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只知蔡林記的起落榮辱,卻不知創始人傳人與商標持有者的紛爭暗涌。連鎖化運營的新蔡林記,因近日被評選為“中國十大面條”而引起轟動,漢正街的角落里,一家“老蔡林記”面館卻開始悶聲發大財對外界彰顯自己的正統身份。
蔡林記創始人蔡明偉之子蔡漢文,眼睜睜看著蔡林記的風生水起與蔡家再無瓜葛,他心有不甘;另一方是武漢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聲稱要向蔡漢文等人討要說法……繼蔡林記配方爭議、熱干面來源之爭、蔡林記跌宕經營幾十年的話題之后,新老蔡林記很可能會和廣藥、加多寶一樣訴諸法律。 正統之爭
在蔡漢文與人合作開出“老蔡林記”之前,他對蔡林記的“控訴”只是道義層面的。
從1997年開始,蔡漢文就在媒體等公共場合為其父正名——蔡明偉才是熱干面的發明者,也是蔡林記的創始人,而現今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卻聲稱熱干面鼻祖名叫李包,并“有意抹去了蔡明偉如何創辦蔡林記的歷史”。
“他們(蔡林記)沒有認真做熱干面,只要了個牌子?!痹谕盎▓@的家中,78歲的蔡漢文再次講述了蔡家與蔡林記之間的淵源。
出身于黃陂的蔡明偉在做油面的基礎上改進為熱干面,并在1945年的漢口滿春街開出第一家蔡林記面館,此后歷經搬遷、企業改制的變故,時任面館書記兼經理的劉社軍在1997年“搶先注冊了蔡林記商標”,后來蔡林記幾經轉手,跌宕起落與蔡家再無關聯。
對于父親創辦的品牌旁落,作為長子的蔡漢文顯然不甘。蔡漢文東奔西走,約見記者、公布配方、收授傳人、與大漢口熱干面合作等舉動,通過為其父正名,反過來質疑蔡林記的黑醬鹵水面并非正宗的蔡林記熱干面。
2010年,即張向陽和王永中接手經營蔡林記兩年后,蔡漢文在報紙上公開蔡氏祖傳熱干面配方,并面向全國征集傳承人。
武漢蔡林記商貿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向陽則很氣惱:私自泄露蔡林記秘方屬侵權!其理由是,“老蔡(蔡漢文)的老配方是50年前的,如今蔡林記熱干面經過不斷改良,與當年的配方有區別”。再者,蔡林記的商標權在自己手上,老蔡無權進行與品牌相關的任何活動。
雙方展開了隔空對話。蔡漢文回復說:“我公布父親傳授的配方,屬于個人行為,是蔡家家務事!”
在他的童年記憶里,就是他父親搟面、壓面,母親煮面,自己用蒲扇扇面直至涼卻,“我沒有童年”。當時的蔡林記就是蔡家人,包括叔叔們的生活際遇。
至今,蔡漢文家中還保留著搗芝麻醬的大葫蘆,時間讓曾經澄亮的表皮日益黯淡,長期被芝麻醬浸泡的腹部早已泛黑,他親手為父親做的頭塑也開始生起了銹跡。一切都在說明,蔡明偉時代正在遠去。
盡管如此,延續了父親去世時的不甘心,蔡漢文對如今蔡林記“不尊重創始人,不尊重蔡林記配方和歷史”的做法也不甘心。他極力地奔走于官方和民間,想要告訴世人,蔡林記擁有商標權,并不等于他們是正宗的。
蔡漢文對蔡林記的控訴和質疑,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蔡林記所標榜的百年老店,完全是編造出來的?!逼淅碛墒?,父親蔡明偉創辦蔡林記的時間是1945年,“何來百年歷史?”
