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聯系惟恒 在線咨詢 在線下載

講書謹防觸碰版權底線 您的位置:首頁 - 公司動態 - 版權登記

講書謹防觸碰版權底線

發布時間:2018.08.14 新聞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本報記者 竇新穎

講解一本書的內容、主旨,分享自己的觀點與感悟等,在國內快速興起的知識付費領域,這種“講書”模式受到讀者的青睞,樊登、得到、十點讀書、新世相、有書等平臺都紛紛推出講書產品。與此同時,講書產品與原著作品之間的法律關系也引起了出版界及法律界人士的關注。

“講書作為教育及知識分享的方式,古來有之,但都是在較為封閉的場合、少數受眾中進行。近兩年來,講書作為一種圍繞圖書的知識分享形式,已經形成一種商業模式,從業者應合理合法使用原著,注意法律界限?!痹诮谥袊淖种鳈鄥f會(下稱文著協)舉行的第16期沙龍上,文著協副總干事羅向京表示,講書這種新的知識分享方式及其商業模式剛剛興起,業界應重視其版權問題,以推動行業健康發展。

有償講書形式多

講書與有聲書不同。有聲書一般為紙質圖書的音頻版本,講書則一般是對紙書內容的總結,講書者用自己的語言提煉內容,便于讀者了解圖書?!爸v書是對圖書的內容和觀點進行演繹,體現講書人自己的見解?!绷_向京介紹。

目前,市場上常見的講書平臺有得到、十點讀書、新世相、有書,以及喜馬拉雅FM、評書大全、蜻蜓FM、小說書城、聽書社區、評書大集合、聽書寶等,不同的平臺上,講書產品的形式會有所不同。

有觀點認為,講書就好比書評,書評與原作品是兩個獨立的作品,當然也有一些書評“打擦邊球”,幾乎沒有書評人的觀點,則是對原作的復制或者縮編。對此,羅向京認為,如果講書與書評類似,為讀者讀完一本書后寫的讀后感或書評,并進行發表,一般為合理使用,但如果把幾千字的讀后感、書評“講給”不特定多數人聽并且收費或通過其他形式盈利,是否改變了其性質還有待考察。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法律部副主任梁飛認為,“讀給公眾”與“盈利”并不是行為性質改變的前提,關鍵還要看其是否屬于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

講書的形式多樣,除書評類,一些平臺上的講書產品更像企業的培訓課程,講的是從一本書中得來的一種方法、觀念或行動方案,或為帶著讀者讀書,概括每一章內容并講解,當然也會加進入講書人的理解。

如今,這些講書產品很受讀者歡迎。據萬維之道(有書)法務版權總監郭靜介紹,目前國內市場上各類講書平臺都推出會員服務,帶領讀者讀書,一般為一年講365本書?!斑@種盈利模式形勢大好。相關資料顯示,在2016年,擁有140萬會員的樊登讀書會,僅靠出售一年365元會員卡就收入過億元?!绷_向京說。

法律關系要厘清

“錢景”無限的講書給平臺帶來盈利的同時,也會推動紙書銷售。據介紹,因為講書平臺一般會與出版社合作,推薦會員購買紙書,如得到與樊登,因此很多出版社會主動聯系講書平臺進行合作。同時,也會出現讀者通過講書了解一本書的精華后就不會再購買紙書,或不喜歡其內容而不再購買的情況。當然也存在平臺未與出版社合作的情況。

講書離不開原著,因此講書涉及的版權問題頗為復雜?!拌b于多數講書無法構成合理使用,如果出版社與講書平臺達成合作,講書作為圖書宣傳推廣的方式之一,應該是一種共贏的合作。一般而言,在出版合同中,作者都會授權出版社以不超過30%的內容在各種媒體上進行宣傳推廣?!绷猴w介紹。

講書通常采用原書的結構,在此基礎上作出自己的思維導讀,帶領讀者在一定時間內讀完一本書?!爸v書使用原著觀點、主要脈絡,或對主要內容進行概述,難免會引用原文。有的講書講原著的內容少,自己發揮的內容多;有的則是講原著內容多,自己發揮的內容少,這還需要具體判斷?!绷_向京表示,基于此,可以將講書的內容分幾個部分:一是引用主要觀點,二是概括主要內容,三是直接引用原文,四是使用圖書框架結構。先進行分類分析,再綜合判斷其性質。

