭企業獲取了多件專利。比如,2015年日本松下電器公司向IP Bridge轉讓了857件關于圖像視頻壓縮方向和其他電子技術的專利,其中就包括IP Bridge用來起訴TCL的3件關于無線通信及語音壓縮技術的美國專利。很顯然,日本政府認為很多日本企業并沒有很好地利用多年來積累的專利庫,而用一個專業的運營團隊來經營這些無形資產會帶來更好的收益。IP Bridge的運營模式也借鑒了美國專業的專利“聚合”公司,比如行業中引人注目的高智公司(Intellectual Ventures,IV),其主要業務是從小公司,甚至是破產的技術公司購買專利,然后向其他公司收取授權使用費。據保守估計,高智公司持有約3萬至6萬件專利,是與IBM等公司平起平坐的、擁有專利數量較多的公司之一。日本企業也是高智公司的主要進攻對象,包括佳能和奧林巴斯等都曾成為其訴訟目標。吃一塹長一智, 日本企業和政府聯手打造IP Bridge這個專利運營公司也是大勢所趨。

  對于此類專利運營機構而言,想打入所在國市場的外國公司正是其打擊對象。因此,中國手機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必須要注重專利布局,以免遭遇阻擊。臺灣手機廠商HTC的經歷就是一個慘痛的教訓。在2008到2012年間,HTC如日中天,開發了世界首款基于安卓體系的智能手機T-Mobile G1。但好景不長,2010年,智能手機領域的后起之秀蘋果將HTC拖入專利大戰,其后老牌手機廠商諾基亞又向其發起專利訴訟。HTC疲于應付,不得不付出高額的訴訟費、專利費處理專利糾紛,致使其利潤率大幅度下降。如今,HTC市場份額不斷下滑,以至于淪落到可以忽略的地步。

  目前,IP Bridge和TCL的專利大戰仍在初期階段,但也給中國企業敲響了警鐘,隨著我國企業在海外市場更具競爭力,近年來我國遭遇的國際專利糾紛數量顯著攀升。面對各產業在海外市場持續發展面臨的嚴峻的專利風險,中國企業應有自己的應對之策,才能奠定決勝的基礎。(方建偉)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如何判斷APP名稱是否屬于商標性使用
下一篇:版權合同,影視企業規避法律風險的利器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