關于熱干面的由來,除開蔡明偉之外,還有“李包”版本:一個叫李包的商販不小心將芝麻油潑在了面上,后來就發明了熱干面這種極具代表性的地方小吃……蔡漢文則強調,是其父在黃陂油面的基礎上鉆研而成的?!爸敖新獒u面,因為我父親滿臉麻子,不喜歡人家這樣叫,就改成了熱干面?!?BR> 對于熱干面最關鍵的配料,“香麻油是要用純手工磨的,機器榨油的溫度太高,會損害原料的香味?!睘榱嗽鰪娍诟?,其父蔡明偉在面中加入胡椒粉,還有一段故事。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著名楚劇大師關嘯彬是蔡林記的???。傍晚演出之前,關嘯彬會點一碗熱干面,“然后從荷包里掏出一個小罐子,撒很多在面里”。不止關一人,蔡明偉發現很多演員都這樣,終有一天他忍不住開口詢問,被告知:“胡椒能興奮神經?!鄙吓_之前吃點胡椒熱干面,能夠在劇情里更加投入。蔡明偉得了靈感,便將胡椒添加到熱干面里,食客量大增。
關于如今蔡林記調制的黑醬鹵水面,蔡漢文聲稱蔡氏從未做過鹵水面?!八麄冞@種做法也不是自創的,是跟解放大道上‘牛伢狗’學的?!比偽鞑颗X蠊访骛^是一家經營鹵味和粉面的本土餐飲連鎖,以黑醬熱干面最為出名。
蔡漢文說,“現在的蔡林記掌握在一幫不懂面的人手里”。從他父親被四人幫折磨直至去世的悲傷中,突然轉至憤怒,因為從業界到外部,現任蔡林記總經理王永中被封為蔡林記第三代傳人,此舉讓蔡漢文覺得氣不過,既無視了自己嫡傳長子的身份,“對父親亦是不敬”。
王永中曾作為武漢熱干面代表登上湖南衛視《天天向上》,向世人展示了熱干面的做法。然而,蔡漢文告訴記者,“王永中從德華酒樓做年糕轉做熱干面,還不到四五年時間。人家問他為什么要賣黑芝麻醬熱干面,他當即指著染黑的頭發,說這就是我幾十年吃熱干面的結果?!?BR> 對于以上種種質疑,蔡林記方面多次拒絕作答。同時,張向陽和王永中在多種場合表示,針對蔡漢文多次抹黑蔡林記,甚至開出“老蔡林記”餐館等行為,“我們將多渠道維權,不會讓人揩油那么久”。7月初蔡林記獲“中國十大面條名店”稱號,似乎提升了蔡林記方面在“爭戰”中的底氣。
蔡林記的前世今生
作為武漢的一張城市名片,熱干面遍及江城,歷久不衰地形成了武漢特色的早餐文化。因此也有媒體稱武漢為早點之都。蔡林記作為熱干面的一大品牌,每走一步便是萬眾矚目。
據蔡漢文回憶,1929年間,父親蔡明偉從黃陂縣蔡家榨鄉間來到武漢,以挑擔賣面條為生?!伴_始賣把字面,加入芝麻醬改良后叫麻醬面,也就是后來的熱干面?!?BR> 解放前的漢口滿春路好似北京天橋,打場賣藝五花八門,蔡明偉便固定在一家楚劇院門口擺攤,也因此結識了關嘯彬等楚劇名角?!昂髞聿塘钟涢_張,還多虧了演員們的宣傳?!?945年,蔡明偉約同弟弟蔡明經在滿春路口租房開店,因店門前有兩棵苦楝樹,雙木成林,便將店名定為蔡林記。
不過,如今蔡林記官網上卻有另一段文字記載這段歷史:據考證,熱干面創始人是老漢口小販李包,曾在長堤街關帝廟一帶以賣涼粉和湯面為生。一日,將面條煮熟瀝干不慎打翻芝麻油,才做出現如今的熱干面。1928年,家住漢口滿春路的蔡明偉夫婦打出“蔡林記”的招牌經營熱干面。由此可見,二者在時間上存在巨大落差。