那么,如何界定講書利用的是原著的思想還是表達?梁飛認為,如果講書人沒有自己見解,純粹使用原作品的情況下,用3分鐘時間講完一部10萬字的圖書,語言高度精煉,屬于思想范疇的利用;如果用十幾分鐘講完,則有可能屬于表達范疇的利用。具體如何界定,還需個案分析。

如果講書人把一本書中的思想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來,是否侵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湯辰敏認為,如果講書只用了原作的思想,加之自己的感受,可能就會涉及到“思想和表達二分法”問題。天達共和律師事務所合伙人管冰進一步分析,不同的表達也有可能侵犯著作權人的權利,如瓊瑤訴于正案。文學作品的表達不僅表現為文字性的表達,也包括文字所表述的故事內容,人物設置及其相互的關系,以及由具體事件的發生、發展和先后順序等構成的情節,只要具體到一定程度,即文學作品的情節選擇、結構安排、情節推進設計如果能反映出作者獨特的選擇、判斷、取舍,也可以成為著作權法保護的對象。所以,如果講書人采用不同表達,將作者獨特的內容、結構、情節全部使用在自己的講書內容中,也有可能侵犯作者的權利。湯辰敏則認為,瓊瑤訴于正案涉及的作品是小說,而講書如果是論述類,且只概括了書的思想,很難構成侵權。羅向京也表示,講書一般講的都是比較實用的書,如職場、管理、育兒、心理建設類等等,不同類型的作品應當有所區分。

版權界限應嚴守

講書涉及的法律關系復雜,從業者需要注意哪些法律界限?管冰認為,著作權法保護的是作者獨創性的智力成果,如果將一本書的精華部分全部呈現給聽眾,從著作權法制定的目的上考慮,無論是縮寫或是改寫都構成侵權。

講書應當注意多個法律問題,從多方面進行防范。首先,關于講書是否構成合理使用,業界一般認為講書對原著內容的使用不構成合理使用。梁飛認為,聽書要合法化,合理使用原作品的內容,注意合理使用的規定,即為介紹、評論某一作品或者說明某一問題,在作品中適當引用他人已經發表的作品,才是合理使用。管冰也認為,使用作品的程度應當僅是合理使用判斷中的一個標準,還應當考慮被使用作品的市場影響這一要素。

其次,講書還要避免歪曲原著。郭靜提出,講書要注意內容的表達是否歪曲了原著的真實意思。目前,在實踐中還沒有出現因為歪曲原著造成的糾紛,但存在讀者聽完一本書后購買紙書,認為兩者不像一本書的情況。羅向京則表示,目前講書多為實用性圖書,一般不會出現嚴重歧義的情況,但尊重原著是講書人應當具有的意識,要防范歪曲原著的風險。

另外,各家講書平臺上的講書產品一般都會使用圖書名稱,提及作者、出版方等信息,如果沒有合作關系,是否存在侵權風險?中文在線法律服務中心副總經理王紅梅表示,為了避免糾紛,應取得權利人許可。在涉及改編的問題上,一些權利人并沒有將改編權授權給出版社?!澳壳?,作者一般允許出版社使用原文不超過30%的內容進行宣傳推廣,一般為原文使用,基本不能改編宣傳?!绷猴w強調。

互聯網環境下的講書,給讀者帶來全新的體驗,行業的經營模式也還在探索中,因版權引發的糾紛尚不多見,但隱藏的法律風險不可忽視。全面梳理行業涉及的版權問題,防患于未然,對行業而言是一種積極的推動。(竇新穎)

本文共分 1
分享到:
上一篇:富士集團未能“攀”上“百歲山”
下一篇:如何規制互聯網環境下的不正當競爭?
在線客服
亚洲精品自拍aⅤ在线|51精品国产人成在线观看|人妻无码中文字幕第一区|99久久er这里只有精品|亚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