可以確定的是,五十年代的蔡明偉和好友關嘯彬都處于人生巔峰期。遷至中山大道的蔡林記每天門庭若市,關嘯彬也因《雙語蟬》、《百日緣》中塑造的“悲腔”、“仙腔”而獨樹一幟。
這種悲情的風格最終蔓延到生活中。歷經文革,蔡關二人紛紛被批斗,一個是“資本家”,另一個是“小資派”。兩人再度相聚,竟是在醫院病榻前。長談畢,蔡明偉吩咐長子親手為老朋友再做一碗熱干面。聞著當初熟悉的氣味,已是垂暮的兩個人痛哭不止。
這個場景一直是蔡漢文的心病,同時也堅定了自己捍衛蔡氏熱干面的決心。五十年代后,蔡林記由私營改造成公私合營企業,隨著蔡明偉等老字輩一一去世,蔡林記的發展日益與蔡家人不相干。雖說蔡漢文聲稱自己掌握著蔡林記唯一核心配方和制作工藝,自己卻一直從事雕塑藝術,更重要的是,商標注冊和使用權不在蔡家人手中。
倘若蔡明偉時代是蔡林記的“前世”,80年代及以后的蔡林記品牌,“今生”可謂跌跌蕩蕩。
上世紀80年代,蔡林記面館在熱干面館遍布武漢三鎮的沖擊中衰敗下來。2000年。已經得到蔡林記商標的劉社軍將品牌的6年使用權賣給私營企業富思德,一時間多出80余家蔡林記加盟店,“旋風式”的連鎖擴張導致了結局的“死亡”,這也成為餐飲加盟的典型失敗案例。
劉社軍同樣心有不甘,為了“救活”昔日的金字招牌,他積極尋求與他人合作,包括大漢口熱干面、河南南街村集團都與蔡林記傳出過“緋聞”,最終他卻選擇了一個老字號操盤手,張向陽。2008年他再度讓出品牌使用權,張向陽與業界同行王永中旋即成立了新的商貿公司,重新設計形象,至今已開出18家直營店。
張王二人也試圖拉攏過蔡漢文。2008年,蔡林記派經理王永中到蔡漢文家中拜訪。雙方都異常興奮,王毫不掩飾地贊美了蔡明偉一番,蔡家亦熱情地招待了他,然而和談卻以“王永中被我(蔡漢文)愛人趕出家門”為結果。
根據蔡漢文提供的資料來看,雙方都有自己的盤算:蔡林記只是想花點錢,讓蔡漢文不再公然抨擊蔡林記;而蔡漢文更看重聲譽,根據他當時開出的條件,一看便知。第一,嚴格按照其父的傳統配方做熱干面;第二,要在每個店鋪里掛上其父的紀念像;第三,將創始人蔡氏兄弟的陵園修建一下就可以了。
自此,蔡林記“再也沒有人理我……”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蛟S從他收的第三代傳人李亞娟口中,能夠得知一二緣由?!安汤咸峁┑睦吓浞蕉际鞘止ぶ谱鞯?,并不適合當今的工業化生產。況且他要求的純手工麻油成本太高,幾乎所有熱干面店都承受不了?!?BR> 老字號的傳承一直存在著諸多憂患。與蔡林記類似的餐飲老字號還有福慶和、祁萬順、郭謚泰、老大興園和大中華等,隨著洋快餐和本土新興餐飲企業的發展,它們節節退敗。盡管形勢不利,蔡林記品牌卻還要遭受配方傳人和商標持有人的爭奪。
關于老字號蔡林記的傳承問題,外界評論不一。有媒體評論員將天枰傾向蔡漢文,“從語境上講,從心理認同感來講,老字號對應的仍然是家族經營的世代傳承?!蔽錆h餐飲協會秘書長涂水前則不看好蔡漢文公開秘方、希望全民經營的模式?!白鳛橐粋€快餐早點類食品,基本只有標準化、連鎖化發展一條路可走。全民經營,難免不步精武鴨脖和原來蔡林記(富思德時代)的后塵?!?BR> 蔡漢文的傳人培植
家人并不支持年近8旬的蔡漢文與人合伙開店,更不喜歡他主動招攬媒體關注。
在蔡漢文家中采訪時,正值熱天,蔡吩咐老伴開空調,其妻見有記者上門,略帶惱火地說:“不冷啊,不用開空調吧……”十分“講究”禮儀的蔡漢文再三要求,老伴從抽屜里拿出一個沒了電池的遙控器,晃了兩下?;蛟S在她看來,就算記者來了又能怎樣,“蔡林記早就和蔡家沒關系了”。
本著讓父親含笑九泉的心愿,蔡漢文力排眾議,在鼎金耀公司的投資下開出一家“蔡明偉老蔡林記”。在漢口江漢路步行街的店門口,蔡明偉父子的雕像成了該區的新地標,眾路人皆很好奇。內為精裝餐飲店,隨處可見“正宗”、“嫡傳”等字樣,并用燙金字體雕刻在墻壁上。
此次合作,蔡漢文因配方和工藝入股而獲得“老蔡林記”5%的股權,價值約30萬。目前鼎金耀公司已經成功注冊了“蔡明偉”商標權,并且正在申請“老蔡林記”服務類商標。這些才是他們最大的金字招牌。
張向陽認為這是在和已有的蔡林記叫板,卻愈激發了蔡林記的“斗志”?!安塘钟浺惶煲患业昕少u出五千碗,足以證明自己的正宗?!?BR> 此時的蔡林記似乎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有底氣。獲得“全國十大面條”無疑證明了它在官方和業界的名聲,盡管這個“面條文化節”的公信力在民間飽受質疑;總經理王永中能夠應邀上《天天向上》,亦證明了蔡林記飲食文化在大眾流行文化里是成功的。此外,蔡林記的制作工藝還被列為湖北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面對“老蔡林記”帶來的威脅,張向陽揚言說:“我們將多渠道維權,不會讓人揩油那么久?!倍鹨撠熑嗽懯瘎t放話:“如果蔡林記找我們打官司,我們準備奉陪5年?!泵鏃l的正宗之爭演化為復雜的商業爭斗。
開店之余,蔡漢文還通過收授傳人等行為,渴望更多人能按照蔡氏配方制作熱干面,算作對父親的緬懷。作為蔡漢文指定的第三代傳人,李亞娟創辦的“常青麥香園”在一兩年內已有30多家直營店,將近40家加盟店。
“蔡老是07年與我聯系的,當時我還只做了一個美食城?!辈虒⑴浞浇o她看,并且希望她能按配方來行事,當場的回復便是:“配方雖好,但滿大街都是水貨,若真按這方子做,肯定虧”。后來蔡漢文多次找到她,她說自己的心情是“好東西在我面前,我不敢接受”。
盡管后來她看中了“老字號傳人”這一光環而答應了蔡老,也只參照了蔡氏的配方?!拔覀兊挠?,一半是麻油,一半是色拉油。而市面上的熱干面里面只有鹽和堿?!?BR> 王永中為公認的蔡林記第三代傳人,而李亞娟則是蔡漢文親授的第三代傳人?!昂筒塘钟浵啾?,我們的優勢反倒是品種單一,穩扎穩打?!崩顏喚晗M褵岣擅孀龅母泳潞鸵幏?,這也是蔡漢文比較看中的一點。
蔡漢文曾說沒有實質的秘方,要說有,就是八個字:真材實料,精工細作??梢岳斫鉃椤坝行木湍茏龊妹妗?,但這與他手中握著祖傳秘方這張“王牌”相悖。極力為家族榮譽四處奔走,是因為人們對蔡家的尊重程度,遠低于他的估算值。 |